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G漸行漸近,這裡有一份你不可不知的科普與乾貨……

5G漸行漸近,這裡有一份你不可不知的科普與乾貨……

來源:陳麗苑

據證券時報網1月16日報道,IMT-2020(5G)推進組在北京召開了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規範發布會,由工信部正式發布《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規範》。有了統一的標準,接下來5G將開始針對商用終端設備和產品的研發,預計2020年我國5G可投入商用。

3G還未遠去,「暢享4G」用得正當時,5G又是什麼?它有哪些特點?更重要的是它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什麼重要的改變嗎?

一、5G究竟是個啥玩意?

正式來講,5G指的是第五代行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G」可不是我們熟知的移動數據流量單位GB,而是Generation(代)的縮寫,5G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我們現在所用的4G就是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以此類推。

5G的出現有其必要性。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尤其是互聯網汽車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其對網路速度和連接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也成為推動5G網路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各國均在大力推進5G網路,以更好地迎接下一波科技浪潮。

特點:超高速率、超低時延、超大連接

一般被認為5G是4G網路的延伸。相比4G,它顯著的特點是擁有更強的性能,支持超高速率、超低時延、超大連接的應用場景。

首先是超高速率,簡單來說就是「快」。5G網路的理論運行速度為10GB/s,比4G網路快上百倍。具體有多快?現在最常使用的WIFI網路,看電影打遊戲完全沒有壓力。而5G網路比WIFI網路還要快,差不多是當下WIFI速度的10倍。更直觀點來說,1秒下載完一部幾個G的電影毫無壓力。

其次是超低時延。在3G網路下,網路延遲是上百甚至幾百毫秒,到了4G網路時代,延遲則普遍縮短到幾十毫秒,而5G網路理論上延遲會低至1毫秒,較4G縮小几十倍,遠遠快於人的反應速度。而低時延有多重要?舉個簡單的例子,好比你在打《王者榮耀》時,較低的時延可以使你先看到對手,先出招,實現三殺四殺甚至五殺都不成問題,這就是網路快的好處。而到了實際運用場景中,低時延可滿足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無人駕駛、遠程醫療等對反應速度的嚴苛要求。

最後是超大連接。目前的移動通信主要是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通信,而5G將目標指向了萬物互聯。5G擁有100萬鏈接/平方公里的鏈接密度,千億量級容量的鏈接,可滿足物聯網、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慧電網等萬物互聯。

二、梳理:從1G到5G,移動通信的艱難30年

可以說,我們現在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移動通信。縱觀我國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從1G到5G歷時30餘年,經歷了從2G落後、3G追趕、4G基本同步的艱難發展,如今我們終於有機會在5G領域參與領跑。

從信息的生成、傳輸到接收,移動通信的背後蘊含著數不清的閃光智慧。要了解這些網路應用原理可能太過複雜、難啃。但說到移動通信,我們最熟知的一定是手機。因此小編決定從手機的變遷入手,更加通俗易懂地為大家科普一下從1G到5G移動通信的基本特徵。

1G:「大哥大」橫行,單一語音通話

1G是模擬制式的移動通信系統,得益於微處理器的發明、交換及控制鏈路的數字化而出現。第一套1G移動通訊系統AMPS於1986年在美國芝加哥誕生,採用模擬訊號傳輸,只能應用在一般語音傳輸上,且語音品質低、訊號不穩定、涵蓋範圍也不夠全面,存在著很多缺陷,但是無線移動通信總算成功面世。

就國內而言,移動通信產業這塊在80年代初期還屬於一片空白,直到1987年的廣東第六屆全運會上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正式啟動。而這個時候的移動通信工具是大夥廣為熟知的「大哥大」。

大哥大最早由美國企業巨頭摩托羅拉公司發明,並在1987進入中國大陸。它外形笨重、塊頭又大,使用1G系統,只能提供語音通話這一單一服務,除了打電話之外沒別的功能,而且通話質量不夠清晰和穩定,常常要喊,保密性極差。但是由於價格昂貴——公開價格在2萬元左右,但一般要花2.5萬元才可能買到,黑市售價曾高達5萬元,一般人用不起,進而有了身份的象徵而備受推崇。

