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眾文化的精英思考——評張健繪畫

大眾文化的精英思考——評張健繪畫

大眾文化的精英思考——評張健繪畫

《啟航》油畫/60×60cm/2016

當大眾文化進入到當代藝術以後,卡通作為一種被挪用的對象在諸多藝術家的作品中頻頻出現。

《戲浪》油畫/30×30cm/2012

張健似乎也不例外,他以卡通和卡通似的小玩具在他的畫面中講述著關於卡通的故事。

這是一個與其他卡通繪畫完全不同的趣味領域,當諸多畫家在愉快的消費卡通形象時,張健換來了卡通苦悶、詼諧的象徵。這些卡通形象通常被置身於一個劇場空間,畫面中的一塊塊巨石、想像出來的懸崖峭壁,中間站了這樣一些小卡通、動物和人的形象。這些卡通形象帶著張健這些年對繪畫的理解和轉型。

《書(1)》/油畫/60×60cm/2014

作為一個畢業於藝術學院的藝術家,張健擁有良好的寫實繪畫基礎。他以卡通形象為主的作品,也是寫實的。

《匹諾曹2》/油畫/60×60cm/2015

在張健的作品《匹諾曹》中,用造型來體現卡通的形象和細節,他把匹諾曹的鼻子畫的特別長,凸顯了謊言本身是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

匹諾曹是《木偶奇遇記》中的一個角色,他只要一說謊鼻子就會變長。或許在我們的孩提時代,很多人都是聽著這樣的故事長大的。在這個故事中,匹諾曹經歷了許多曲折和蛻變,由不完美沒走向完美,由不幸福走向幸福。

張健通過《匹諾曹》喚起他小時候的教誨,但同時也在反思,小時候大人強加給我們的是非觀,妄想著要撒下某些良性品質的種子,真的是正確的嗎?畫面中的匹諾曹站在一個紅色的氣球上,有一種謊言沒被識破的滿足感,他站在球上似乎在反問自己:人不說謊能行嗎?在此,張健用隱喻的方法把謊言比喻為氣球,雖然看起來好看,但隨時也會有破裂的危險。而2015年創作的《匹諾曹》,畫面背景是灰暗的,匹諾曹孤零零的站立著,他已經做好擺脫謊言面對現實的準備。

《小玩具之我的航母》/油畫/80×130cm/2007

對人類安全和戰爭的關注是張健繪畫中的另一個主題。他採用了超現實的畫法,把卡通形象與想像中的戰爭場景結合起來。

就像在《小玩具之航母》(2007年)中所表現的,卡通人物與各種小汽車站在紙板箱做成的航母上,漂浮在深不可測的背景中。

《小玩具之陰影》/油畫/110×130cm/2011

《小玩具之陰影》(2011年)則更是把這種戰爭的陰影給放大。一艘航母行駛在無盡的黑暗中,與前景散落的石塊與灰燼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小玩具之家園》/油畫/110×130cm/2008

《小玩具之家園》(2008年)中黑色的背景,破爛的開著窗戶的紙板箱,猶如被戰爭破壞之後留了的一堵牆的廢墟,無處藏身的玩具、卡通人、卡通兔子和卡通車站在殘垣斷臂上。在這樣一個生活空間,卡通脆弱的靈魂,對真理的不確定,所有脆弱的元素都在這件作品中得到體現。

《小玩具之陰雲》/油畫/162×130cm/2012

小玩具系列中《小玩具之陰雲》(2012年)是被中華藝術宮所收藏的一件作品。畫面中四個有結構的紙板箱疊加在一起,一輛汽車衝進了一堆廢墟,預示著戰爭即將來臨,大樓即將傾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紙板箱成了象徵戰爭的一個重要道具,在張健看來,紙板箱本身具有結構的特徵,他把紙板箱引入畫面,一方面是象徵著航母、建築等本身,另一方面紙板箱本身的脆弱和不穩定也暗示著戰爭對人類的傷害。

張健通過對戰爭的場景描繪表達對人類安全的關注和對和平的期待。

《桌上觀:瑞鶴圖》/油畫/50×40cm/2015

近兩年來,張健的創作內容和表現方法不斷深入,他創作了與經典對話的作品《桌上觀》系列。

這與他對經典以及現代繪畫的研究和思考是分不開的。張健曾經為自己的繪畫不夠當代而困惑過,猶如他繪畫中苦悶的卡通形象。但是他沒有一味的追求觀念,也沒有走繪畫與影像、或與雕塑相結合的外部道路,而是從繪畫內部出發,從超現實主義和美國抽象表現主義中汲取自己需要的繪畫元素,開始追求畫面的形式感,同時表現性的繪畫成分開始增加。

《桌上觀:weyden》油畫/50×40cm/2015

《桌上觀:美艷圖》/油畫/50×40cm/2016

《桌上觀:奈良的小女孩》/油畫/60×50cm/2016

在《桌上觀》這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卡通、小玩具這些主題元素還在,但是背景被置換了,這些卡通小動物原先站立的懸崖被置換成文化懸崖,小動物面對的是一個又一個被稱為大師的作品,他們被放在很厚的書上,這裡面有曼坦尼亞,凡-艾克,奈良美智,也有中國的花鳥畫,這些都是張健很喜歡的藝術家或者作品。

在這組作品中,張健對畫面的形式進行了探索,他嘗試著把寫實與平面組織在一個畫面中。因此我們看到,畫上的小動物是極具寫實的,但是背景和桌面卻都是大膽平塗,這顯然是受了現代繪畫的影響。書被幾何形體似的疊加起來,小動物的表情與大師的作品構成一種對話的關係。

《花之相:唐菖蒲》/油畫/60×50cm/2015

張健說:「現在都推崇創新,我想還要多一點回望,把他們展示出來,重新讀一讀這些經典。小玩具可以代表我自己,或者讀者,或者只是一個提示作用:這是這個時代的作品。」

張健用這樣一種卡通小動物來回到自己的潛意識,來思考人生從生命到精神的問題,同時也實現了繪畫的轉換和信心,這種信心也許會成為張健的新的繪畫起跑線。

作者:馬琳(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策展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FUN藝品薈 的精彩文章:

開拓新的視覺審美樣式——顧炫對工筆花鳥畫形式的一些思考

TAG:ARTFUN藝品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