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如何玩轉氣象?瞧瞧「測天神器」!

古人如何玩轉氣象?瞧瞧「測天神器」!

原標題:古人如何玩轉氣象?瞧瞧「測天神器」!


觀測天氣氣候的變化,是人類最早從事的科學活動之一,相傳我國在黃帝時代,就設有專人從事氣候觀測。那麼,沒有高科技設備的古人是如何預測天氣的呢?今天就帶你了解我國古代的「測天神器」!


日晷


日晷是中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我國最古老的計時儀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並劃分時刻,日晷通常由銅製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運行,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運行,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春分以後看晷盤的上面;秋分以後看晷盤的下面。


唐堯陶寺古觀象台


2003年,我國考古人員在山西堯都陶寺祭祀遺址(公元前21世紀)考古發掘中,發現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觀象台,比英國巨石陣觀象台(公元前1680年)早500多年。它由13根夯土柱組成,呈半圓形,半徑10.5米,弧長19.5米。從觀測點通過土柱狹縫觀測塔爾山日出方位,確定季節、節氣,安排農耕。考古隊在原址複製模型進行摩擬實測,從第二個狹縫看到日出為冬至日,第12個狹縫看到日出為夏至日,第7個狹縫看到日出為春、秋分。古觀象台遺址在今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鎮境內。


羽葆測風器



古代原始的測風器。用布帛之類掛在竿上來測風向的工具謂之旗幡類測風器,後來改用雞毛做成條形或扇形的羽葆,古人稱五兩、八兩。地方不同,風力不同。楚地風小,宜用五兩,北方和沿海風力較大,宜用八兩。測風時看羽葆的飄向,飄向的相反方向即為風向。


登封觀星台


又名郭守敬觀星台。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鎮。觀星台是研究天文的儀器,系元初科學家郭守敬所建,其目的是為了研究和改革曆法。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建築,距今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之一,反映了我國古代天文科學發展的卓越成就。


迷你版海安青墩遺址



精巧地構築出了5500—6000年前的民居和人類服飾。這也是我國考古史上首次在長江以北發現的「干欄式」民居,與南方河姆渡人「干欄式」房屋結構相類似。青墩地區氣候溫暖潮濕,與北亞熱帶氣候相當,這樣的地理和氣候環境是形成青墩先民「干欄式」房屋的主要原因。青墩遺址出土的麋鹿角易卦刻紋也是我國最早的易卦實物資料。

油畫:炎黃大戰


這幅油畫講述了5000多年前的炎黃大戰。傳說在這次戰爭中,風、雨、霧等氣象因素被運用於戰略戰術,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金屬武器的、規模和殘酷性空前的戰爭,是奠定中華民族形成基礎的一次戰爭。


馬王堆帛書《天文氣象雜占》


其中有彗星圖、雲圖,反映了中國古代天文氣象科學的突出成就,是至今發現中國最有實物和史料價值的記載人類預測氣象的珍貴文獻。


乾隆測雨器



中國古代雨量器。以黃銅製造,為圓筒型,筒高一尺五寸,圓徑七寸,置於測台之上,用於量雨。


【免責聲明】


本平台轉載內容,僅作分享之用,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或非授權發布之嫌,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及時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連國際商貿大廈麥凱樂開發區店 的精彩文章:

TAG:大連國際商貿大廈麥凱樂開發區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