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國之亂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國之亂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歷史上宗親血統相殘的例子比比皆是,早在西漢初期著名的「七王之亂」就是這樣一次宗親殘殺的悲劇。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王朝之初為籠絡追隨者,在與項羽的楚漢戰爭中先後分封了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為諸侯王。西漢王朝建立後劉邦認為秦朝迅速滅亡的重要原因是沒有分封同姓子弟為王,於是為了鞏固統治大封劉姓子弟為王,並與大臣立下「非劉姓王者,天下共擊之」的誓言,企圖用家族血緣關係來鞏固劉姓天下。

但是隨著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各諸侯國財富日增,各自勢力不斷增強,中央朝廷與諸侯王國的矛盾日趨尖銳起來。隱患也漸漸地顯露出來了。

漢文帝即位以後,諸侯王對朝廷的威脅日益嚴重,於是漢文帝決定採納太子家令晁錯的建議,進行「削藩」。這一舉措引起各諸侯王強烈不滿,他們不甘心自己的力量受到削弱,於是抱團反對。景帝即位以後,諸王國的勢力發展到了同朝廷分庭抗禮的地步,景帝接受御史大夫晁錯的建議,繼續推行削藩政策。

漢景帝首先削減吳王劉濞的會稽和豫章兩郡。於是劉濞就乘機串通楚、趙、膠西、膠東、菑川、濟南六國的諸侯王,發動了聯合叛亂。劉濞發兵集結各路諸侯數十萬兵馬。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用「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名義,舉兵進攻長安。叛軍順利地打到河南東部。漢景帝很是惶恐,迫不得已,殺了晁錯,希望吳王劉濞退兵。劉濞不僅不退兵,還公開聲言要奪皇位。當叛軍打到梁國(治今河南商丘),被漢景帝的弟弟梁王阻止。漢景帝決心以武力進行鎮壓。他命太尉周亞夫與大將軍竇嬰率三十六將軍,以奇兵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大破叛軍。劉濞逃到東越,為東越人所殺。其餘六王皆自殺,七國之亂至此平定。

七國之亂的平定,沉重打擊了地方諸侯分裂割據勢力,基本解決了劉邦實行諸侯王制度時所產生的弊端,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度。鞏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緩解了社會矛盾,為漢武帝以後的「推恩策」進一步解決諸侯王問題,創造了堅實的條件。

本作品為個人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找記憶重溫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受漢武帝襁褓之託匡扶漢室,卻在死後遭滿門抄斬!

TAG:尋找記憶重溫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