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 對自己的真實

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 對自己的真實

年底啦,松子媽忙於各類事務性工作,發現很久都沒有思考了,此刻腦中想起「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連刷了兩遍《無問西東》,加上最近群管理出了件事情,引發了我周日晚整夜的思考(只睡了倆小時),很想寫點什麼,記錄當下的感受。

重要提示:有劇透,沒看過《無問西東》的慎入,想去看的,一定要看到結尾!

關於愛情

一段是三位青年才俊的高中老師的愛情,師娘長年在四合院眾目睽睽之下打罵自己的丈夫,女人說:「他們只看到我打你,卻看不到你是怎麼打的我。」

男人回:「胡說,我從來沒有碰過你。」

「你不是用手打的我,你是用你的態度,結婚這麼多年,家裡所有的東西都分得清清楚楚,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我把你的杯子摔了,你寧可用自己的飯碗喝水,也不會用我的,現在我把你的碗也摔了,你會用我的杯子喝水、我的碗吃飯嗎?你讓我覺得,我是這個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你對自己的學生、鄰居、售票員,所有的外人都和藹可親,只要這屋裡只有你和我,你就冷著臉。」

「那你還非得和我過?」

「當初是你說,你會對我好一輩子。」

「當初,當初,人就不能變嗎?人為什麼不可以變?為什麼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變,而這件事情就不能變?為什麼?」

「不能!」

從學生的口中得知,師娘省吃儉用供老師上大學,老師大學畢業後,師娘以死相逼,老師才和她結的婚,婚後老師用冷漠無視不回應來報復這個女人,當他吼出「為什麼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變,而這件事情就不能變?為什麼?」時,我是理解他的,不愛就是不愛了,女人錯在以為愛情一輩子都不會變,男人錯在沒有勇氣去改變。

最後「撲通」的一聲,告訴我們他們的悲劇正應驗了「無回應即是絕境」。

另一段是陳鵬和王敏佳的愛情。

在陳鵬眼裡,愛情是高於一切的,一句「我有人要照顧」就放棄了組織上的安排,當他拉著敏佳在校園狂奔時說到「核,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當他心靈感應似的、不顧一切地來到敏佳被暴打的現場時,當他和敏佳雨中相擁而泣時,當他說出:「無論你怎樣,我就是那個給你托底的人」時,讓我們相信:愛的初心就是完全信任、義無反顧,而不是你擁有了什麼,才值得被愛!只問深情,無問西東!

GIF

關於教育

先來看看那個年代的富一代是如何教育娃的,最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儘可能地過有意義的一生,母親說:「注意,不是給我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母親對於兒子之前的每一次選擇都沒有阻攔,讓孩子遵循內心的感受,但是得知兒子為了當英雄要去參軍時,不遠萬里趕來勸阻,「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祖上沒有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影」。

吳嶺瀾的一句「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空軍教官的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這個對所有生命都充滿同情的富二代,不顧母親的反對,毅然參加空軍,當最終他放棄跳傘,駕駛著戰鬥機直衝日本艦隊時,畫面出現「媽媽,對不起」時,淚如雨下!教育的不同來自於家長們認知的不同。

GIF

再來看一看那個年代的大學教育,吳嶺瀾英文學國文學都是滿分,但物理成績落在了「無列」,老師勸文科有天資的他轉專業,他迷茫不絕,就因為最好的學生都讀實科。

清華校長梅貽琦問他「你求學的目的是什麼?」

答道:「我只知道不管我將來做什麼,在這個年紀,讀書、學習都是對的,我何用管我學什麼,每天把自己交給書本,就有種踏實。」

梅校長說「但是,你還忽略了一件事——真實,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

「什麼是真實?」

校長答道:「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以下一段話節選於《關於,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好影評》一文)引用兩位哲學家的話,這大約也是影片所要表達的關於人和教育的內涵。

康德

人不應該被作為手段,不應被作為一部機器上的齒輪。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覺、自立的,是由他自己來引導內心,是出於自身的理智並按自身的意義來行動的。

費希特

教育必須培養人的自我決定能力,而不是去培養人們去適應傳統的世界。教育不是首先著眼於實用性的,不是首先去傳授知識和技能的,而是要去『喚醒』學生的力量,培養他們的自我性、主動性,抽象的歸納力和理解力,以使他們能在目前還無法預料的未來局勢中作出有意義的選擇。

我們現在的教育理念大部分還停留在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的層面,而真正的大學教育的精神是: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對社會的責任感、對真理的求知慾、對世俗的洞察力,這些才應該是被鼓勵、被培養、被傳承下去的大學精神。

教育不僅是傳授技能,更是塑造靈魂!

關於善良

影片開頭,張果果獨白:「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在他聽到同事說「本以為救了一個孩子,沒想到認了一門親戚」時,也曾懷疑自己的善良是否值得,也曾因此對四胞胎家庭避而不見,直到父親說:「做自己喜歡的、開心的事」,他終於遵從內心的真實,安排好四胞胎家人的住宿、工作等;當他拒絕同事要求他提供證據用於職場爭鬥時,他只是說了句:「我和他們不一樣」。

當他在四胞胎的房間里為窗戶裝點色彩時,最後的獨白說到: 「看到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了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但是卻會在讚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己的珍貴。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謹以此文獻給珍貴的你和我,讓我們謹記吳嶺瀾那句「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結尾彩蛋:松子媽和致力於科研的師兄討論思考問題時的對話,願我們每天都能留出時間反思自我!

THE END

松子媽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國家二級企業培訓師

國家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金融企業高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

曾任職安徽省教育廳六年

熱衷教育公益項目及家庭教育

GIF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媽愛叨叨 的精彩文章:

TAG:松媽愛叨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