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長課堂:情商到底是什麼?

成長課堂:情商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年輕的我們不幸福?》

作者:沈奇嵐

親愛的你,你的信和許多人的不一樣,你的信無關愛情,也和學業事業沒有具體的聯繫。於是,第一次要聊一聊人生的處境。

你才25歲,一切順利。這一年沒有發生什麼大事,沒有失業、沒有失戀、還健康,一切都按著軌道運轉。

真好,大多數人都這樣生活吧,我想。想像中每日九點的上班號角響起,都市叢林里奮力奔跑的人群當中有一個是你。

可是呢,你說你有焦慮。你說你在重複著22歲畢業之後的生活狀態,有點厭倦。曾經可以獲得驕傲和滿足感的事情,現在再也不能讓你獲得激情,你說你用許多新的有形式感的東西來化解,新的髮型,去從來沒有去的地方旅行,消費了許多夢寐以求的奢侈品,可是每一次獲得之後,滿足感毫不長久,你彷彿面對更多的慾望,更深的空虛。你對自己失望,覺得自己變得不可愛不純樸不那麼有堅持。你想知道那「焦慮與抑鬱背後隱藏著的最深刻的秘密」。

我看到你的信,有點感動。許多的人任憑生活中的焦慮支配著自己,他們中有的人用華美炫目層出不窮的物質來滿足自己,有的人用奮力卻盲目不停歇的工作來麻痹自己,有的人在消極被動的電玩或電視劇的娛樂消費中忘卻自己。你卻不這樣,你覺得生活里有些不對勁,你在追問為什麼。這個凡事只求輕易得到而不求意義的年代裡,這種追問是難得的甚至是奢侈的。

可我相信這個追問會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以這樣或者那樣的形式出現,或早或晚。在我的人生中第一次知道這個追問是在一堂哲學課上,老先生在夏日的午後激情澎湃地說著一個叫做康德的哲學家,向自己和人類提出了幾個問題:「我可以知道什麼?我應該做什麼?我可以期望什麼?」還有「人是什麼。」

我必須承認那個下午這些追問對我的意義不過是筆記本上的幾行字而已,這些追問僅僅以知識的形式出現的時候,對人的心靈是毫無作用的。只有當這些追問以生活的方式讓我們直面的時候,我們才會從內心發出和康德一樣的追問。儘管這顯得十分不合時宜,可是尋找一種深刻的幸福感是每個具有心靈的人的本能。

你現在的生活不能給予你這種深刻的幸福感,於是你不滿。你消除不滿的方式是佔有和消費,是對世界進行的某種征服。這種征服的效果,是在慾望的傷口上灑糖,甜蜜但使得傷口更加惡化和擴大。每一種不滿常常表現為某種渴求和慾望,它們需要被好好地和正確地理解。一如壓力之下的暴飲暴食或者,發工資之後超常的購物熱情,考試前拿著課本卻一直一直看電視的越緊張越逃避的心理。不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慾望的人,就只能任憑這種慾望支配著自己。他們樂此不疲,他們甚至上癮,因為他們不了解自己的心、自己的處境、自己真正的需求。

這不能責怪你,我們的教育,使得我們對待世界的方式歷來都是簡單甚至粗暴的:佔有和消費。我們的目標歷來明確:考試,得高分,考名校,找好工作。每一步都是目標明確,每個抵達目標的過程都是一場戰爭。我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只看結果的。可是你也因此遺忘了享受過程,漸漸變得只看重最後是不是達到效果。這可能是你不快樂的原因之一。

享受旅行享受奢侈品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你對這些事情的結果的太過看重,讓你在享受的過程中始終在尋找一種額外的期待。當這種期待落空的時候,你獲得的是更深的不滿,享受簡直就成為了對自己的懲罰。放下這種額外的期待是讓這些享受還原為享受的唯一方法。

和談戀愛一樣,你滿懷期待地和一個心儀已久的男生一起約會,他一定會讓你多多少少失望,因為他肯定和你想的不一樣。你現在對這些享受的厭倦,就像相戀五年的男友送你一束玫瑰,你的感覺和五年前最初收到玫瑰的時候肯定不一樣。那些曾經帶給你激情的事物換了一個心境和情境,多多少少會失效。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人生本來如此。刻意的重複並不能帶來預期的激情。只有好好分辨清楚自己當下真正的需求,才能讓自己感到快樂。

