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太極拳的內勁、拙勁、骨勁、根勁?
最新
01-21
內勁、骨勁和根勁有著緊密的聯繫和相輔相成的關係,不能夠完全分開去理解。
在意念指引下氣血行於筋脈為內勁。周身各處如棉裏鐵般內剛外柔,內里產生的勁力就是內勁。不用肌肉的力量將人打出去就是內勁的體現。
肌肉使勁為拙勁。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經過鍛煉和體力勞動,會使身上肌肉纖維不斷發達、增粗,從而變得健壯有力,同時也養成了肌肉用力的習慣,這個力容易被借用,因此,在太極拳中被稱為拙力也叫拙勁。在太極拳習練中,只有去掉身上的拙勁才能去修練內勁。只有放鬆肌肉,放鬆骨骼,放鬆意識,才能打開這一換勁的大門。
骨架正確的狀態產生的勁力叫骨勁。骨節鬆開,使身體運轉靈活,遇到外力便會產生合理的力點支撐,這種來自於骨架結構合理的位置所形成的內勁,叫骨勁。
根勁就是發於腳,主宰於腰,行於手的勁力。是骨骼放鬆、貫通產生的內動,根勁與骨勁基本相同,區別在於一個是發於腳的勁,一個是周身一體的整勁。在練拳中要多用身體去體悟二者的區別。勁起於腳、節節貫穿,手臂上的力是經骨架傳來的腿上的力,這在行拳走架中要求的中正、個過程做對了,其實就是根勁與骨勁結合在一起了。
在行拳走架中要求的中正、松沉其實就是為了培養根勁,在習練太極拳過程中要仔細體悟周身骨骼節節鬆開、貫穿後的膨脹、松沉、圓活。骨架中正,身體自然就中正,就有了八方支撐,就能對身體進行全方位的對拉撥長。
拙勁在太極拳中是不是一無是處?如何使用拙勁?待後期關於發力再做論述。
編輯:宋媛媛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