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時最厲害的四項發明,最後一項北方人離不開它!

三國時最厲害的四項發明,最後一項北方人離不開它!

其實說到發明,大家肯定會想到小學學的愛迪生髮明吧,再往前看看古代人的發明,可真的是智慧的結晶。不得不承認古代人確實比現代人更加的聰明。有些東西流傳至今還在使用,有些東西也得以改進成為現代的產物。但是。在三國時期很多的發明大家都不知道,或者不了解,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在三國時期的這種亂世環境下的一些影響深遠的發明吧!

NO.1 麻醉劑(華佗)

大家一看到麻醉藥。可能就會想到是西方的科學或者說西方的發明,但是其實並不是最先發明的是華佗。華佗是東漢末年的醫學家。是建安三神醫之一說。他也是第一個用全身麻醉的方法進行的一個外科手術的人。也被後人稱為外科鼻祖。他走訪了很多醫生收集了很多很多的藥物和素材。也經過了很多不同配方的配製。總算是把麻醉藥給製作成功了。華佗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做麻沸,也就是麻醉劑的意思。

NO.2 翻車(馬鈞)

馬鈞是三國魏國的官員。他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翻車這個名字,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我說易懂的名字,大家肯定就是知道了。其實翻車就是現在的水車。以前民間灌溉農田的時候都是用這種車也就是翻車來灌溉農田。翻車是可以用手搖也可以腳踏也可以扭轉也可以水轉和風轉,都是可以驅動的。把水送到需要的地方,操作也非常的方便,及時地轉移取水點。在古代,這也是一個作用非常大的發明。

NO.3孔明燈(諸葛亮)

孔明燈相信大家都放過,孔明燈又叫天燈,俗稱許願燈,又稱祈天燈。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手工藝品,在古代多做軍事用途。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 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愿,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施放,這個發明者有兩種說法,有的說是莘七娘,發明的,隨丈夫在福建打仗時,她曾用竹篾紮成方架,糊上紙,做成大燈,底盤上放置燃燒著的松脂,燈就靠熱空氣飛上天空,作為軍事信號。還有一個說法就是諸葛亮,諸葛亮被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用來求救。不管是誰發明到現在還是在盛行,而且寓意也很不錯,我們就不要去計較這個了。

NO.4 饅頭 (諸葛亮)

饅頭大家可能每天早上都會吃吧,但是他的發明者相信大家都不知道吧,吃了幾十年可能誰發明的都不知道,當然很正常了,饅頭,又稱之為饃、饃饃(在山西方言、陝西西府方言、閩方言,安徽北部有此稱呼,饃字是後造字,有人認為饃字來源於饅字在早先晉語的讀音。關中、中原等地稱之為饃),中國漢族傳統麵食之一,一種用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形圓而隆起。是諸葛亮在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懲魔,保佑生靈,諸葛亮不忍用人頭祭祀,而發明饅頭為替代品,後來就流傳至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