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泡好一壺茶
很多時候你會覺得買回來的茶沒有在茶葉店喝的好喝了,是不是被調包了?我覺得這個幾率是很小的,因為還是有很多的良心賣家的。只是你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原因呢?你用的是什麼水、什麼器皿、水溫、心情、環境因素等等......
今天我們來講講如何泡好一壺茶
一、泡茶三要素
(1)投茶量
(2)沖茶的水溫
(3)沖泡的時間
這三個要素在沖泡的運用中,要根據茶品不同、對座飲茶水溫人不同、器皿材質及容量等的不同,在此消彼長當中拿捏得當。
當我們面對一款不了解的茶,建議用以下三種不同的方式泡茶
1、正常地沖泡,有邏輯有次第,由淡到濃,再由濃到淡,再由淡到濃,再到無味之味。
2、輕柔地沖泡,使茶湯淡雅清甜,此時比較能夠體現茶葉本質的優秀,同時也很好的規避了茶葉的某些缺點,比較適合剛入門喝茶的人,還有就是適合晚上喝茶。
3、濃重地沖泡,是茶湯馥郁芳香,香高味濃,韻味悠長持久,這種方式可以沖泡出茶葉內質的實相,優質劣質都會呈現的清清楚楚。
帶我們經過這樣反覆對一款茶的試探,慢慢的對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就會真「正做到看茶泡茶,看人泡茶了」
看茶泡茶
是對茶要了解的特性,如產地、品種、製作工藝等,才能更客觀的沖泡出茶的色香味。
看人泡茶
是了解對座飲茶人喝茶的喜好,才能更好地泡出令彼此愉悅的茶湯。
二、泡茶手法三度
一杯茶,隨意的沖泡也有湯的味道,也有人會說,我們沒那麼多的講究,不就是喝一杯茶嘛,那麼麻煩為哪般......是的沒錯,我也同意,隨意淡不隨便。比如有時候喝茶的時間及條件不那麼充分,我也經常 會用最簡單的方法泡茶,一切隨順就好。但內心有一種願望出現,希望藉助某一種方式提高生活品質,改善下當下現狀、找尋溫暖的通道——那就認真地泡茶,喝茶吧。在這個認真專註地過程中,我們會有太多的不期而遇的美好發現。為此,在泡茶三要素的基礎上,通過長期的泡茶經驗幾類,又總結出泡茶手法的三度,溫度、角度、力度,讓沖泡茶的技藝和藝術達到完美的結合。
溫度
泡茶的水溫是泡茶人泡茶時最重要的把握,雖說沖泡各類茶品的水溫理論上有很大的區別,但對初學者來說,還是在實踐中找到自己最喜歡沖泡的每一款茶葉的水溫。水溫高沖泡出來的茶葉內質豐富且真實,一泡茶的優缺點都會在高溫中顯示出來,水溫低,可避免茶葉缺點,但對茶葉內質的釋放不利,反覆試過之後,水溫的高低,泡茶時間的長短,便會掌握得當。重要的是鮮「好喝」在「專業」
角度
這是對泡茶手法的特備量化,也是對專業對的體現。不同角度的注水,會使不同條型、不同內質、不同內質的茶葉呈現出不同口感。會讓水流與碗壁形成借力發力,待水留住下,瞬間發生了美妙作用,茶盛於器,借力而發,如顆粒型茶的上下翻動,條索型的有序旋轉,進而達到水與茶的美妙結合。
力度
沖泡茶葉的力度對於茶葉內質的釋放及茶湯的口感起決定性作用。注水力度靜緩輕柔吧,細流慢沖,茶葉口感細膩圓潤,香氣優雅且悠遠,注水力度穩重快速,再配合水流的角度,茶湯口感就會飽滿醇厚,香氣高揚且立體。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