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壇漫話:小議微拍與潤格

藝壇漫話:小議微拍與潤格

(圖為本文作者沙麗近作)

微拍(也即微信拍賣或者微拍堂拍賣)是互聯網高度發達的階段性產物。書畫藝術品藉助微拍實現了開闊市場的目的,從而使書畫藝術品不在是束之高閣的鏡月水花,滿足了從事書畫的愛好者快速實現作品價值,激勵其更有信心的堅持藝術之路。

但微拍的出現漸漸揭開了那些自詡為「大師、名人」的神秘底線——潤格。度娘解釋潤格,是指書畫家出售作品所列價目標準,又稱潤例、潤約和筆單等,如同發表文章的稿酬一般。制訂潤格的好處在於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也可以使得一些「小氣鬼」望而卻步,省卻很多精力。早在明代,「吳門四家」之一唐寅就有「閑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之語,實質上就是一種潤格的表示方式。

潤筆費的報酬標準。因詩、文、書、畫的類別而異,各種不同的類別中又因其規格(比如詩、文的長短,書、畫的尺寸大小)而異,有的書、畫作品分大幅、小品、扇面、雜貼等不同品類,文字作品則分公文、詔書、銘文、函、尺牘等不同的類別。其報酬標準均有所不同。當然,也有作家、書畫家自定潤格、明碼標價者,那是少數。古今名士寫字作畫,有索取潤格的慣例。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寫了一篇《筆榜小卷》掛在廳堂,以示字畫有價。其文詼諧幽默,辛辣直白,讀來頗為有趣:「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中心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帳。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乾隆己卯,拙公和上屬謝客,板橋鄭燮。」這篇《筆榜小卷》,實實在在,快人快語。且明白告訴購字畫者:「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畫竹多於買竹錢」,你想好了再買。真可謂:公平交易,童叟無欺。

20世紀30年代中期,住在北京跨車衚衕的藝術大師齊白石,在他畫室的牆上也貼有賣畫及刻印的潤格,語言生動,一如鄭板橋之風而更詳細。文日:「余年七十有餘矣,苦思休息而未能,因有惡觸,心病大作,畫刻日不暇給,病倦交加,故將潤格增之,自必叩門人少。人若我棄,得其靜養,庶保天年,是為大幸也。白求及短減潤金賒欠退換諸君,從此諒之,不必見面,恐致病急。余不求人介紹,有必欲介紹者,勿忘酬謝。

近據報載,著名作家賈平凹家門後貼了一張《潤格告示》,上寫著:「凡索字者每幅千元,否則免開尊口。拒赴堂會,望合作。」有人問賈平凹:「你把《潤格告示》貼在門後,又不顯眼,能起啥作用?」平凹憨憨一笑說:「這叫『後發制人』,拿字畫不給錢,休想出這個門。打算請客吃飯要字的,看過之後自己教育自己,也不好意思再開口了。」賈平凹的同學說:「這告示給他擋了不少駕,解了不少圍。」說真的,平凹並不缺錢,《潤格告示》實際是婉言謝客,是極力維護「靜虛村」這一文學靜土,用心可謂良苦。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持續向好,好多富裕起來淡泊明志,修心養性的人,開始收藏字畫,欣賞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沒有微拍的時候,都是看人名頭,根據潤格下價,即使拖親帶友也只能適度打打折,總要耗費不少的銀票。因為彼時,但凡有點資歷名頭都會搞個起點不低的潤格證書,裝點了門面,忽悠了錢財。微拍的出現就如看出皇帝沒穿新裝的童子,總是讓好多「名人大家「折戟出醜。吆喝了多年的幾千上萬的潤格一上微拍百元無人問津,珍藏了多年的「寶貝」結果不如一瓶酒錢。如此也好,社會總要回歸理性,良莠不齊的書畫藝術品也是如此,過度的窩窩藏藏不敢示人是不會良性發展的。文化的自信首先應該從敢於脫掉「潤格」的外衣以及擠出浸泡的水分開始,讓人民群眾去給作品一個真實的定價。

作者簡介:沙麗,1976年生,江蘇邳州人,字靜怡,專職畫家,主攻古典山水。現任中國書畫纂刻家協會會員,人民美術家雜誌推薦藝術家。性怪癖尚筆墨,尤痴迷山水創作,臨池不輟,退筆成冢。初摹四王,後習黃秋園、黃賓虹諸家,匯承傳統,成一家氣象,畫作「以元人筆墨,運宋人丘壑」,章法茂密、點線綺集、山石造型以濃墨勾線,淡墨禿筆點苔,並予淡墨線上破以焦墨石點,集濃墨、淡墨、破墨於一體;畫面不強調空間的縱深,而以骨法取勝,作品被眾多名家所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乘興走筆 的精彩文章:

滑稽列傳:三嬸說媒

TAG:乘興走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