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瞄準鏡就可以為所欲為?是的,有瞄準鏡更容易吃到雞

有瞄準鏡就可以為所欲為?是的,有瞄準鏡更容易吃到雞

GIF

有了瞄準鏡就一定打的准?

槍上有瞄準具、開槍得瞄準、狙擊槍還得加個光瞄,有的還要有微光和紅外功能……這些都是今天軍迷們的常識,而且感覺這些都是挺自然的事情——要想打准了,可不得瞄一下嗎?不瞄還怎麼打?

瞄準具這個東西,不是槍一發明就有的,最早以火藥為發射動力的兵器,並沒有瞄準具,倒是更古老的弩有「望山」這種瞄準裝置(圖片來自「冷兵器研究所」)。

為什麼弩能瞄準而早期的槍不能呢?原因無他,因為弩多少還能保證箭矢的彈道一致性,而早期的火器無論是槍、彈、葯,都很粗糙,在前裝槍時代,每一次射擊的裝葯多少、密實程度和彈丸重量,都有很大的波動,彈和槍膛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空隙,子彈在槍膛里蹦蹦跳跳,無論是初速還是實際的射角,散布都很大,即使一發打中,下一發就不知會打到哪裡去了。

GIF

▲百米的距離上,雙方都敢於立姿射擊

說明那時的命中率實在很感人

所以,在前裝槍時代,就得把槍支大量集中起來使用,靠「排除槍斃」的戰法,才能保證能打著對方。雖然某些槍看上去是有準星和照門的,但其作用稱之為「對準」而非瞄準,可能更為合適——保證把槍口盡量準確地朝向敵方,至於能不能打中,還得靠大夥一起開火。

▲猜猜看,這是哪種步槍的表尺?

線膛槍和定裝彈出現後,彈道一致性有了保證,才能談得上真正的瞄準。機械式瞄準具是最古老也是大家最為熟知的輕武器瞄準裝置了。手槍和衝鋒槍因為是供近距離作戰使用,所以瞄準具通常不可調,而要在較遠距離上射擊的步槍,就得多來幾個分劃,照門那一部分通常被設計為可在幾個不同的「擋位」上調整,以適應不同的射距離。

機械式瞄準具(以下簡稱機瞄)的好處是成本低、質量輕、可靠性好、簡單耐用,所以一直是多數槍械的標配,如果練習足夠,使用機瞄也能打出高命中率,志願軍的神槍手張桃芳,就是全程使用機瞄,也斃敵無算。

▲各種機械式瞄準具的造型

你更願意用哪個?

不過,機瞄的缺點也同樣明顯——在遠距離上就很不容易瞄準了。理論上人眼的分辨極限大約為18-20角秒,也就是0.3-0.33分,考慮到感光細胞分布、生理結構缺陷和光照等限制條件,在最常見的條件下,普通人的「解析度」一般在3到5分之間。用大家都聽得懂的話來講,也就是說,在百米左右的距離上,絕大多數人分辨不出10厘米見方的物體。

▲沒這個圈,恐怕很多人不大容易找到

狙擊手,要是在四五百米以外……

▲有了瞄準鏡可以輕鬆看到幾百米外的目標

如果在光線昏暗的時刻,比如凌晨和黃昏,對手再刻意隱藏一下,人的肉眼觀察能力和效率即使在百米以內會大幅下降,數百米、一千米以外,基本上就等於零了。所以,在彈道一致性不再是問題以後,人眼的「解析度」成了制約射擊的重要因素,解決方案之一就是使用光學瞄準鏡(optical sight,以下簡稱光瞄)。

▲光瞄多為開普勒結構,

在透鏡間的焦點處設置分劃板

能見到分劃疊加在景物上的清晰影像

光瞄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望遠鏡,在不少與軍事相關的影片里,都能見到通過光瞄觀察遠處的情節,這實際上就是利用了其望遠鏡的功能。光瞄的起源已經很難考證,據說在16世紀的歐洲,就已經有人嘗試過在槍托上固定眼鏡鏡片,在19世紀之前,火器上已經有瞭望遠鏡式的瞄準裝置,可用於在弱光條件下的瞄準(僅見於文字記載)。不過就像前面所講的那樣,彈道一致性解決不了,什麼瞄都不管用,這些早期的光瞄僅僅處在試驗品的階段。

▲這個長長的瞄準鏡很好地

詮釋了什麼是瞄準基線

1848年,美國紐約州的槍械師摩根·詹姆斯(MorganJames)得到英國工程師約翰?查普曼(John R. Chapman)的授權,推出了一種與槍管同樣長度的管形瞄準裝置,該裝置的後半部安裝了玻璃透鏡,並有兩條用於瞄準的十字線,在美國內戰有過使用紀錄,可算是最早能夠派上實際用場的光瞄。但真正具有普遍實用價值的瞄準鏡,則是由德國卡爾蔡司在1904年研製的,並且一戰中投入實戰。在二戰時期,光學瞄準鏡才開始發展成熟。

