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加劉作虎的「出海啟示錄」

一加劉作虎的「出海啟示錄」

雷鋒網按:1 月 20 日,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做了演講。

劉作虎分享了一加在海外市場的成績,現在他們有近 70% 的營業額都在海外,去年一年的營收接近 100 億元人民幣。

雖然主戰場在海外,但他認為國際化是個偽概念,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海外對中國品牌缺乏認知和信任問問題才形成的。 而一加在一開始就是在做全球市場,刻意強調國際化沒有意義。

其次,他給了三點出征海外市場的建議:堅持做世界級的產品,價值觀以及自信。

征途在外,一加也犯過錯,比如做了千元機,但中低端市場的確有足夠的誘惑。去年 6 月,他們的內心又開始躁動了,但最終被劉作虎否決,「專註做旗艦,並且只做線上,這是我們非常清晰的定位。」

所以,在他看來,企業一定要有清晰定位,堅持做正確的事,這很難做到,但這就是真理。

履行了上述創業箴言,劉作虎調侃道,「少跑創業峰會,有這個時間你們還不如回去好好打磨產品。」

一加劉作虎的「出海啟示錄」

以下為演講內容實錄,雷鋒網稍作了編輯。

我是最不擅長演講的,但是張鵬上次找到我,說是不是可以聊聊一加這 4 年的感悟,我說 OK,可以聊聊。

應該在 3 年前,我來過一次極客公園的創新大會,當時我做了關於如何改變中國製造的演講,現在 3 年過去了,我發現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說我們都在提中國製造,現在大家更多的是提中國創造,包括這次 CES 我也逛了一下,發現不管是傳統製造,還是人工智慧,都能夠發現非常多的中國品牌的身影。

在這個過程當中,當然我相信肯定不是因為我那次講了,所以有變化,那就太抬舉自己了。但是,我們是這個過程里的參與者。

出征海外

2014 年,我們發布了第一款手機,當時進到了歐美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大家知道美國市場是一個運營商主導的市場,能夠進到這個市場,有一席之地,應該說是非常不容易的,就像我在前不久跟美國的運營商在接觸的時候,當我拿出美國用戶的數據,他們都覺得非常驚訝,覺得不可思議,在公開市場我們還能夠有這樣的成績。

在美國我們的用戶,基本上都是一群極客或者專家,從用戶的郵寄地址我們可以看到用戶是哪裡的,後來我們發現 Google 有幾千個我們的手機用戶,所以每次 Google 的人見到我的時候都會覺得很好奇,問我為什麼一加手機都可以免費領取,但是他們還要花幾百美金買一加手機,他覺得不可思議。我們當時通過邀請碼的方式,矽谷的精英他們會互相推薦,然後有了我們今天在美國的成績。

說起來很輕鬆,如果你想一下,這些極客用戶是你們的首批用戶的時候,其實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

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應該是在一年多以前,當時我們的 USB 線裡面有一個匹配電阻有問題,有一個谷歌的工程師在論壇裡面發了一個帖,說我們的匹配電阻有問題,我問研發負責人,這是怎麼一回事,我得到的答覆是:「他是錯的。」

又過了幾天我再問的時候,我們的研發負責人說,好像有那麼一點道理,我們正在研究標準。過了一個禮拜我再問這個事情,我們的負責人告訴我說,是我們錯了。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谷歌工程師用戶。

為什麼舉這個例子,因為這是我們的品牌屬性決定的,我們在海外積累的初期用戶都是一批極客,他們是各個領域裡面的專家,你想想全球的這幫各個領域專家,他們可能很多都是比我們的工程師更牛X的,對這些用戶,你怎麼能夠讓他們互相推薦,這其實是非常痛苦的事情,當然這也是比較得意的事情,我們能夠把這群用戶都服務好,我相信沒有其他用戶是我們服務不好的。

在海外的媒體也給了我們很多非常好的評價,大家知道這三個獎其實非常難得,編輯推薦、連線雜誌、衛報的五星評價,可能有些媒體朋友已經見得太多了,我們經常會拿到很多獎。

當然,我們還有一個屬於一加獨特的現象,現在手機行業只有蘋果還能排排隊,再就是一些潮牌,比如說三葉草,可能發布一些限量版會有排隊。但是我們在海外每次發布不管是什麼產品,基本都有非常多的人排隊,甚至是提前一天的時間搭帳篷去排隊,幾乎成為一加標誌性的現象。

