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何評價持續時間將近40年的牛李黨爭?

如何評價持續時間將近40年的牛李黨爭?

如何評價持續時間將近40年的牛李黨爭?

牛李黨爭

牛李黨爭,指唐代統治後期的九世紀前半期中以牛增儒、李宗閔等人為首的牛黨和李德裕、鄭覃等人為首的李黨之間的鬥爭。這場鬥爭從唐憲宗時期開始,一直到唐宣宗時期才得以結束,持續時間為40年,最後以牛黨獲勝結束。那麼牛李黨爭是怎麼回事呢?

如何評價持續時間將近40年的牛李黨爭?

李德裕

牛李黨爭是以牛增儒為首的一派和李德裕為首的一派,兩派之間的鬥爭,這場鬥爭持續了40年之久,最終以牛增儒為首的一派獲勝才得以告終。那麼這場持續40年的牛李黨爭的評價是怎樣的呢?

牛李兩黨之間的政治爭奪戰,開始於唐憲宗,具體來說,是唐穆宗和唐敬宗兩朝成為牛黨得勢的時候。到了唐文宗時期,牛李黨爭達到最為激烈的地步。唐武宗時期,是李黨全盛的時期;在唐宣宗時期,則是牛黨全盛的時期,唐宣宗以後牛李黨爭便不復載於史冊了。牛李黨爭的性質是權力的鬥爭,兩黨的差異在於出身背景的不同,最重要的是對邊患和藩鎮問題的爭議,他們的主戰的不同。

如何評價持續時間將近40年的牛李黨爭?

牛增儒

牛李黨爭雖然和內廷宦官派的之爭互為表裡,但是在甘露之變以後,宦官們自成一氣,不再讓外朝的大臣有所依附,所以使得牛李黨爭從唐宣宗以後就不再出現了,然而這卻使得外朝大臣投向了依附擁有地方兵權的藩鎮,最終造成了崔胤聯合朱全忠殺盡宦官的舉動,從此朝政大權落入藩鎮手中,這也加速了唐朝走上滅亡之路。

牛李黨爭是唐朝後期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宗派鬥爭,這是一種政治腐敗的表現。從表面上看,牛李黨爭似乎是士族官僚與庶族官僚之間的權力鬥爭,但實際上兩黨在政治上也是有深刻的分歧!兩黨分歧的重點主要在這兩個:一是通過何種途徑來選拔官僚;二是如何看待藩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點意思 的精彩文章:

古代四大才子真的名副其實嗎?

TAG:歷史有點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