2G:「諾基亞」崛起,從語音增至簡訊

1995年,隨著新的通訊技術成熟,國內在中華電信的引導下,正式揮別1G,從模擬調製進入到數字調製的2G時代。2G在上世紀80年代末開發,是包括語音在內的全數字化系統,具備高度的保密性。

相比1G,2G的新技術體現在通話質量和系統容量的提升。不僅手機通話聲音的品質變佳,還多了數據傳輸的服務,最早的文字簡訊也從此開始,而且也可以上網了。第一款支持WAP(相當於2.5G)的GSM手機是諾基亞7110,它的出現標誌著手機上網時代的開始。GSM在歐洲的正式商業化助力了愛立信和諾基亞去攻佔海外市場,僅僅10年功夫,諾基亞就成為全球最大的行動電話商。至於諾基亞在中國的流傳度和影響力就不用多說了吧。

可以說,2G時代是諾基亞崛起的時代。那時人手一個諾基亞,我們得以更加方便自由地通話,還能傳送簡訊。而那時對流量的需求還沒那麼大,基本上30M包月的數據流量都用不完。

3G:智能手機興起,開啟移動通信新紀元

3G被視為是開啟移動通信新紀元的重要關鍵,它的出現帶給人們的驚喜和便利是非常巨大的。3G系統提供了高頻寬和更穩定的傳輸條件,從而提供的業務更多了,包括語音,傳真,數據,多媒體娛樂和全球無縫漫遊等眾多應用,影像電話(儘管體驗一般)和大量數據的傳送更為普遍。

事實上,從2000年開始,通信業界就在呼喊3G。當時電信業界描繪的3G世界是這樣的:任何人可以隨時、隨地利用行動電話或其他移動設備(例如PDA),打電話和上網;除了傳送語音之外,還可以傳送數據、視頻、電腦遊戲......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我們在如今習以為常的生活場景在20年前可是無比宏偉的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3G的部署與網路速度的提升,早在2005年左右便已完工,但是,真正帶動3G崛起的,也是我們體會最深的肯定是以iPhone 7為代表的智能手機的興起。可以說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成就。

2007年1月9日,喬布斯發布了第一代iPhone,主打的 iTunes Music Store、Safari、Email、Camera 等應用,皆以圖形化的方式呈現在簡潔優美屏幕上,搭配多點觸控屏幕技術,iPhone去除掉了鍵盤、單以一個 Home鍵和手指即可操作。

對此,喬布斯強調,「最好的操作界面,就是我們的手指」。iPhone跨時代的創新並不止於此。早期在手機中安裝APP的方式,都是先從網頁上下載、用接線傳輸到手機,再自行安裝,而2008年蘋果推出iOS 2,新增了最重要的應用商店(App Store),可以在該平台上下載安裝應用程序,這就開始了APP生態系統的新時代。

智能手機於2005-2007年間起步,2008-2012年爆發性成長,轉折點在於iPhone。蘋果的成功開啟了智能手機的時代,拉動3G用戶暴增,進而迎來4G更高速上網時代。

4G:改變生活,更高速的上網時代

4G是指第四代無線蜂窩電話通訊協議,是集3G與WLAN於一體並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以及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的技術產品。4G系統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比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

2013年12月,工信部在其官網上宣布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頒發「LTE/第四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TD-LTE)」經營許可,也就是4G牌照,宣告著中國進入4G時代。

由於從3G到4G最大的改變在於帶寬的提升,沒有顛覆性的改變,因此此時的手機從形態到功能也依舊會延續3G時代的特點。而在應用場景方面,到了4G時代,移動視頻這項殺手業務才真正得以施展開來。並且在4G之上,我們還有了更多在垂直應用上的選擇,比如當前風生水起的移動社交,開展得紅紅火火的移動在線購物,以及手機遊戲等等,都得益於4G網路的廣泛部署,而這些應用場景在3G時代實現起來卻是捉襟見肘。

另外,4G技術融合強。使用擴容的4G不再局限於電信行業,還可以應用於金融、醫療、教育、交通等行業,使區域網、互聯網、電信網、廣播網、衛星網等能夠融為一體組成一個通播網,無論使用什麼終端,都可享受高品質的信息服務,向寬頻無線化和無線寬頻化演進。

三、5G時代究竟會帶來哪些實際性影響?

