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寒飲食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

大寒飲食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

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

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

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

——元稹

每逢大寒必降溫,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大寒是冬季六節氣之一,此時天氣寒冷已極,故名大寒。大寒時節寒潮南下頻繁,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古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之說。這是一年「運」、「氣」循環變化的開始。大寒後十五日,壯陽就會出地驅逐陰寒,這就是立春。

大寒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到了大寒,便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征鳥,卻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於空中尋找食物,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到了大寒,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最結實,也最厚,孩子們可以盡情在河上溜冰。

「平明羸馬出西門,淡日寒雲久吐吞。醉面衝風驚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溫」,這是陸遊詩。大寒時節,日光久暗淡,疾風如巴掌,城外一片蒼茫蕭索景象,可見大寒之寒。年關將近,詩人身處異鄉,感慨萬千,於是有了最後一句「不為山川多感慨,歲窮遊子自消魂」。

大寒節氣在古代文人的筆下,頗有典故。唐朝白居易作《村居苦寒》,寫道:「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以此抒發對農民生活的擔憂。高適在《答侯少府》中所言,「北使經大寒,關山饒苦辛。邊兵若芻狗,戰骨成埃塵」,更將大寒與邊關將士守關的苦辛抒發得淋漓盡致。

大寒養生

1.食宜溫 養腎為主

腎應冬,屬水,主藏,所以,「冬季養腎」是養生的基本認識,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養腎的首選食物。此外,核桃、桂圓、栗子等堅果類食品也可適當多吃。

溫性食物有助於體內陽氣升發,可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但補的同時別忘了,中醫還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

2.頭宜暖 胸背足忌寒涼

冬季是腦血栓、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及關節痛、感冒等疾病的多發季節,保暖也就變得異常重要。

頭是各條陽經會聚之處,心為陽臟貫通胸背,寒易從腳而生。因此,頭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點保暖的部位。出門應戴好帽子,避免濕發出門;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選擇舒適保暖性能好的鞋子,並經常用熱水泡腳。

3.多吃「三種」食物

① 桂圓——暖心

寒冷的天氣特別容易傷陽氣,因此大寒期間應養陽,通過節氣養陽暖心,促進血液循環。桂圓是暖心補血的佳品,小寒到大寒期間天氣冷,建議經常在家燉些桂圓粥。

② 紅棗——護肝

大寒為與立春相承接,在這個承前啟後的時節里,大自然陰氣極盛,陽氣沉降到極點並準備生髮。所以,這個階段要兼顧養肝,為開春陽氣生髮、肝氣調達打好基礎。護肝的食物不少,但推薦紅棗,紅棗雖普通,但富含營養。

③ 吃點酸——護血管

在大寒節氣中,心肌梗塞、腦卒中的發病率均達到全年較高水平。此外,一些血管彈性較差的高血壓患者,在大寒時節一天之內的血壓波動往往會增大,而很多患有老慢支的病人只要稍不留神,也容易在此時節舊疾複發,我們要在日常習慣中多加註意養護血管。

適當吃酸性食物很有益處,尤其大寒前後是心血管病的高發期。同時,酸性食物還能美容。酸性食物除了醋外,還包括富含維生素C的蘋果、橘子等偏酸性食物。

4.睡宜早 動宜慢

在起居上,應注意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利陽氣的潛藏。

冬藏時節,萬物蟄伏,人體也應順應自然界特點而適當減少活動,做事「慢半拍」,以免擾動陽氣。此時的鍛煉要有節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議大家選擇一些舒緩的運動,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達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此外,運動盡量選擇在白天、陽光充足時進行,並做好準備活動,防止運動損傷。

5.大寒多按「兩穴位」

① 太溪穴——滋潤補水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鐘。大寒天氣乾燥的時候,按揉的時間應該長一些,因為燥易傷陰,多揉一些時間,既可補陰,又可防燥傷陰。按摩太溪穴有滋補腎陰的作用,適用於陰虛體質偏於腎陰虛的人。

② 搓後腰養陽氣。

腰眼為經外奇穴,位於人體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閭,不僅可以疏通經脈、強壯腰骨,還能起到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且男女都適用。

方法:雙手搓熱後,緊按於腰眼處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閭部,每日反覆50-100遍。

大寒素味

今天是大寒,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了,過了大寒又是一年!又因為大寒與立春相交接,我們在飲食上也順應季節的變化。大寒的飲食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飲食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使腎氣堅固。

一般年份的大寒都適逢春節,這時很多的家庭都會準備豐富的過年應節食物,此時要注意避免饑飽失調與暴飲暴食,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滯功效的食物,對脾胃主動進行調理與養護。

八寶飯

原料: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蓮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圓肉20克、大棗50克。

做法:

1.將赤小豆、薏米、蓮子用清水洗凈,浸泡2小時;

2.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適量食用。

功效:

有健脾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適用於身體虛弱、倦怠乏力等氣血兩虛的人群。

椰子八寶飯

原料:

椰子、糯米、蜜棗、葡萄乾、枸杞、蓮子、冰糖

做法:

1.糯米淘洗乾淨,用清水浸泡一夜,泡至糯米用手捻一下就碎了的程度就好

2.蓮子、葡萄乾、枸杞清洗乾淨後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

3.椰子外殼洗凈,在椰子上面以三個凹陷處為點,用菜刀砍出一個三角形(這三個點處最好砍),然後倒出一半椰汁,留一半在椰子殼內

4.將泡好的原料瀝干水分,依次將砸碎的冰糖、糯米、蜜棗、葡萄乾、蓮子、枸杞等放入椰殼內,最後將砍下的那塊椰殼重新嵌入

5.放入高壓鍋中,蒸70分鐘關火,關火後燜30分鐘,最後趁熱砸碎食用即可

Tips:

