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要二胎 這是最後的回答
最近,又有幾位朋友家人關切的問我要不要給鑫寶填個弟弟妹妹。
這個問題,始於鑫寶還是胎兒之際,爆發於鑫寶牙牙學語之時直至現在。
特性總結一下:爆發期特別長,波及範圍特別廣,破壞性特別大。
實在不勝其擾,今天立文給關心我的父老鄉親們一個交代:我沒有一點打算要二胎。
一、
為什麼二胎政策放開以後,得到這麼多的80後一往無前的擁護和貫徹呢?
跟幾位二胎媽媽聊了聊,要二胎無非有以下幾點原因:
大家要我也要。這個理由看似很荒誕,但卻是最為普遍的理由。大家內心的OS大約就是:那麼多比我窮比我大的都要了,我也要!要不然,人家都兩個孩子,我只有一個,總感覺輸了似的!
扛不住家裡父老鄉親的惦念與催促。媽媽崔,爸爸崔,公婆崔,七大姑八大姨還在崔。崔的不勝其煩,生一個塗個清凈,讓大家閉嘴。
生一個太孤單了,兩個孩子好作伴。一個孩子以後自己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等二老百年,要是有個兄弟姐妹能互相關照以下也是好的。
解決自己將來的養老問題。兩個總比一個強,這個指望不上指望那個。要是只有一個,那就真的在一棵樹上弔死了,不保險。
宗族血脈延續。無論窮富,姓氏家族總是香火越旺越好的。這是千百年來中國傳統的固有觀念,根深蒂固。
二、
在我看來,除了最後一點,其他問題並不是生個孩子就能解決的,相反,如果僅僅因為這些原因生二胎,以後面臨的家庭問題可能會更加嚴重。
大家要我也要與抵不住家裡人的催促這兩點,暴露的是對自己的生活沒有清晰的認知和規劃,隨大流愛面子的心態佔據了上風,你看,你兩個孩子怎麼了,我也兩個。
這個問題的背後是雙職工家庭老人看兩娃的重負。家庭條件好一些的還好說,大不了請個保姆,一個不行請兩個,兩個不行請三個。家庭條件一班或者較差的就必須把這口大鍋甩給老人。試想,一個年富力強的年輕人看一個娃都累得呼天號地,兩個娃的重擔需要匹配幾個老人來承擔才能遊刃有餘呢?
何況,還有一堆的經濟、教育問題等你解決。
至於一個孤單兩個作伴的說法,我覺得也並不是問題。有兄弟姐妹的可以仔細想一下,如今的社會,是你的同學朋友跟你在一起廝混的時間多還是你的親哥親姐給你解決的問題多?在我而言,拋去親情血脈,我大學的狐朋狗友們與我生活的參與度遠超我的親戚團了。
多年摯友,三五知己足矣。
至於養老問題,我覺得與娃多娃少更無干係。鑫寶姥姥每天晚上八點半準時收看的《有話好好說》一年365天,期期不重樣,主題卻高度一致。就是專門解決一對老人坐牆頭無人管,多個兒女分房與養老的問題。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還是叫上老伴或者自己在爐火旁取暖比較靠譜,指望孩子放下事業放下自己的生活來回報你,真的好難。
最後關於血脈延續這一點,我不想多說,只想回一句前一陣特別火的一句話:你們家是有皇位要繼承嗎?
三、
其實,早在鑫寶兩歲時候我就思考過二胎的問題,如今伴隨著鑫寶成長,更多的問題浮出水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二。
要二胎,首要一點是夫妻兩人感情穩固,即便不愛,也建立好了良好的戰略夥伴關係。兩人對彼此有清晰的了解並能夠對自己與彼此的未來負責。這樣,很好的避免了日後因為缺錢,缺時間,養娃觀念差異等各種各樣的問題互撕。
聽過很多很多有娃的姑娘抱怨:幸福生活終止於娃誕生的那一瞬間。
有多少甜蜜的小兩口抵不過養娃的蹉跎終成一對怨偶。
生活本來就是柴米油鹽,感情穩固,對未來的生活規劃一致是要二胎最基礎的條件。
第二,要麼有錢要麼有心。如今的養娃成本日益高漲,近在眼前的奶粉,紙尿褲,各種早教班,外出旅行等等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錢花不到。有同學會說,我們奶粉吃國產的,不吃也行,雞蛋小米照樣養個大胖兒子。
以此類推,關於金錢,說這些話的人大約就是一個意思:窮有窮的養法,富有富的養法。
大面上來看,這種說法是沒錯的,站的住腳的,只要你別關起門來因為人家孩子穿阿迪你家孩子穿地攤哭泣或夫妻互撕就好。
畢竟,窮不要緊,裝不在乎自己窮太難受了。
所以,要麼有錢可以給孩子提供不錯的生活基礎要麼真的有自知之明坦然接受生活。
最後,我特別想說的一點,也是我堅決不要二胎的最大的原因,那就是你要對你帶來這個世界的小生命負責。
為了鑫寶,我曾經兩年在家做全職媽媽,即便現在有了工作,也盡量做到最大化的利用自己的空餘時間陪伴他養育他。
我總覺得,這一個人,他從一顆受精卵到呱呱墜地再到牙牙學語,從滿地亂跑到青春叛逆,最後垂垂老去。這是一件神奇且偉大的事情。
我們這些爸爸媽媽作為生產者有責任對自己的產品在下線前負責。
負責的好,辛苦幾年,輕鬆一輩子。
負責的不好,一輩子辛苦直到閉眼入土難安。
眼下,我有屬於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興趣,還有對鑫寶的養育。
我沒有辦法也害怕再分擔那麼多的精力給另一個小生命。
所以,親愛的們,不要再問我生不生二胎了。
不生,OK?
或許會有猶豫,但那必定是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生活講述者
用文字講述你我的生活


TAG:生活講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