以上講了那麼多,只是帶大家遊歷了一番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但其實對於咱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最關注的當然是,5G時代的到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確切的變化?

「更快速」只是最基礎的進展

首先作為4G網路的延伸,5G時代移動互聯網的更快速體驗是最基礎、最直觀的改變。前面也有提到,5G時代的網速比現在有十倍甚至數十倍的提升,這肯定是公認的事實,因為帶寬大了。剛進入4G的時候業界就流傳過這樣一個比喻:2G是txt,3G是jpg,4G是avi,即2G如果是雙向兩車道,那麼3G就是雙向八車道,4G就相當於雙向16車道,那麼說到5G,就當是在操場上開車吧。

我們知道路越寬,能並行的車當然就越多,那麼可進一步類推為,在同樣的地方就能讓更多人正常使用手機聯網。比如在演唱會、球賽場地這些人山人海的地方,經常會遇到網路阻塞的情況,而到了5G時代,這樣的問題就會少很多。最起碼大家同時發個朋友圈,甚至開個視頻直播,估計5G網路都能支持順暢進行。

另外,伴隨著5G網路的到來,相信在不久的未來,5G手機也很快會面世。比如近日,中興通訊終端CEO就宣布,中興計劃在大約一年內推出上網速度更快的5G智能手機。

當然,另一方面,流量費用也是大眾所關心的。或許大家都有這樣深刻的體會,以前2G時代用諾基亞時,一個月30m流量都用不完;但是到了智能手機盛行的年代,流量需求越來越大,似乎再多流量也不夠用。到了5g時代,40G的流量都是一瞬間的事。現在的一個月2G的流量套餐,到了5G時代就相當於一個月200K,而且一個晚上不關流量,會不會一棟房子就沒了(按照現在的流量收費標準)。

但其實不必過於擔心,從2013年寬頻中國戰略出台後,發改委、國務院、工信部多次在寬頻、移動通信市場、企業通信市場上推動「提速降費」。再聯繫生活我們也可以作出比較,從1980年代的1G到現在的4G,移動通信的費用以20%的速率遞減。未來,5G的應用將使得通信費用進一步下降。

應用場景的更高體驗,才是更為重大的進步

5G被認為是萬物互聯的基礎,5G網路商用化將引發車聯網、物聯網、無人機、雲計算、數字化等應用的發展。不但可以為全球通信產業帶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也為各項新興信息技術的崛起創造機會。

近日,國內研究機構華為Wireless X Labs無線應用場景實驗室發布了5G十大應用場景白皮書。白皮書通過對5G技術的依賴程度、商業價值、業務成熟度等維度的評估分析,識別出與5G技術強相關,同時也最具商業潛力的十大場景。

在白皮書中,這十大最具潛力的5G應用場景分別是:雲VR/AR、車聯網、智能製造、智慧能源、無線醫療、無線家庭娛樂、聯網無人機、社交網路、個人AI助手、智慧城市。這樣的場景劃分基本上涵蓋了5G的應用範圍。

通過這些場景,我們得以憧憬未來美好的5G生活:例如在智能工廠里,採用5G技術的工業機器人在有條不紊地工作;如果在智能的倉儲車間發生了火災預警,智能機器人將能根據5G網路的定位及時趕赴現場進行火情處理;在智慧城市領域,採用5G網路切片技術的智能路燈、智能垃圾桶、智能車站等等設施將為我們提供一個更加便捷、舒適的生活環境。在5G時代,虛擬現實、自動駕駛、智能家居等體驗將充滿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並且成為一種科技體驗的常態。

結語:我們應該認識到,5G的未來是建立在垂直行業數字化應用之上。5G時代的到來,將讓我們享受到更廣泛、更豐富的業務,獲得更舒適、更便捷的移動體驗。我們同時也應該相信,5G的成功,既是一次通信技術演進的成功,也是數字社會創新變革的成功。

(資料參考:百度百科、新浪新聞、物聯網技術、現代網路原理、踐機行事、IDC圈、 愛客icare+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包不同 的精彩文章:

它們逃離中國,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點……

TAG:包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