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小身板也有大威力,15噸重量扛75毫米炮,殺敵無數!

小身板也有大威力,15噸重量扛75毫米炮,殺敵無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在各個戰線上都處於節節敗退的狀態。尤其是在東線,德軍士兵防禦時會被無數炮彈襲擊,打不完的步兵海和坦克海,德軍士兵進攻時面前是永遠都攻不完的蘇聯紅軍防線,頭頂是永遠都打不完的「黑死神」伊爾-2攻擊機,德軍的技術兵器損失速度遠遠跟不上補充速度,於是德國人開始想辦法開發出一些新式武器來彌補產量不足,既然是彌補產量,這些武器的最大要求就是簡單便於大量生產,並且性能指標還能說得過去,最好還是把現有設計直接拿來使用。

著名的三號突擊炮

德軍裝備列表中著名的三號突擊炮是由柏林阿爾凱特公司生產的,然而在1943年年底的一次盟軍大規模空襲行動中,阿爾凱特公司的生產車間遭到了毀滅性打擊,這一下讓德軍手中這款反坦克神器處於打一輛少一輛的尷尬狀態,此時處在納粹佔領下的捷克斯柯達工廠接到了上頭命令:開發出一款新的自行反坦克炮,並且要求其能夠做到大量生產,於是斯柯達公司拿出了以38(t)坦克為底盤,在其上方安裝全封閉戰鬥室的坦克殲擊車方案,這就是著名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全長6.38米,寬2.63米,高度只有2.17米(這個高度比某些籃球隊員都矮,這一方面大大加強了追獵者的隱蔽性和戰場生存能力,但同時也造成了惡劣的人機工程),由車長、炮手、駕駛員、裝填手4人操作,可以想像到這麼小的車內空間卻要塞下四個人,戰車成員的作戰環境是由多麼差。在一台EPA AC/2發動機的驅動之下(功率只有160馬力),其最大速度只能跑到42公里每小時。

在裝甲防護上,追獵者可謂把15噸的重量用到了極致,其正面60毫米厚並且帶有大傾角的裝甲讓其防護能力在同等車輛中相當強,卻也進一步加大了人機工程的惡劣程度。在武器系統上,其主炮為一門48倍口徑的75毫米Pak39型火炮(備彈41發),它可以在700米距離上擊穿蘇聯紅軍大量裝備的T-34坦克正面裝甲,此外它還有一挺備彈1200發的MG34機槍用於自衛。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1944年4月,第一批「追獵者」坦克殲擊車投入德軍一個試驗部隊服役,事實證明「追獵者」身板雖然小,但其戰鬥力一點也不弱,到了三個月之後,全部裝備追獵者坦克殲擊車的德軍731坦克殲擊營才奉命帶著45輛「追獵者」投入到抵抗蘇軍志在殲滅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巴格拉季昂」行動中,在付出慘重代價後擊毀了大量蘇軍坦克,然而此時「追獵者」已經無法改變整體戰局。追獵者從開始生產到戰爭結束不過一年,然而產量卻高達2000多輛,足以說明其性能之優秀。

在戰爭重演活動中的追獵者

在戰後,瑞士甚至讓追獵者在陸軍服役到了1970年,如今的追獵者大多躺在博物館中,向後人訴說著那個年代的戰爭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略軍事 的精彩文章:

第一種被美國空軍購買的「海軍型」飛機

TAG:戰略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