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來襲,我們真的束手無策嗎?
今年的流感似乎來得更加猛烈些!
幼兒園的孩子一個一個相繼生病,先是高燒不退,然後就是咳嗽不止。好多孩子上學前還一切正常,放學回家就開始發高燒。有的班裡甚至生病的孩子達到一多半,上學的孩子只有五六個。而且孩子病好了,大人被傳染了。
GIF
據監測,今年有3種病毒,分別是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H3N2亞型流感病毒,其中以乙型流感病毒為主。因為前幾年這個系的流感沒有大範圍流行,所以人群中預先抗體比較低,造成今年疫情高發的一個原因之一。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首席專家曾光8日告訴記者,雖然流感是季節性的,隨著氣候的轉變會有所改善,但現在最重要的是做好防控,控制傳染源,而不能「等」疫情下降。
出現這種大範圍的流感,我個人認為,教育局、學校應該採取一些防範措施,比如勸阻生病的孩子回家休息,而不是以快期末考試為由,讓孩子們打完點滴再接著去學校;情況更嚴重的,學校應該放假幾天,讓孩子們隔離,避免交叉傳染。
那麼,我們既然改變不了大環境,那就只能加強自身了,增強抵抗力,不被流感所襲擊。如何才能在流感面前做到不被其感染呢?下面我給大家講講自己的幾點經驗。
1
加強體育鍛煉
社會發展如此之迅速,車已經成了人們的代步工具。但是它真的能代替走路的一切嗎?
小時候,我們沒有交通工具,所以上學放學,周末出來玩全靠走,風和日麗的天氣,走,颳風下雨的天氣,走。冬天每個小孩子的臉上都是紅撲撲一塊,鼻涕流得兩串串。就是在這樣風雨無阻的走路當中,身體的各項抵抗機制也隨之增強了。
可看看現在的孩子們,走路自不必說了,上學放學都是車接車送,車裡溫暖的環境讓孩子們沒有感受過一丁點的冬天的寒氣,哪來的身體抵抗力?所以稍微著涼就承受不住了。
也許你會說,那會兒在農村上學,離學校近,走著幾分鐘就到了,現在學校都挺遠的,哪能走著去啊?的確,這也是個現實問題,但是我們既然走不了全程,可以讓孩子們走一段啊。
我們每天接送仔仔上下學的時候,會專門把車停放在離學校有一段距離的地方,然後不管是酷暑還是嚴冬,都陪著仔仔一起走著去學校。經常有好心的家長看到後,會告訴我們,你可以開車到校門口的,這樣就不用走那麼遠了。謝謝,我們是特意讓他走一段的,就是為了讓他吹吹風,晒晒太陽,不做溫室里的花朵。
元旦放假的第一天,那刺骨的寒風依然沒有阻止我們,仔爸帶著仔仔在濕地公園踢足球,諾大的公園只有我們三個人的身影。
有時送了仔仔上學,我和仔爸也會去公園走一走,朋友笑我們,提前進入了老年生活。的確,跟我們一起走路的都是些叔叔阿姨們。
所以,請各位家長,早上早起幾分鐘,周末少窩家裡玩手機,帶孩子走走路吧,除了增強了身體素質,你會發現,親子關係也變更融洽了。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多帶孩子戶外運動吧。
2
少食垃圾食品
有些時候,大家明明知道有的東西不能吃,可最終還是誘不過它的香甜美味。仔細想來,不能吃的食物遠不止這些,超市裡不合時宜的新鮮蔬菜,各種琳琅滿目的膨化零食,美團餓了么百度上的各種外賣飯菜。。。。這些東西不僅不能讓孩子們吃,家長也得儘可能地少接觸。
我身邊真的有那種一日三餐都在飯店吃,然後年紀輕輕就得了重病,這不是危言聳聽。
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到底什麼能吃?
其實很簡單,遵循一個原則就可以了,能自己做的盡量不要買現成的。
給大家說說我們家的一日三餐,僅供參考哈。
早餐:稀飯或牛奶(新鮮的,不是袋裝的)+包子或餅子(婆婆用自己家面做 的)+牛肉+雞蛋(專門買的土雞蛋)
午餐:主食當然只能是面或米了,吃面的時候可以適當加點粗糧
菜的話盡量不要吃大棚里的菜,冬天吃蓮菜,炒各種蘿蔔都是不錯的選擇
晚餐:稀飯(各種煮蘿蔔)+包子或餅子(婆婆做的,偶爾買點饅頭)
飯前飯後零食:各種水果,以蘋果、梨、橙子、香蕉為主。
各種堅果,山核桃,巴旦木,花生為主。
一般沒有特殊事情,我們是不帶仔仔去飯店吃飯的,家裡叫外賣更是少之又少,其實,當你用心做一頓飯的時候,你會覺得哪個飯店的外賣都不好吃。
3
吃預防病毒的藥物
病毒肆意妄為的時候,吃點抗病毒顆粒/口服藥是有一定功效的。
還有一定要補充足夠的維C,新鮮的橙子是不錯的選擇,又下火。所以家長也不用給孩子吃那種特別貴的進口水果,還是吃一些時令水果比較好。
當然有家長認為是葯三分毒,提前吃不如等孩子病了再吃,那我也無話可駁。
4
一定一定一定要多喝水
我們全家不管走到哪,都是人人隨手一杯。
水是生命之源,是健康之本。水是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每天需要1500毫升左右的水。有人認為只要現在不渴就不用喝水,等到口渴時就痛快暢飲。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
1、大口急喝不可取,水喝的太急無形中會把空氣一併吞下,易引起腹脹,打嗝,肚子難受。最好先將水含在口中,再緩慢咽下,尤其腸胃不好的人,更應慢慢喝。
2、一小時喝一次。喝水切記渴了再喝,應在兩頓飯之間適量地喝水,可根據自己尿液顏色來判斷是否該喝水。一般來說,尿液為淡黃色,太淺則是飲水過多,偏深則是要多補充一些水了。
仔仔身體素質隨我,年年感冒發燒住院真是讓我們頭大,今年我們變著法的以預防為主,每天提心弔膽的我和仔爸,一回家就互遞信息,今天誰又病了,今天誰又發燒了。12月份病毒橫行的那些日子,我們全家沒有一個人被傳染,這些都得益於我們健康的生活狀態。
所以把這些分享給大家,流感面前,我們能做的不再是提心弔膽,加強自身的抵禦功能,和流感say good bye.
GIF


TAG:仔媽幼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