1.做椰子飯主料是糯米,糯米一定要事先浸泡,這樣做好的椰子飯才會軟糯可口

2.椰子上面三個凹陷處最容易砍破,其他的地方都有種刀槍不入的感覺

3.因為原料事先都已浸泡,所以留一半椰汁就足夠了,那一半倒出來你可以喝掉,糯米無需填的過滿,因為糯米加熱會吸收椰汁而膨脹,太多了會溢出來

4.蒸好後的椰子殼就不那麼硬了,用斧頭砸幾下就裂開了

五穀八寶飯

原料:

黑米、糯米、薏仁米、小西米、黃豆、紅豆、綠豆、紅米、核桃、葡萄乾、蓮子

做法:

1.把所有豆類和穀類放水裡泡5小時,然後裝盤

2.把盤放入蒸鍋,大火燒開水轉小火蒸半小時。麻入紅棗片

3.蒸好的效果圖,其實可以在蒸之前直接加入白糖。就這樣吃。不過我沒這樣吃。

4.我是拿一個芒果取肉打成泥,澆在八寶飯上

5.然後攪拌了吃!這樣味道更加純正,真正有大自然的味道

傣族菠蘿八寶飯

原料:

血糯米120g、圓糯米40g、大米40g、枸杞20顆、玉米粒20顆、葡萄乾5顆、番茄干5顆、蜜豆10顆、椰漿3勺、橄欖油10ml、白糖30克

做法:

1.將食材準備齊全,糯米淘洗乾淨,浸泡一夜,乾果溫水泡軟,洗凈。

2.將泡好的糯米加白糖、橄欖油拌勻,放入蒸籠,上鍋蒸40分鐘,蒸熟。

3.乾果備用,菠蘿切下三分之一。

4.菠蘿去蒂,掏出內瓤切丁,用鹽水浸泡15分鐘,去澀味。用勺子慢慢掏空,不要過於用力,以免外殼破裂。

5.將蒸好的糯米加入乾果、菠蘿丁、椰漿拌勻填入菠蘿殼中,放入蒸鍋,蒸10分鐘即可。

6.香甜軟糯的八寶飯完成,糯米的軟香、菠蘿的酸甜、乾果的顆粒感一同與椰漿的濃郁相結合,好的美食帶給你療愈。

山藥黑芝麻粥

原料:

大米100克,山藥100克,黑芝麻20克。輔料:冰糖20克。

做法:

1.戴上手套將山藥清洗乾淨,刮掉外皮,切成滾刀小塊。

2.大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煮沸轉小火煮30分鐘。

3.將山藥和黑芝麻放入鍋中,輕輕劃散,繼續煮至米粒開花、山藥軟爛。

4.最後調入冰糖煮至融化即可。

功效:

具有益脾補腎,滋陰潤燥的功效,適用於動脈硬化、體弱多病、鬚髮早白、便秘等癥狀。

遠志棗仁粥

原料:

遠志15克,炒酸棗仁10克,粳米75克。

做法:

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沸轉小火煮,加入洗凈的遠志、酸棗仁,繼續煮成粥。

功效:

具有寧心安神,交通心腎、滋陰養血安神的功效。

龍眼紅糖粥

原料:

龍眼肉3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

1.龍眼肉用溫水浸泡片刻。

2.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沸轉小火煮,加入龍眼肉、紅糖,小火微沸至米爛、湯稠,表面有粥油形成即可。

功效:

此粥具有大補氣血、開胃益脾、養氣安神、補虛療損之功效。適用於心脾虛損、頭昏失眠、貧血健忘、心慌氣短、神經衰弱等症。

香菇燒豆腐

原料:

滷水豆腐1塊、香菇幾個、青豆適量

做法:

1.將豆腐切成片、香菇切片備用。

2.鍋中倒入適量的水,水燒開後將青豆放入鍋中焯2分鐘。

3.鍋中倒入適量的油,油熱後將豆腐片放入鍋中小火煎制。

4.煎至雙面金黃時盛出。

5.將香菇放入鍋中煸炒勻均。

6.將豆腐放入鍋中煸炒勻均後倒入小半碗水,然後放入2勺素蚝油、1勺生抽、1勺糖、半勺鹽調味。

7.將青豆放入鍋中煸炒勻均。

8.往鍋中倒入少許水澱粉,再次燒開後,淋少許香油即可出鍋。

枸杞木耳鐵棍山藥片

原料:

鐵棍山藥400克、黑木耳10朵、枸杞子10粒、鹽1小勺姜5克、油1勺

做法:

1. 木耳泡發後去蒂;事先浸泡枸杞十分鐘;鐵棍山藥削皮,切片;姜切絲。

2. 鍋中倒油,放入薑絲爆香後先放入鐵棍山藥翻炒兩三分鐘,放入木耳,倒入枸杞,翻炒兩分鐘,倒入鹽炒均用後出鍋盛盤。

熬過大寒

就將迎來新一輪節氣

天地復始萬象更新

在最後的時節

大家一起努力讓自己暖暖噠

新年才會美美噠~


所發布的文字及圖片除原創外,其餘均摘自網路。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原文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權異議及其他任何問題敬請及時告之,我們會立即刪除或做其他妥善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心 的精彩文章:

今日大寒!飲食宜「減咸增苦」,起居宜多養心氣

TAG: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