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入伍點驗,那抹嫣紅讓我慘遭「圍觀」

入伍點驗,那抹嫣紅讓我慘遭「圍觀」

來源:迷彩TATA微信公眾號 作者:趙永峰、馬世禕

看著點驗員越走越近,新兵董志昊的心怦怦直跳。察覺到這絲異樣,指導員順著他閃爍的目光瞧去,那是一個泛黃的白布包。下一瞬,從中抖落出的物品,頓時匯聚了點驗現場所有人的視線——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一面嫣紅的旗幟格外醒目。

小董自己也沒想到,新訓開始第一天,自己就慘遭「圍觀」。但話說回來,一名初入軍營的新戰士,為什麼會帶面紅旗來部隊?要想弄清這件事,還得從他的父親老董講起。

老董名叫董雲貴,軍齡雖說只有3年,可作為連隊里唯一的擎旗手,扛旗的日子卻佔了九成九。親朋好友登門,老董每每聊到興頭,總繞不開那些「旗人旗事」——

23年前的北國寒冬,一場千里機動的跨區演習拉開帷幕,全連官兵鏖戰了七天七夜。但偏偏此時,扛旗打頭的董雲貴因水土不服打起了「擺子」。不想給連隊添麻煩,他緊握旗杆,咬牙堅持,直至一頭扎倒在終點線。最終,連隊榮立集體三等功。

董雲貴老照片

「見第一就得爭,見紅旗就得扛!」老董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可本想在軍營扛一輩子旗的他,終究因家庭的困難留下遺憾。離開部隊前的一個晚上,老董走進連隊榮譽室,面對掛在牆上的連旗行了一個長長的軍禮。

第二天一早,噙著淚的老董踏上了返鄉的列車。就在列車開動的那一刻,只見連長火急火燎地跑上前來,把一個白布包扔進了他的車窗。回過神的老董把包打開一看,眼淚便止不住地往外涌。原來,那晚的軍禮早就被連長看在了眼裡。連長四處託人從外面扯來小半匹紅綢,幾位老戰友比著連旗裁剪縫紉,緊趕慢趕終於送到了老董手裡。

也許是因為用料不同的緣故,這面紅旗比真正的連旗輕薄不少。但即便如此,每每摩挲著那紅亮的綢面,憶起往事的老董就自豪得像個將軍。

到底是怎樣的旗幟,又到底是怎樣的日子,能讓父親對軍營魂牽夢繞?這份兒時的疑惑,伴隨著小董長大,並在他心裡生長成對軍營的濃濃嚮往。2017年6月,在校園裡與徵兵宣傳不期而遇的小董終於下定決心,要與部隊來個「親密接觸」。

等待接兵隊伍到來的那個清晨,全家人的心似乎都在等待迎接一份神聖。老董摸出那個珍藏多年的白布包,把它塞進了兒子的行囊。「既然選擇了當兵,就要當能扛旗的排頭兵!」小董聽得出,父親的話語飽含期許。

說來也巧,走下接兵的列車,小董發現:原來自己新訓所在的某綜合訓練基地就在原來父親當兵的地方——張家口。更巧的是,由於調整轉隸,父親的老連隊目前就隸屬於他即將服役的某合成旅。

帶著這面重返軍營的紅旗,小董心中有了明確的目標。訓練場上他揮汗如雨,訓練場下不忘查漏補缺,平日里更是沒少和父親交流「取經」,不僅軍事素質穩步提升,同時還在基地組織的十九大理論宣講中嶄露頭角。前不久,還榮膺新兵授銜儀式的擎旗手。

董志昊擔任連隊擎旗手

「既然扛起了紅旗,再難再累也得扛下去!」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父夢子圓的老董這邊流著熱淚,那邊仍不忘給兒子再打一針「強心劑」。

董志昊為戰友講述紅旗背後的故事

現如今,依舊會有戰友帶著好奇,圍著那面被點驗出的紅旗,聽小董分享記憶里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之餘,延續著不曾忘卻的「旗人旗事」,小董的腦海中,又會迴響起父親的囑託。

編審:丁增義 劉 璇

原題:兩代「旗人旗事」

作者:趙永峰 馬世禕

網編:孫 鑫

微信:jfjbshzk

投稿:jbjrjt@163.com

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槍響了,還要去戰鬥!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