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寒,順應冬「藏」
今日大寒

漢宮秋月
古箏
於秋璇
00:00/00:00
雞乳;征鳥厲疾;水澤腹堅。
今日大寒,進入「四九」第三天,天氣依然寒冷,您可要注意保暖,謹防感冒。大寒養生要順應冬「藏」,人們要把神藏於內,這樣才有利於安度冬季。
冬季養腎
在嚴寒天氣,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熱量,必須多吃富含「能量」和維生素的食物。可以多食用桂圓、栗子等溫熱滋補食品。
另外中醫認為冬季養腎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選用韭菜、山藥、黑木耳、芋頭、紅棗等溫性食物,有溫腎的作用。海蝦、海參也有補腎的作用。在中醫理論中,食有五色五味,五色中黑色走腎,五味中鹹味走腎。因此要多吃黑色食物,口味可適當偏咸一點(已經有腎臟病的人不要吃咸)。
山藥黑芝麻糊
原料:
山藥15克,黑芝麻150克,粳米60克,鮮牛奶200克,冰糖100克,玫瑰糖6克。
做法:
1、粳米用清水浸泡1小時,撈出濾干。山藥切成小顆粒;
2、黑芝麻洗凈後晒乾,入鍋炒香,加鮮牛奶和清水拌勻,磨成漿,濾出漿汁。
3、向鍋中加適量水,放入冰糖,大火煮溶,將漿水倒入鍋內與冰糖攪勻,加入玫瑰糖,邊煮邊攪拌成糊,熟後即成。
食用方法和功效:當點心,每日2次。有滋補肝腎的功效。
泡腳防病
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飯後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入睡前以熱水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對於預防凍腳和防病保健都有益處,尤其對於新陳代謝緩慢的中老年人而言,泡腳有利於增加血液循環。如果老人的腳冬天比較乾燥、容易皴裂,可以在泡腳水中加入適量的桂枝。
不過,如果老人有糖尿病或者是心腦血管疾病,還是不要隨意泡腳。另外老人在泡腳時要控制好水溫和泡腳的時間,由於老年人的足部神經多會有些退化,對熱水的感應比較遲緩,因此泡腳時的水溫一定要控制在40度左右,不然容易導致燙傷。泡腳的時間也不是越長越好,一般泡20~30分鐘即可,低血壓和身體比較虛弱的老人,每天泡腳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飯前、飯後30分鐘內不宜泡腳,否則會影響消化。另外,在家泡腳最好選在晚上睡覺前一小時左右進行,由於泡腳會使血液循環加速,所以不要馬上入睡,可以趁著雙腳發熱的時候揉揉腳底,及時穿好襪子保暖,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後再入睡。
避免過喜過悲
所謂「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意思是說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尤其是老人家,因今年大寒前後適逢春節,兒孫滿堂,此時精神調養還應注意避免過喜或傷心,減少心腦疾病的發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的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GIF
GIF
關注並分享
讓更多人受益


TAG:閑雲談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