有時候我還蠻羨慕那些懵懂的小孩子,他們的快樂那樣簡單。懷疑人生和感到虛無是成長的標誌,我甚至覺得這可能是人生的常態。有時候我覺得童年的我們,好像是生活在了一個主題公園裡。那裡的規則清晰,建築明朗,始終有陽光普照,不缺三餐,不缺玩伴。什麼問題都有好像很明確的答案,所以也不會有什麼深刻的焦慮。每個遊戲都有一個終點,就像讀了初中會有初中畢業,讀了高中會以高考畢業,考得好去讀大學,考得不好讀大專。大學之後找工作,然後我們就突然身處在主題公園外面了。這個世界和主題公園不一樣。它那樣廣闊寂寥,又擁擠不堪。

25歲的你,現在處在了從未經歷過的迷霧裡。你用你習慣的方式對待著周圍的世界,但是這個世界給你的回應和你期待的不一樣。你失落,你找不到方向。

在人生和世界的森林裡迷茫,我想這是人生經常發生的一種常態。這種時刻你才會發現生活的詩意和多樣性,你會停下腳步,觀看周圍,觀察自己,問自己的內心:「你到底想去哪裡,你到底需要什麼。」那些只聽說某個前方有黃金礦藏然後一路狂奔不止的人們,或許也有他們的快樂。可那些停下來感受自己的存在和仰望星空的時刻,是那麼珍貴。親愛的你,正在這個時刻里。

你究竟要去哪裡,由你自己決定。重要的是,你要給自己做的事情賦予意義。你要給自己選擇北斗星。或許接下來你走的一路都會是迷霧,你要給自己選擇的方向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理由。那必須是你自己認可的意義。你的內心要有自己的標準。

你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且必須明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代表一路都順利並且時刻有回報。我喜愛的一個建築學家林纓說:「我做一些事情,因為它們對我是重要的。」不存功利心地做那些對你重要的事,它們給你的回報遠遠勝過功利。

你要懂得區分和你有關的事情和與你無關的事情。25歲的你經歷得也已經很多,有趣的事物無窮無盡,好奇心之外,你要培養定力和判斷力。我相信真正的交流和真正的創造讓人獲得深刻的幸福感。接下來的歲月里,保持好奇心,不要放棄享受美好的事物,但是要集中精力和能量在富有創造性的事情上。

在字面上追尋人生和生活的意義是永遠得不到答案的。只有用生活才能回答生活的問題。親愛的你,先不要急,不要急著給自己下「不可愛不淳樸」這樣的判斷。你在進入一個新的狀態,或許你不熟悉這個狀態,但是不要用否定的方式去判斷。

對當下的自己要心懷溫柔,不要苛待她。放下額外的期望,耐心地看她需要什麼。溫柔開放地對待自己,你會知道自己該去哪裡。

只要你仰望,會發現每片星空都很慷慨。那顆對你而言最明亮的啟明星始終不曾被迷霧遮住。

我在一個夏日的晚上,去到德國的Schoenburg,直接翻譯成中文,就是「漂亮堡」。那裡的晚上靜謐無比,連深呼吸都怕會驚動別人。銀河清晰可見,低得就像在城堡的屋頂,伸手就可以觸碰到。星空深邃美麗得讓人著迷,讓人痴痴望,不願離去。星星越看越低,越看越多。

那時那刻我就想,宇宙真是如此美麗,沒有任何事真的值得深深焦慮。願你在現時的迷霧中雖然迷茫但是可以安心耐心,願你以後回眸現在的時光可以微笑也可以遺忘。享受當時當下的每一刻吧,迷惘的時刻也可以過得很好,因為所有這一切就是生活本身!

智商比較好衡量,我們有測智商嘛。可是情商怎麼衡量呢?情商真的能夠通過簡單的面試就看得出來嗎?如果不跟這個人接觸,你怎麼判斷他是不是情商高呢?

