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的日子,送你最暖的祝福,把節氣吟唱成詩
大寒
今天是1月20日,農曆丁酉年臘月初四,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大寒的下一個節氣是立春。
過了大寒,就表示二十四節氣走了一個輪迴。
一年過去了。
二十四節氣
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大寒時,寒潮南下頻繁,
是中國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
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
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正如宋代詩人邵雍所描繪的: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
大寒三候
中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
一候雞乳;
二候征鳥厲疾;
三候水澤腹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
《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這樣一個在時間上寒到極致而迎候立春到來的節氣,在古代文人的詩歌中又能承載怎樣的情懷呢?
大寒出江陵西門
宋·陸遊
平明羸馬出西門,淡日寒雲久吐吞。
醉面衝風驚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溫。
紛紛狐兔投深莽,點點牛羊散遠村。
不為山川多感慨,歲窮遊子自銷魂。
大寒時節的早上,陸遊騎著一匹瘦馬出城,雖然太陽無光,大風低溫,城外一片蒼茫蕭條的嚴冬景象,連動物都很少見。
這時候年關將近,他又身處異鄉,但卻沒有感到悲涼,反而心中湧起一股山川依舊、悠然陶醉的豪情!
歲寒知松柏
宋·黃庭堅
松柏天生獨,青青貫四時。
心藏後凋節,歲有大寒知。
慘淡冰霜晚,輪囷澗壑姿。
或容螻蟻穴,未見斧斤遲。
搖落千秋靜,婆娑萬籟悲。
鄭公扶貞觀,已不見封彝。
黃庭堅作的這首詩,詩風詩骨如他寫的書法那般,筆墨縱橫勁挺,感情飽滿,魁偉雄奇,用字精妙中又見所描之物的鐵骨形態。
這一場凄寒冷霜的嚴冬,足夠他心,惆悵荒蕪,祭悼蒼老。
詩人先寫「松柏天生獨,青青貫四時。心藏後凋節,歲有大寒知」,點明了大寒節氣時,霜風凜冽,冰天雪地。
但松柏仍以幽獨的品性和青翠的姿態屹立於寒風刺骨中。其實,孤獨,就是破繭前盛大綻放的緘默。
大寒到 年近了
大寒時,已經進入臘月。
年一天天的近了。
此時,除了順應節氣做農活外,
很多家庭都開始為過年而奔波。
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
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
除舊布新,準備年貨,
腌制各種臘腸、臘肉,
或煎炸烹制雞鴨魚肉等各種年餚。
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
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大寒習俗
大寒時節,我國各地的習俗都不一樣,
這和氣候環境有關。
「踩歲」
舊時大寒時節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討得新年好口彩。
南京:燉雞湯
大寒已是農曆四九前後,傳統的一九一隻雞食俗仍被不少南京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選擇的多為老母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燉,寒冬里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
尾牙祭
尾牙是閩南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每月的初二、十六,是閩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明年要解僱誰。因此現在有些老闆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大寒要保暖
早睡晚起
大寒是一年中天氣最冷的時節。此時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所以此時應該早睡晚起,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凡事不要過度操勞,要使神志深藏於內,避免急躁發怒。
神藏於內
冬三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大寒的養生,要著眼於「藏」。意思是說,人們在此期間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保持精神安靜,把神藏於內不要暴露於外。這樣才有利於安度冬季。
注意保暖通風
大寒時最需預防的是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支氣管炎,早晨和傍晚盡量少出門。注意保暖,外出時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圍巾。早晚室內要通風換氣。
願你溫暖常存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它預示著過去了一年。
不論你是誰,願你的人生有酒、有朋友,依然溫暖如初;
不論你在哪裡,願你的前方是坦途;
不論你在做什麼,願你諸事順遂,得償所願。
大寒來了,願你天寒人不寒,
願你心中常存溫暖。


TAG:小智侃西安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