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雙A也慘敗,那WSOP的奪冠手牌都是啥?
WSOP(World Series of Poker,世界撲克系列賽),是這個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撲克錦標賽之一。也許本尼·比尼恩(Benny Binion)自己也沒有想到,從1970年在拉斯維加斯的Horseshoe Casino一手創辦這項賽事,如今已然成為全球所有職業撲克牌手心目中的殿堂級賽事,而WSOP的冠軍金手鏈也被公認為撲克牌手們的最高榮譽。
而在WSOP大賽中,關注度最高、含金量最高的正是作為主賽事的萬元級無限注德州撲克。伴隨著1972年以來至今的主賽事,隨之誕生了無數的德州撲克傳奇,而各位冠軍們奪冠時刻的那一手決勝牌,也是多年來被德州撲克愛好們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充滿巧合的命運之手
如果你去翻閱48年來WSOP主賽事的決勝桌底牌,那麼1976年和1977年的兩場比賽恐怕會第一時間吸引你的目光。冠軍同樣是道爾·布朗森(Doyle Brunson),手牌同樣是10和2。不同的只有花色(76年是兩張,而77年是102)和對手。一切彷彿命運女神安排好的劇本,將冠軍賜予給道爾這位未來的冠軍教父。
雖然如今對那這兩場比賽沒有留有太多的資料,但是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那時正值中年、風華正茂的冠軍教父,在連續兩年拿到同樣的手牌時,會是怎樣的心境呢?
同樣的巧合也發生在1995年和1996年的WSOP主賽事賽場上。1995年,丹·哈靈頓(Dan Harrington)依靠兩張98,成功擊敗了霍華德·戈德法布(Howard Goldfarb)的A7梅花。而時隔一年以後,哈克·希德(Huck Seed)又拿到了98,面對對手布魯斯·范·霍恩(Bruce Van Horn)的K8,這副牌彷彿繼承了前一年冠軍的好運,再次幫助哈克收穫主賽事冠軍金手鏈。
至今沒人打破的AA魔咒
說完前面幾個近乎巧合的神奇底牌,再說說幾個底牌並不出彩但仍舊奪冠的例子。首當其衝的莫過於1979年的主賽事決勝局,雖然鮑比·霍夫(Bobby Hoff)幸運的拿到了絕大部分撲克選手都渴望的口袋AA,卻仍然不敵哈爾·福勒(Hal Fowler)的76,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德州撲克界的一個不變真理——在最後一張河牌揭示前,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而2002年的WSOP主賽事牌桌上,杜威·湯姆科(Dewey Tomko)又幸運地拿到了口袋AA,然而23年前鮑比的悲劇又一次在杜威身上上演——近在咫尺的冠軍金手鏈又一次旁落別家,拿到了KQ的胡安·卡洛斯·莫滕森(Juan Carlos Mortensen)成功笑到了最後。
說句題外話,口袋雙A彷彿是WSOP主賽事的一道魔咒,整整47年沒有一位冠軍的決勝局是靠口袋雙A拿到的冠軍。反而,僅有的2次口袋雙A出現在決勝局,持有者都不幸慘敗於對手,不能不讓人感到唏噓不已。
名垂史冊的決勝牌
說完了幾手口袋對子的決勝局,再說說幾場在WSOP歷史上名垂史冊的決勝局。至於名垂史冊的評定標準,一般認為有以下幾點:一是足以影響WSOP的發展,二是在關鍵節點發生,三是勝者成為賽事的記錄。結合以上三點所述,2003年冠軍克里斯·馬尼梅克(Chris Moneymaker),1972年冠軍阿瑪里洛瘦子(Amarillo Slim),以及1989年菲爾·赫爾穆特(Phil Hellmuth)的奪冠之戰,正是以上三點的最佳代表。
如果要論對WSOP發展的影響,2003年的主賽事冠軍克里斯·馬尼梅克絕對不輸於任何一個人。這位三個孩子的小會計,因為收入微薄因此家裡一直經濟拮据。為了賺點外快,克里斯創造了僅靠40美元帶走了主賽事冠軍的金手鏈以及250萬美元現金的神話。正因為他的事迹,造就了大名鼎鼎的「馬尼梅克效應」,無數德州撲克愛好者前赴後繼參加WSOP。而克里斯在決勝局正是靠著一副54,擊敗了對手山姆·法哈(Sam Farha)的J10。
在1970年WSOP創辦之初,首屆冠軍約翰尼·莫斯(Johnny Moss)實際上並非靠比賽奪冠,而是靠參賽的7位牌手投票表決產生。真正在高手雲集的主賽事贏得冠軍的,正是1972年的冠軍阿瑪里洛瘦子,拿著一副不算特別好的A7底牌,成功擊敗手握KJ的兩屆冠軍約翰尼·莫斯,從此成為WSOP史上的一位傳奇冠軍。
至於1989年奪冠的菲爾·赫爾穆特,在奪冠之後壟斷史上最年輕冠軍金手鏈獲得者長達22年之久,隨後更是一直霸佔金手鏈排行榜第一名至今。而就在他於1989年擊敗「東方快車」強尼陳(Johnny Chan)的前一年,菲爾才剛剛在1988年的WSOP被強尼陳擊敗。依靠一副口袋對子99,菲爾成功誘騙拿著A7的強尼陳All in,最終結束比賽,並從此開始書寫自己的傳奇紀錄。


TAG:任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