▲光瞄要個加正像鏡以保證不會看到倒像

屈光度調節鏡片用來適應不同人的視力

我們都知道瞄準就是「三點連一線」的過程,但使用光瞄實際上卻是「四點一線」——目鏡系統成像焦點、分劃板、物鏡系統成像焦點和目標,由於焦點是看不見的,所以這個過程相當於射手使用一支沒有照門的普通槍械,直接用准心去瞄準,當然,並不是真的沒有照門,而是照門的功能由射手對陰影的把握和使用焦距調節系統來實現了。

當使用光瞄進行瞄準時,人眼如果小範圍內晃動,都能看到十字線對準了目標,但沒有準星和照門,怎麼知道究竟有沒有瞄好呢?這就得靠鏡內視野里的陰影來判斷了,在上面的圖中,只有圖1正確,均勻清晰的環形陰影代表著眼睛已經將瞄準鏡光軸納入視野中央,四周陰影均勻,同時也對準了瞄準點,才是理想的瞄準狀態。圖2雖然均勻,但消失的陰影顯示眼睛離瞄準鏡過近(槍後坐時容易撞傷眼睛),其它幾圖則相當於通過照門看準星,準星偏高偏低偏左偏右的情況,究竟哪個圖對應哪種情況,不妨來判斷一下?

▲二戰時期的德制Ajack 4×90瞄準鏡

▲這個真的是98K狙擊槍

不過,光瞄讓人能看得遠了,但卻並非一定好使,這種看上去高大上的裝置,同樣存在著許多問題。在二戰時期,光瞄通常只有3.5倍至4倍的放大倍率,看400米遠的人體目標,如同觀察一根一臂之遙的鉛筆芯(要是不放大就是觀察頭髮絲了),依然比較吃力。況且那時的製造工藝和今天不能比,也沒有現代專門把槍、彈、鏡統籌考慮的設計,所謂的狙擊槍都是用現成步槍加鏡子湊出來的,所以二戰時期的狙擊,多數還是發生在兩百米左右,再遠,就沒什麼準頭了,千米之外一擊斃命的戰例,在二戰幾乎不可能發生。

GIF

▲二戰時期的狙擊手對決基本都在幾百米內

即使是現代工藝製造出的光瞄,質量有保證了,還可以放大到十倍,但在使用的時候,仍然不是十字線一對準一扣扳機這麼簡單,射手要考慮風速風向、高度差、提前量、甚至是溫濕度的影響,才能做到一擊命中,除了依靠經驗外,有時還得用上計算尺才行。

▲「56半」(SKS)射擊時的瞬間過載可達350G

光瞄要是質量不佳,很快就會散架

光瞄本質是一種精密的光學設備,精密設備一般都會比較嬌氣,而且會很貴,但戰場環境通常很惡劣,過高過低的溫度,潮濕的氣候,煙熏火烤,射擊時巨大的衝擊(尤其是全威力彈和大口徑狙擊步槍),會很容易損害這個本來就比機瞄昂貴很多的部件,所以成本很高的光瞄,反而會成為消耗品,而看上去很low的機瞄卻可以用很多年。

GIF

▲除了機瞄,沒有放大倍率的反射式瞄準具

更加利於近戰中的快速瞄準

對於一支普通步槍來講,如果非要安上一個大倍率光瞄,在近戰時未必是好事。玩過大倍率望遠鏡的人都知道,放大倍率和視野是有矛盾的,倍率越大,當然看得越清楚,但視野也狹小了很多,稍微一抖,目標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所以,百米以內的近戰,恐怕還是機瞄更加合適。玩過大型射擊遊戲的小夥伴應該對此有所體會——幾十米的距離上,用機瞄視野開闊,不易丟失目標,輔以點射,只槍法不那麼菜,幾槍結果一個還是容易辦到的。

GIF

至於高倍率的光瞄,還是留著打黑槍比較好。遠遠地瞄準,平心靜氣地算好彈道,穩穩地來一下,敵人在莫明其妙中就被幹掉了。二戰時期的狙擊手,多以殺敵數量多而著稱,而現代的狙擊手則是狙殺距離越來越遠,已經令戰場上目力所及的範圍內,皆可能被擊殺。但是弄個高倍鏡去打近戰,可能還不如沒有——要選對的,不一定選貴的,這更符合戰場的生存之道,這個道理,也許你在某個遊戲里還是能用到的。

參考資料

騰訊軍事《狙擊步槍瞄準鏡的一些知識和早期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次位面 的精彩文章:

中國軍貿史上最賺錢的生意:防空導彈改彈道導彈,一枚賣60萬美元

TAG:軍武次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