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末日德軍裝甲旅(二)洛林坦克戰——第106「統帥堂」裝甲旅

末日德軍裝甲旅(二)洛林坦克戰——第106「統帥堂」裝甲旅

洛林是法國東北部一個大區的名稱,北鄰比利時、盧森堡及德國。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普魯士,《最後一課》寫的就是這段故事。一戰法國獲勝後,又收復了洛林。二戰初期法國淪陷,此時的洛林在德軍手中。

德軍裝甲旅更像是虎式裝甲營(重裝甲營)的放大版,不過裝備的不是虎式坦克而已

106旅的組建

1944年7月,德軍利用「統帥堂」裝甲擲彈兵師的殘部組建了第106裝甲旅,這個師是1944年6月從蘇德戰場上撤下來的,這個旅在東部的但澤城附近組建和訓練。弗朗茨·貝克上校因為在指揮「貝克重裝甲團」里表現出色,並任命為這個旅的旅長。與他一起到任的還有一些經驗豐富且戰功卓著的軍官,不過這個旅的大部分人員正如我們在第一篇里說的那樣,是缺乏經驗的新兵,由於二戰中後期德軍缺乏油料,所以這個旅的坦克訓練也不足。這個旅的訓練主要按照蘇德戰場的作戰特點開始了。不過到了1944年9月,巴頓將軍指揮美軍第三集團軍向德法邊境地區的洛林發動了進攻。正如我們在第一篇里說的那樣,第106裝甲旅就被調往了西線,擔任德軍第一集團軍的預備隊。

現代的洛林地區地圖

九月初,德軍在洛林的戰線沿著莫塞勒河,從南錫延伸到蒂永維爾。美軍的企圖是渡過莫塞勒河,突入德軍防線,為進攻薩爾工業區建立「跳板」。德軍第一集團軍竭力防禦,於9月5日和6日基本攔阻了渡河的盟軍。

洛林大戰

第一集團軍司令官奧托·馮·克諾貝爾斯多夫中將對這一戰術勝利頗感欣慰,於是打算乘機反擊美軍。此時,元首大本營把第106裝甲旅撥給了克諾貝爾斯多夫,他準備用這支裝甲部隊進攻蒂永維爾,包抄美軍第90步兵師的側翼。克諾貝爾斯多夫和貝克都是在東線積累了豐富經驗的軍官。根據在東線取得的經驗,他們認為對美軍側翼的沉重一擊若是得手,就能對其造成巨大的恐慌,進而引起美軍戰線的巨大恐慌。九月初,第106裝甲旅在盧森堡準備完畢。9月8日凌晨,第106裝甲旅在步兵的支援下投入了戰鬥。然而,正如筆者在第一篇指出的那樣,這種編製的裝甲旅沒有偵察部隊的編製,也沒有實施偵查,他們對美軍的兵力兵器部署一無所知,就貿然實施了進攻。貝克將他的部隊分為兩個裝甲戰鬥群,就匆匆發起了行動。西面的戰鬥群不久後被美軍發現。美軍第90步兵師是美軍的精銳部隊,他們沒有潰退,而是集合起來,積極組織防禦。

當德軍還沒有摸清美軍的部署的時候,這個美軍步兵師開始集結反擊,需要說明的時候,西線的美軍步兵師的坦克、火炮和摩托化車輛其實不輸於同期的德軍裝甲師,而且美軍步兵普遍裝備了火箭筒等反坦克武器,美軍步兵搶佔了道路附近的有利位置攔阻德軍,而美軍坦克也開始向德軍開火,另外,重炮炮彈開始落到了德軍頭上——優於蘇德步兵部隊的美軍通訊體系正在發揮作用。

拂曉之時,美軍逐步包圍了德軍的西部戰鬥群,突圍幾乎是不可能了。貝克旅的通訊中斷,而他們想努力逃出這個越收越緊的「死亡陷阱」。美軍的坦克性能遜於德軍的「黑豹」(豹式)坦克,火箭筒的射程也較近,於是他們利用當地的村莊建築和密集的樹林逼近德軍,這樣就能從近距離開火射擊了。東部戰鬥群聞訊試圖進行救援,不過太遲了,他們的當面之敵也警覺起來,對這個集群實施了伏擊,東部戰鬥群遭受了嚴重損失,進攻很快就被化解了。

德軍的黑豹坦克和裝甲擲彈兵

於是,第106旅在第一天的戰鬥里就敗下陣來,損失了大部分坦克的步兵。這個旅的坦克和坦克殲擊車從戰鬥之前的47輛下降到21輛,至少750名士兵被俘,另外還損失了60輛半履帶車,這支部隊元氣大傷,就此喪失了進攻能力。

點評

洛林坦克戰充分顯示出裝甲旅編製和戰術的弱點。

第一、裝甲旅沒有進行偵查,也沒有設法獲得敵軍情報就組織了進攻。

第二、裝甲旅的進攻目的不明。他們一廂情願地認為兵貴神速,在昏暗的條件下進行裝甲突擊就能奇襲美軍,並迫使他們潰退。

第三、對交戰雙方沒有清醒的認識,裝甲旅本身訓練不足,而當面之敵美軍第90步兵師經驗豐富。用訓練不足的裝甲旅實施夜戰,進攻組織嚴密的老兵部隊是不明智的。

106旅的結局

1945年4月,在德國已經大勢已去的時候,這個旅的殘餘部隊被編入剛剛組建起來的德軍第45「克勞塞維茨」裝甲師(以《戰爭論》的作者命名),匆忙裝備了一些「黑豹」坦克,三號,四號坦克,到西線去對付盟軍。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旅裝備了兩輛夜視型「黑豹」坦克,配有FG 1250夜視儀,能在600米發現敵人。

配有FG 1250夜視儀的黑豹坦克

1945年4月10日,「克勞塞維茨」裝甲師在下薩克森地區成功防禦了英軍坦克的部隊的進攻,然後接到了向南與第11集團軍會合的命令。4月21日,這個師成功渡過了易北河,不過到了次日,美軍調集重兵進攻,美國戰鬥轟炸機也頻繁轟炸這個師的部隊。不久後,其坦克數量下降到只有10-12輛。由於缺乏備用零件和修理人員,損壞的重武器也無法修理,最終,這個師向盟軍投降。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裝甲參謀部 的精彩文章:

TAG:裝甲參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