這個算是我們比較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兒,當然我們一加四年以來,一直獲得了非常多的用戶好評,並且我們差不多 70% 的營業額都在海外,去年一年的營收接近 100 億人民幣,70% 都在海外市場。所以很多人會說,一加是不是最會做海外市場的品牌,好像經常會有人給我們貼這麼個標籤,但是我覺得中國品牌在海外做得不錯的還有其他品牌。

國際化是偽概念

說到海外品牌,我覺得大家會提的一個概念叫國際化。我有一個個人觀點,大家可以批判一下,就是國際化是個偽概念。為什麼這麼講?它應該算是一個階段性的、歷史性的詞,你們聽過谷歌說,我是一個國際化公司,要做國際化嗎?我相信蘋果也不會說我要做國際化,只有在中國我們會聽到更多這樣的詞。

我相信,比如說在未來的 5 年、10 年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在海外有一定影響力以後,我相信那個時候不會再有人提所謂的做國際化和出海,因為至少一加在一開始我們就說要做一個全球用戶喜歡的產品,並且也沒有提出出海這個詞,因為我們一開始就是在做全球市場。

所以我們不會刻意做國際化,這個沒有意義。當然我們也能理解中國的品牌在出海的時候,會有一些問題,比如說信任,海外對中國品牌的信任問題,還有一些品牌缺乏認知,這是一個經常會遇到的。

在這個過程裡面,的確有一些難度,我們做了四年。但其實對我個人來講,已經做了十多年的時間,有一些小小的感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也是我們今天給大家分享最主要的部分。

怎麼做所謂的國際化和海外市場?我認為很簡單,有三條。

第一,堅持做世界級的產品。

什麼是世界級的產品?就是你做這個產品一定要想著是全球用戶都會喜歡的產品,但是很多人會認為,全球用戶,比如說美國用戶和中國用戶是不是有很大不同和差異,其實我告訴大家真不是這樣,我認為一個好的產品是沒有國界的,是會跨越文化和地域的。

在 ID 這塊的設計審美傾向,可能有人會問歐美人和中國人是不是有很大差異,當時我們也是將信將疑,在做一加 5 的時候,我們帶著這個模型去紐約調研,也去上海調研,結果我們在紐約調研的數據和在上海調研的數據一模一樣,大家對這個產品的設計的要求、需求是非常一致的,所以當時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都不用去國外調研了。

所以我們後來調研就去上海、成都、南京這些城市,因為最後的結果,比如說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難道歐洲人不喜歡更精緻的東西嗎?其實不是,產品會有一些共性,比如說我們怎麼樣更精緻,怎麼樣簡潔高效的用戶體驗,全球用戶都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會發現,做的產品不管是美國、歐洲還是印度、中國,大家的評價都非常一致,比如說很好很流暢、很舒服、手感很好,特別是手感這個詞更有意思了,我在 2014 年剛提「手感真爽的」時候,當時很多人還笑我手感也能成為一個賣點。

但是,沒想到這幾年,就在三個月前,我在美國碰到新浪的記者,他第一句話說,一加的手機手感真好,戴殼有點太浪費這個手感。到現在大家一提到一加,還是覺得我們手感很好。

所以這個就很有意思,為什麼在不同國家、不同人群裡面,我們都知道這麼一個反饋,並且他們覺得這個東西很重要。所以意思就是說,其實你不用太多地去說每個區域有什麼太多不同需求,不是這樣的,用戶需求是差不多的。

第二,價值觀。

最重要的一點也是中國品牌最大的障礙,也就是價值觀。這個價值觀說來說起去是一個很普世的東西,比如誠信、透明。古人就告訴我們要誠信,海外像我前面講的排隊這個事情,甚至有一些同行都問我這句話,你們海外排隊是真的嗎,有沒有請水軍,我說如果是作為同行問這句話的時候,說明他自己是沒有信仰的。

你為什麼覺得海外是可以請水軍的?如果你在海外請水軍,非常容易暴露,因為我們的用戶是一群極客,可以把你所有的東西找到,包括我們以前有一個員工,他在論壇上的帳號,後來就有用戶把他所有社交媒體的帳號和 ID 都掛上去。因為我們都是一群極客用戶,他們有各種辦法把你的所有東西都給你暴露在陽光下。

