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話說節氣 今日大寒

話說節氣 今日大寒

中國節氣

大寒是一年的最後一個節氣,民間有「過了大寒,又是一年」的說法。這個「年」意指農曆新年。因而此時的一些民俗活動都具有濃重的「年味」。大寒節氣是我國最後的一個節氣,此時正值歲末,各地的人們開始忙著辭舊迎新,掃塵潔物,準備豐富多樣的年貨。大寒時節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等,

01

大寒節氣里,除干農活順應節氣外,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布新,準備年貨,腌制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制雞鴨魚肉等各種年餚。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等,其間,還有一個對於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臘八,即陰曆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人們用五穀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是人們過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02

習俗

不生火

本日大開窗戶,室內停止生火,多穿衣服,用自身的體能抵抗嚴寒,以增強體質。據說,這樣還能把蜷卧在屋內的蟲子凍死,來年春天居室便會格外潔凈。

哺太陽

冬季日光溫和可愛,沒有夏天猛烈,經常在太陽底下休息,非常有益。無力生火之人,往往待在有日光的地方,工作或者休息,俗稱哺太陽。

軋豬油渣

軋豬油渣是冬日裡兒童取暖的一種遊戲。集合兒童十餘人,平均分成兩組,互相背靠背坐著,用力撐軋.以能通迫對方後退為勝。這個遊戲通常在長凳子或大的門檻上做。兒童遊戲過後,汗出而不覺得寒冷。

03

吃食

喝雞湯、燉蹄膀、做羹食

在江蘇一帶民間有「一九一隻雞」的傳統食俗。雖然大寒節氣已是農曆四九前後,但南京人依然要喝雞湯。做雞必須用老付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構祀、黑木耳等同燉。雞湯美味滋補很適宜在寒冬時享用。但是最具南京特色的要數腌菜頭、燉蹄膀,這是南京人獨有的吃法,小雪時腌的青菜此時已是鮮香可口;蹄膀有骨有肉,有肥有瘦,肥而不膩,營養豐富。腌菜與蹄膀可謂葷素搭配,肉顯其香,菜顯其鮮,符合科學飲食要求,且便於家庭製做。臘月時,老南京還喜歡做羹食用。北方的羹偏干豁稠厚重,南方的羹偏於清淡精緻,而南京的羹則取南北風味之長,既不過於赫稠或清淡,又不過於咸鮮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歡食羹的一個原因是取材簡單,可繁可簡,可貴可賤,肉糜、豆腐、山藥、木耳、山芋、榨菜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熱騰騰的羹,配點香菜,撒點白鬍椒粉,吃得全身熱氣騰騰。

吃糯米

在我國南方廣大地區,有大寒吃糯米的風俗,這項習俗雖聽來簡單,但卻包含著前人們在生活中積累的生活經驗,因為進人大寒天氣十分寒冷,糯米是熱量非常高的食物,有極佳的禦寒功效。

蒸臘米

天津人會在臘月最寒冷之時,蒸臘米。所謂蒸臘米,就是在大寒時節,家家戶戶會拿出一些上等好米洗凈蒸透,之後鋪攤在蘆席上,等冷透後晒乾,裝進乾淨的瓷缸內儲存,即使放上幾十年也不會壞。夏天吃這種米可以免瀉痢;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者,用蒸臘米煮食。對脾胃有益。

俗話說「大寒小寒有一年」,新年馬上就來了,祝福各位冬安!

在這個寒冷的時節里

因為有你的關注

而變得溫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日為師家長版 的精彩文章:

恭祝大家新年快樂!平安萬福!

TAG:一日為師家長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