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高產高效的栽培黃秋葵 原來竟然是因為它?

高產高效的栽培黃秋葵 原來竟然是因為它?

黃秋葵是一種草本植物,性喜溫暖,是降血壓的益葯。黃秋葵終年都可以種植,夏季是它的產量高峰季節。黃秋葵耐熱、耐旱、耐濕,但不耐澇、不耐霜凍。因其根系發達。因此,無需經常灌溉。生長發育適溫25~28℃,此外其在生長時要求光照時間長,光照充足。想要高產種植黃秋葵當然是離不開最合理的栽培技術以及管理方法。

黃秋葵栽培技術

整地做畦

當前茬作物神豐收後立即進行翻種,晾乾10~15天;並將其耙平整作畦,畦寬大約在0.8~1m,畦高在25~30cm。露地種植主要為高畦雙行栽培,每行株距在70cm×45cm。在栽培準備階段肥料準備充足,使用農家肥22.5~30t/hm2、複合肥450~600kg/hm2。在耕種前鋪灑在地面,隨後進行翻土,讓養料和土壤進行混合。

栽培方法

黃秋葵栽培主要使用直播或是育苗移栽。通常情況下,每當4月末到5月中栽為栽培最佳時間,結合溫度、天氣狀況選擇種植。因為該植物種外層較硬,如果在種植前未進行有效處理可能導致無法發芽問題。所以,在種植前應用水進行浸泡12h;當溫度達到25℃後進行催芽,當70%的種子發芽後進行種植。在種植過程中建議選擇穴播形式,通常每穴放2~4粒、穴深度在2~3cm。在播種過程中要注意應先澆水再種植,最後覆蓋大約2cm土層。

栽培管理

間苗中耕

黃秋葵出苗後,此時種植人員應做好幼苗管理,當長出2~3片葉子後,除去田間內的病苗、弱苗,每穴保持2株苗。當幼苗出土後,做好雜草清理,大約間隔10天後進行一次除草工作。尤其在7~8月多降雨將有助於雜草生長。因此,播種者要尤為做好清理工作,防止雜草吸取植物養分。在第一朵花開放前應做好蹲苗工作,讓黃秋葵的根莖可以健康生長。當開花結果後,其植株就會增加生長,此時應做好養料與水分管理。封壟前中耕培土能夠避免植株出現傾倒問題。

肥料管理

在基肥充足的條件下做好追肥工作。首次追肥時間在出苗後,選擇尿素90~105kg/hm2;二次施提苗肥,當定苗後施加225~300kg/hm2;在開花後施一次重肥,施複合肥225~300kg/hm2。當收果階段後,結合黃秋葵生長狀態進行追肥,確保養分充足。

搭架摘葉

每年夏季時應做好支架搭設,避免出現倒伏現象。使用1m長的竹竿插在根莖旁進而起到支撐作用。在生長前期避免營養過旺導致徒長,在中後期對已經摘的果實各節老枝去除,確保養分充足以及良好的通風,降低病蟲害。留做種果的應及時摘心,能夠促進種果成熟,籽粒飽滿,確保黃秋葵生長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葉虹時光 的精彩文章:

微生物菌肥產品,原來在葉菜類蔬菜上的應用這麼多啊!

TAG:葉虹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