所以你想騙用戶或者是不誠信想作假,國內經常搞什麼水軍,在論壇裡面去搞一些假帳號去發帖,這個在海外千萬不能幹,以前在國內經常乾的事情,我奉勸大家在海外絕對不能幹,這是很多中國品牌出海最大的障礙,比前面做產品的障礙更大。這是我的切身的感受,怎麼樣在海外要更加誠信,比如說跟用戶更透明,不要想騙用戶,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東西,但是怎麼樣做到,這個是對一些中國企業的考驗。

我經常會看到一些文章,說美國人不相信中國或者是對中國有偏見,我覺得這個想法是不對的。一些問題是有歷史原因,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我不能接受這個偏見,以前有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我希望我們更多的中國品牌能夠慢慢地改變這個印象,並且我相信花不了太多的時間。

第三,自信。

為什麼講這個自信呢?我認為自信其實是一種信仰,就是你對自己相信的東西是不是能夠堅定,這個很重要,如果你對自己相信的東西,比如說你相信好產品自己會說話,我就是做好產品,通過口碑傳播,用戶一定會買單,如果你堅信這一點,你就不會急功近利,不會搞假的東西,不會欺騙用戶。不知道大家理解這一點沒有,其實跟我說的自信是種信仰,你是不是真的堅信你所謂相信的東西,如果你真的相信,你有這種自信,我覺得你前面的問題就不會發生。

我一直講,怎麼樣讓我們中國的企業給這個世界帶來一些夢想,這個是我由衷的期望吧。

堅持做正確的事情

分享了一下做了 4 年手機的感悟,當然我前面講的很輕鬆,怎麼樣做好產品,怎麼樣透明、怎麼樣搞定極客用戶,怎麼樣滿足極客用戶的需求,說起來輕鬆,但是整個過程是很不容易的,這個不容易是你能不能真的堅持你所相信的東西。

我們也不是沒有犯過錯誤,以前也犯過錯誤,也做過千元機,但是最後都停掉了。 直到我們去年 6 月份的時候,因為我們在印度高端市場僅次於蘋果,是第二名,又有很多同事遊說我,我們要不要做一個 2000-3000 的輕旗艦,因為我們在印度賣到 3500-4000,在高端市場有這樣一個地位。

大家本來想,2000-3000 沒有一個品牌可以站住,中國的品牌基本都在 2000 以下,看到這麼一個大的誘惑,又在蠢蠢欲動,最後我還是堅決的否定了,我說我們專註做旗艦,並且只做線上,這是我們非常清晰的定位。

在這個過程裡面,我們說的本分,其實就是你在面臨這些誘惑和市場的壓力,是不是你還能夠堅持。當然,我可以做一個 2000-3000 的產品,可能能夠多拿一個幾百萬的用戶,但是這裡面,比如說一加代表旗艦的標籤,就會被稀釋掉。

我們當時在印度問過我們的粉絲,一加 X 怎麼樣,就是我們以前做的輕旗艦,他說設計很好、做工很精緻、很漂亮,但是我就不買,為什麼?因為我買一加就是買旗艦,就是買最好的安卓手機,所以他已經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定位,你是不是能夠堅持,我覺得這是做企業最大的考驗。

在這個過程裡面有什麼道理可講?我覺得也沒有什麼道理,有時候就是一種理性加感性,最後還是回到你的內心裏面,你想要什麼,你是不是能夠堅持,比如說做這個品牌最開始想要的東西,這就是我說的初心。

最後我想送大家一句話,這個話有點矯情,什麼是真理?真理就是好產品會說話,比如說誠信、透明、公開,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就是這麼簡單,但是這個話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做到不容易,但是往往我們就是因為在面臨一些誘惑和壓力的時候,可能偏離了我們最開始設定的軌道。

你相信真理,真理就在那,關鍵是你相信不相信它。

因為今天來了很多創業者,我想跟大家說一句,除了極客公園的大會你們可以參加一下,以後不要再跑那些創業峰會之類的,那是浪費時間,有這個時間你們還不如回去好好打磨產品。

*雷鋒網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百人會首日現跨界陣容:中央多部委、傳統車企、新造車、互聯網,他們圍繞汽車產業未來聊了什麼?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