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抗戰後期日本不敢再對中國大轟炸?終於奪回制空權!

為何抗戰後期日本不敢再對中國大轟炸?終於奪回制空權!

文 | 白孟宸

1939年6月,江西日本陸軍機場,進餐的日軍下田部隊航空兵

1944年6月28日上午,在怒江西岸,橫斷山脈南麓的松山戰場上,天空中傳來了飛機的轟鳴。龜縮在松山陣地上的日軍,爭先恐後向避彈所跑去。而山下中國的士兵,卻並不驚慌,大家翹首以盼,準備觀賞中美空軍對松山發動轟炸。看著天空中6個逐漸增大的黑點,有些中國士兵竟然開始抱怨:「怎麼今天才派這麼幾架轟炸機,前幾天可是好幾十架啊?」隨著這些飛機逐漸接近松山,有些眼尖的戰士竟然發現,天空中的飛機機翼上繪著紅色的膏藥。「日本飛機!」空襲警報幾乎同時在松山周圍響起。

實際上,從6月4日中國軍隊正式發起松山戰役開始,日本飛機還從來沒有光臨過松山。而中美空軍,尤其是美軍的轟炸機,隔三岔五就會到日軍陣地上空「下蛋」。久而久之,雙方几乎都要將日軍飛機遺忘了。但就在6月28日,日本陸航第204飛行戰隊,派出了10架飛機,試圖強行突破中美空軍的空中防線。此時日軍已經基本不考慮對松山周邊中國軍隊發動轟炸,而是轉而將戰機僅有的載重量,全部用來掛載補給物資,對重圍之中的松山陣地,進行空投補給。由於中美空軍擁有明顯的優勢,日軍第204飛行戰隊的10架日機僅有6架僥倖飛抵松山,投下的大部分彈藥都落在了中國軍隊陣地上。

1939 年10 月7 日,協助日軍海軍陸戰隊進攻廣東中山的飛機從空中飛過

隨著美國向中國提供空中支援,日本陸軍航空兵逐漸發現,原有的作戰體系已經無法滿足戰場需求,甚至逐漸喪失了戰場生存能力。1940年,日本陸航開始逐漸淘汰出勤率較高,機體堅固,載彈量較大的九七式、九八式單發輕型轟炸機,轉而大量裝備九九式襲擊機和九九式雙發輕型轟炸機。這兩種飛機均受到了蘇聯對地攻擊機的影響,在部分犧牲載彈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增強速度、靈活性和裝甲防護性能。

但是,無論是九九式襲擊機,還是九九式雙發輕型轟炸機,在面對裝備先進戰鬥機的中美空軍時,都會陷入打不過、跑不了的窘境。1942年以後日軍陸航一面將部分兵力用於襲擊華北和華中的敵後抗日根據地,一面將主力派往東南亞戰場,中國正面戰場上日軍陸航的兵力開始萎縮。例如在1943年5月鄂西會戰爆發時,日軍投入248架飛機,而中美空軍投入165架,但由於中美空軍士氣高漲,在會戰期間出動406架次,擊毀47架日機。日本陸航逐漸開始喪失在中國戰場上掌握多年的制空權。

在這一時期,東南亞戰場上的日本陸航已經基本放棄了笨重的轟炸機,轉而將Ki-45雙發戰鬥機改造為高速攻擊機。在中國戰場上,日軍的雙發輕型轟炸機和單發襲擊機雖然繼續保持著較高的戰場生存率,但是出動架次明顯降低。1944年4月爆發的豫湘桂戰役中,雖然中國軍隊在地面作戰中損失慘重,但是中美空軍在空戰中卻表現出色。在廣西戰場上中美空軍對日軍「第一線部隊和後方運輸機關進行猛烈地攻擊」,在河南戰場上中美空軍一舉擊毀166架日本飛機,竟然使日軍在「一號作戰」總結中被迫承認在「中國戰場上過去一直是由我方掌握絕對制空權進行作戰,現在則經受了完全新的體驗」。

在本文開頭,我們提到了在松山戰役中日本陸軍航空兵已經基本喪失了戰場制空權,很難像抗戰初期那樣對中國軍隊進行不間斷的轟炸。反倒是6月4日中國軍隊攻擊首日,30架美軍重型轟炸機將松山上的日軍陣地炸得人仰馬翻。6月28日以後,日本陸航對松山的日軍進行了幾十次空投補給,但是由於飛行員已經基本喪失鬥志,空投的準確度很差,而且參與空投任務的飛機損失率始終居高不下。如第50戰隊,竟然在戰報中將某次空投之後「全體飛機安全返航」作為成績大肆宣揚。不過,松山戰場上日軍卻對陸航的空運感激涕零,8月初,松山日軍的指揮官金光少佐專門發電報對空投進行了感謝,在電報中,他肉麻地宣稱,將空投到日軍陣地上的100枚手榴彈和2000發步槍彈集中起來後,日本官兵專門手捧手榴彈進行了集體「祈福」活動。但是,與此同時,就像曾以日本陸航第83戰隊飛行員身份參與松山空投的淺井朝光多年後回憶的那樣,在天上高來高去的日本飛行員,全都已經將空投行動,作為對松山守軍的「臨終關懷」。而在此時,日本陸航以及整個軍國主義日本的壽命,也僅剩下一年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漢匈必爭之地,戰略位置影響全局,失去它後果不堪設想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