說到情商,生活當中啊我們也會經常碰到這個詞。我們總是會聽到某某人說某某某他的情商好高啊,或者有一些女孩子抱怨說我老公情商特別低。那情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百度了一下,情商的答案在百度上是這麼說的,說情商啊簡稱EQ,主要是意指人在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總的來說呢人與人之間的情商並無先天的差別,更多的是後天的培養息息相關。情商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跟智力和智商相對的概念。

情商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在企業管理學上,對於組織管理者而言,情商是領導力的構成部分。聽到這個答案呢,我們好像有點明白,但是好像又不怎麼明白,就這麼三兩句話嗎?那我們該從哪開始努力呢?我繼續查,發現在百度上啊有一位心理學家叫丹尼爾戈爾曼,這是著名的心理學家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他說這個情商啊,包括五個主要方面。我們來聽聽看。

首先呢就是要了解自我,監視自己情緒時時刻刻的變化,能夠察覺某種情緒的出現,觀察和審視自己內心世界的體驗。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第一點就是了解自己。

第二點就是自我管理。就是調控自己的情緒,使之適時適度地表現出來。也就是說比較能Hold自己。

第三,自我激勵。是指能夠依據活動的某種目標,調動、指揮情緒的能力。它能夠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就是經常給自己喊加油唄。

第四,識別他人的情緒。能夠通過細微的社會信號、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和慾望,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就是說要對別人比較敏感。

第五點就是處理人際關係,要會調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反應的技巧。最後這一點吧,聽上去挺難的,可是呢我們如果仔細回顧一下前面的五點,好像都挺難的,你看!了解自我,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識別他人情緒,處理人際關係。這其中哪一樣不是我們一生要去學習的功課呢?

那假如說我們到了三十歲四十歲甚至五十歲,這五條有好幾條還是沒能搞明白,那我們就一直處在低情商的狀態中嗎?可能也有朋友會說了,說這些我覺得我做得還行啊,比如說吧我就對別人挺敏感的,我特別在意別人的情緒,我甚至以別人的情緒為轉移。可是,我在生活當中我也沒能活得比較快樂啊,有的時候相反還有一種老實人好欺負的感覺呢,心裡總是很委屈,很壓抑,跟別人表面上看起來人際關係好像還行,可是這個就叫高情商嗎?

我想,這樣的人即便是他表現得情商比較高,比如說他總算表現得非常的溫文爾雅,表現得非常的有人緣,總是很會察言觀色,總是很知道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但是我們依然不會覺得這種人很親,我們依然很難跟他們建立很親密的情感。因為其實,本質上他們就是用錢用地位用有用和沒用來衡量人的,所以即便他們表現得再好,他們對我們而言也是沒有溫度的,是無情的。而假如你跟他不能建立去情感,那情商一詞有從何談起呢?

所以啊,我想真的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愛商。愛,首先一個人要懂得愛自己。這個主題,這麼多年我通過廣播反反覆復的跟大家去分享和學習,愛自己呢並不是要求自己各方面都做得八面玲瓏。相反,有的時候會允許自己出錯,有的時候允許自己發脾氣,允許自己不那麼完美,只要是真的,就足夠好,假的再好也不美。

愛的能力,當然也包括愛別人,不光是愛情,就像我們剛才說的你不是一個說話做事從來不顧別人感受,還美其名曰我好直率的人。你知道給別人留面子,甚至能看到別人的艱辛和難處,懂得體諒他人,說得俗點,你有一顆感恩的心。總之你總是能從壞的事情當中汲取正面的力量,無論結果如何,你總是感恩這一段相遇,無論你奮鬥的結果如何,你都會感恩自己曾經拼搏過,能夠發現生活的意義,我想這就是愛商高的人吧!

那當然,愛商高還包括他呀特別的熱愛這個世界,有非常豐富的濃厚的興趣,非常的知道一個人生活哪怕是一個人生活也能讓生活熱鬧起來,也能讓生活美好起來。而這一切,就是愛的能力,如果他具備,他就是愛商高的人。

最 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京之聲 的精彩文章:

閨蜜心語:那些把女孩們「教壞」的心靈雞湯

TAG:南京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