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世10年後才平反,揭秘開國大將粟裕蒙冤數十載之原因

去世10年後才平反,揭秘開國大將粟裕蒙冤數十載之原因

粟裕,新中國36位軍事家之一。

他從一名普通班長當起,在戰爭的洗禮中逐漸成長起來,從南昌起義到全國解放,在中國革命戰爭中,他以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導演了一幕幕驚天動地的戰爭活劇,取得了一系列經典戰役的勝利,比如車橋大捷、蘇中七戰七捷、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淮海戰役等都堪稱經典,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傑出貢獻。

然而就是這樣一名身經百戰,九死一生,功高如日月的開國大將,卻在1958年的軍委擴大會議中,被強行扣上了多頂大帽子,使其蒙不白之冤數十載,直至去世的當天,也沒有得以平反。

歷時五十多天的批判

1958年3月,鑒於「軍隊落後於形勢,落後於地方」的形勢,毛主席在成都會議上,建議軍委召開一次擴大會議,用整風方式,檢查總結建國以來的軍事工作。

讓粟裕始料未及的是,隨後的軍委擴大會議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矛頭直接指向了他。自1958年5月24日到7月22日,在五十多天的時間裡,軍委擴大會議先後召開多次會議,參會人數從剛開始的數十人到最後的1400多人,對粟裕開始集中批判。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會議上,粟裕被強加給的罪名是「反黨反領導的極端個人主義者」。

這些罪名主要體現在:一是「一貫反領導」。說粟裕與陳毅、聶榮臻、彭德懷三位領導都「搞不好」;說粟裕「隨饒(漱石)反陳(毅)」;說粟裕「直接向毛主席報告,使聶榮臻受批評」;說粟裕與彭德懷「將帥不合」,「主要責任在粟裕」。二是「向黨要權」「向國防部要權」「爭奪軍隊許可權」。三是「告洋狀」。

讓人憤慨的是,大會主持者即不顧基本事實,也不願聽粟裕的說明和會上一部分同志正確公道的聲音,一再地加溫加壓。越往後期,批判的溫度越來越高,甚至有人提出要把粟裕 「鬥倒斗臭」。

當時的粟裕「忍受這屈辱和痛苦,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打擊」。他前後在大會小會上作了8次檢討,每次檢討都要痛苦地說一些違心話,精神上「極端痛苦,夜夜不能成寐」。但粟裕每次檢討和說明之後,「招來的是更嚴厲的批判」。他「內心極度悲憤,思想劇烈鬥爭著」。

「我的生命不屬於我自己,而屬於革命事業。」 在第二次大會上作檢討時,粟裕把別人強加給他的罪名,差不多都兜了下來。粟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不致被打成敵我矛盾。」

其時,毛澤東也在關注著粟裕。在粟裕第二次作大會檢討之前,毛澤東在評價粟裕時稱「粟裕同志戰爭年代打仗打得好,是為公的。到北京以後是為公還是為私?不能說都是為私吧!請大家判斷。」這幾句話對粟裕起了決定性保護作用,要不後果估計會更嚴重。

8月31日,粟裕被解除總參謀長的職務。

批判粟裕的主因

粟裕在軍委擴大會上之所以受到殘酷的批判和打擊,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就是1956年2月,蘇聯全面否定斯大林。不久,東歐發生了波蘭、匈利亞事件。1957年,蘇聯又發生了朱可夫事件。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蘇聯和東歐發生的這些事件,不能不在我國產生影響。對國內形勢極為關注的毛澤東對中國是否會出現類似的情況,也有所考慮和警惕。軍隊自然是他關注的重中之重。

其二就是粟裕忠實地按照黨性辦事,按照黨的政治原則辦事,不懂當時黨內鬥爭的複雜性,更不會在錯綜複雜的矛盾中保護自己。陳毅1948年在河南濮陽曾說過,粟裕「受過別人的打擊,絕不會打擊人家。」 陳賡曾於60年代初與粟裕同在上海療養,陳賡直言道:「中國曆來有兩大忌:一忌功勞太大,能力太強;二忌不迎合,不吹拍。你老兄這兩忌都犯了,怎麼會不倒霉呢!」

逝世十年後得以平反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央開始著手處理歷史遺留下來的冤假錯案。鄧小平曾明確指示,要了結1958年軍委擴大會這樁公案。

1979年夏天,葉劍英認為粟裕1958年的問題「也該解決一下了」,讓他給中央寫個信。於是,粟裕正式向中央寫了申述報告,要求撤銷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對他種種不實的批判,希望在「今後有限的余年能放下這個沉重的包袱,更好地為革命貢獻全部力量。」

然而,這份申述報告,在交由總政處理後卻石沉大海。

1983年,經胡耀邦批示,中央軍委決定直接受理粟裕的冤案,在徵求了粟裕本人的意見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遺憾的是,粟裕沒有等到組織上為他平反的這一天,於1984年2月5日16時33分,在解放軍總醫院逝世。

粟裕逝世後,中央一再指示,訃告要著重、正面地寫他的貢獻和功績,然而後來正式發布的訃告仍然對1958年的冤案未有提及。此後,經過有關領導和粟裕夫人楚青的努力,在1987年9月11日,中共軍委決定將《中國大百科全書》里「粟裕」條目下增補上一句:「1958年在所謂反教條主義中受到錯誤的批評」。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話,語焉也頗不詳盡,但卻是第一次在國家級權威性出版物正式指出粟裕當年受到的批判是錯誤的。

除了訃告的肯定和《中國大百科全書》里增補的內容,多年來,粟裕的老部下也一直在為粟裕冤案的平反奔走呼籲。1993年10月,南京軍區原粟裕部下的6位同志上書中央軍委和總政,要求為1958年粟裕受到錯誤批判之事平反洗冤。

翌年12月25日,也就是粟裕逝世10周年,時任軍委副主席的劉華清和張震,聯名發表了由中央軍委江主席審決的題為《追憶粟裕同志》的文章,在《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同時刊登。文章特別指出:1958年,粟裕同志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受到錯誤的批判,並因此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這是歷史上的一個失誤。這個看法,也是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意見。

這篇文章的刊發,標誌著粟裕在1958年受到的批判蒙冤正式得到了正式的、公開的平反,而此時距離粟裕去世,已經整整10年了。(東海將軍原創文章,剽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海將軍 的精彩文章:

南昌起義部隊中的團長歐震為什麼投敵?事件真相仍迷霧重重

TAG:東海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