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寒至春已近,食補重在滋陰潛陽,喝雞湯最好!

大寒至春已近,食補重在滋陰潛陽,喝雞湯最好!

GIF

GIF

GIF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它意味著四時的終結,也預兆著新春的開始。大寒之後,便是立春了。

2018.1.20 星期六

農曆:臘月初四

丁酋【雞】年

癸丑月 壬子日

大寒

我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始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雞始乳:大寒節氣雞提前感知到春天的陽氣,開始孵小雞。

征鳥厲疾:征鳥指鷹隼之類的飛鳥,厲疾是厲猛、捷速之意。征鳥盤旋於空中獵食,以補充能量抵禦嚴寒。

水澤腹堅: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中央,厚而實。而寒至極處,物極必反,堅冰深處春水生。

大寒時節的飲食講究滋陰潛陽,不但要常吃羊肉、雞肉等補腎壯陽的食物,也要適當補充些補陰的食物,如木耳、芝麻、鴨肉等。今天哈妹給你推薦幾款適合大寒的養生食療。

滋陰潛陽,喝老母雞湯

到了寒冬季節,日常飲食應多燉湯和羹。選一隻老母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燉,寒冬里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

老母雞湯

配料:

老母雞一隻、山藥500克、木耳20克、枸杞10克、生薑片少許、鹽少許、料酒少許

烹飪步驟:

1.把老母雞清洗乾淨,鍋里加入適量的水,放入切好的雞塊,加少許料酒,生薑片。大火煮開。

2.用勺子撇清漂浮在上面的沫子。

3.大火煮十分鐘後轉小火燉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具體燉的時間根據雞的大小來確定)。轉小火燉的時間自己掌握,可以用筷子試著戳一下,能戳的動,就是差不多爛了。這次我燉雞湯的時間比較長,大概花了三四個小時,真的是老母雞,不容易燉爛。(一般燉雞湯不需要這麼長時間)

4.山藥去皮洗凈切塊,備用!

5.木耳提前泡發,去蒂,洗凈,備用!

6.雞塊燉的差不多爛了的時候就可以把山藥和木耳放下去一起煮了。加入山藥後大火煮開5分鐘。(這個時候大火煮也可以讓雞湯變的更濃),轉小火燉20-30分鐘。

7.最後加入洗乾淨的枸杞子一起大火煮開,燉好的山藥枸杞雞湯,吃的時候加入少許鹽調味,一鍋香氣撲鼻的老母雞湯成功了!

菜譜小貼士:

1.家裡人少可以一次燉半隻老母雞。其他食材也可以酌情減少。

2.燉雞湯的時候要一次性加夠水,不要後續添加,這樣燉出來的雞湯香濃夠味兒!

3.雞湯里只加少許食用鹽調味,這樣原汁原味特別有營養!

4.枸杞子也可以提前放進去一起燉,不過加入枸杞子煮的時間長了雞湯的顏色會變的,我比較喜歡後加枸杞子!這樣看起來雞湯的色澤誘人!

溫中散寒 姜棗茶可回陽通脈

冬季寒冷,少不了溫陽散寒。姜棗茶具有溫中焦,散胃寒的功效,可以回陽通脈,補血補氣。飲用後能促使血管擴張,全身有溫熱感,具有強心作用。促進消化,增加腸蠕動,保護胃粘膜,對胃潰瘍有明顯抑制作用。

姜棗茶

配料:

姜1塊、紅棗10個、枸杞15粒

烹飪步驟:

1.材料姜、紅棗、枸杞,紅棗去核、清洗乾淨

2.清洗乾淨枸杞、姜去皮切片

3.把姜、紅棗、放入鍋內、煮15分鐘,關火、放枸杞燜3分鐘、即可飲用

4 快喝吧

菜譜小貼士: 姜要多放、微微辣才好、可加入紅糖。

吃年糕

民間素有「小寒大寒無風自寒」的說法,在這個一年最冷的時期,我國有吃糯米驅寒的傳統習俗。老百姓選擇在「大寒」這天吃年糕,還有「年高」之意,帶著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頭。

排骨燒年糕

配料:

豬肋骨一斤多、切片年糕200克、生抽適量、老抽少許、料酒適量、老黃冰糖適量、薑片3片、大蔥一段、干辣椒3個

烹飪步驟:

1.排骨焯水,撈出瀝干

2.鍋中放適量油,然後小火放入冰糖,炒個糖色。等到冰糖融化成褐色時,放入瀝干水分的排骨,讓每塊排骨都裹上糖色

3.然後倒入生抽,老抽翻炒兩下,再放入薑片和大蔥和大量清水和料酒,大火燒開後轉小火,蓋上鍋蓋燉45分鐘

4.在旁邊另起一個油鍋,把年糕煎至兩面起酥,然後盛出備用

5.排骨燒至可以用筷子插入時,把薑片和大蔥挑出來,放入干辣椒和年糕,再燒10到15分鐘就可以收汁了,這樣整道菜不會太辣。途中如果湯汁過少可以加適量清水,因為放入年糕後,湯汁會變濃稠

6.最後撒上蔥花

菜譜小貼士: 年糕最好選用有嚼勁,耐煮的年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滋陰 的精彩文章:

咽炎名葯無人知,把它們用開水泡,滋陰潤肺,輕鬆根除不複發!

TAG:滋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