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威:「三變」激活巨大潛能

武威:「三變」激活巨大潛能

張國忠是武威市涼州區武南鎮馬行河村村民,過去20年間,他年復一年圍著自家的12畝耕地辛勤勞作,卻始終沒能擺脫賺不到錢的苦惱。

2017年,地還是那些地,人還是那個人,張國忠卻一下子賺了4萬多元錢。是什麼樣的轉變讓張國忠的腰包鼓了起來?

以農民致富為核心的「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就像變魔術一樣,激活了農村巨大的資源潛能,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去年以來,武威市從創新扶貧產業組織形式、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入手,加強統籌協調,強化對貧困戶的服務帶動,確保農村「三變」改革有力有序推進,從而激發了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實現了脫真貧、真脫貧。

整合土地資源 實現效益最大化

過去幾十年,武南鎮一直依靠傳統種植髮展農業,效益差、規模分散的弊端顯而易見。對此,張國忠感觸頗深:「家裡的12畝地,每畝收入才600多元。」去年,他將3畝地入股,分紅2500多元,在勞務合作社打工一年賺了1萬多元,再加上自家修建的日光溫室,年收入超過4萬元。

「普通的土地流轉使農民的收益非常單一,如何盤活農村有效資源、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是鎮黨委一直思考的問題。」武南鎮黨委書記唐文介紹。

2017年1月,一場聚焦土地收益的變革在武南鎮馬行河村悄然展開。

馬行河村一、二、三組170多戶村民將手裡400多畝耕地的生產經營權集中委託村集體管理,村委會拿到土地後,以招商引資形式引進2戶農業企業發展日光溫室產業。

這樣做對老百姓有什麼好處?

「第一,委託經營的土地前5年每畝地保底分紅850元,第二個5年保底分紅900元,第三個5年保底分紅950元。其次,村委會成立勞務服務合作社,從建棚到管理都由當地群眾參與,將群眾從閑散的土地上解放出來,成為『產業工人』,每人每天工資從80元到200元不等。最後,規模化種植能夠催生集群效應,提高本地農產品的收益。」這是唐文給出的答案。

經過去年一年的努力,全村首次分紅的34萬元全部發放到戶,村民作為產業工人的180多萬元工資也全部落實。不僅如此,村民通過參與現代化種植培訓,將自家的其他閑散土地改建成日光溫室,和企業抱團發展。由於產業集中,他們村種植的西紅柿每公斤比先前多賣了2元錢。

馬行河村黨支部書記侯忠元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農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一畝地收入才600元;入股後,一畝地光分紅就850元。

土地「入股」,變身「股民」帶來的積極效應遠不止此。記者在馬行河村採訪時發現,農民變股民極大地激發了農民轉型的積極性,他們嘗試學習運用新技術、種植新品種、接受新事物,努力讓土地產生更大效益。

從企業單幹到大夥一起干

涼州區永豐鎮毛溝村距離武威市區不到20公里,發展鄉村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缺資金、少規模、不規範這三個門檻讓毛溝村的發展停滯不前。

農村「三變」改革為毛溝村的發展迎來了新的契機。

距離毛溝村不到1公里的地方,坐落著甘肅普康現代農業產業化集團有限公司,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普康農業正準備擴大發展規模,打造鄉村旅遊。

毛溝村黨支部書記王興勇介紹,去年,普康農業與毛溝村村委會以破解「三農」發展難題為突破口,決定將毛溝村四組68戶村民現有土地、房屋等資源經專業機構評估變成資產,然後將這部分資產入股至項目實施方,占公司25%的股權,從而把農民變為公司股東。

普康農業總經理楊清說,項目實施後,將著力打造五彩毛溝民俗文化旅遊村項目。村民的房屋將被改造成農家樂,土地集中種植花卉,村民進入產業園打工。以房屋評估價格10萬元為例,三年之內分紅將達到10萬元,土地每年每畝保底分紅600元,農民進入園區打工每月工資2500元左右。

王興勇認為,農村「三變」改革離不開承接主體,「企業+農戶+農家樂+生態觀光旅遊產業」的模式,將為毛溝村下一步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以往龍頭企業與市場掛鉤,農民實際收益有限,現在企業直接和農戶對接,農民成為企業發展的參與者,收益一定大不相同。

毛溝村是武威市大力推進農村「三變」改革的縮影。去年,武威市制定了《武威市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按照分級試點、各有側重的原則,組織開展試點工作。各縣區充分考慮資源稟賦和發展條件,合理選擇確定縣級試點,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由黨委政府負責人主抓,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創新。全市篩選確定試點16個,部分地方已形成了比較有效的農村「三變」改革發展新形式,一些縣區、鄉鎮在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工作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如天祝縣打柴溝鎮金強驛村依託雪峰源公司推行「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務工就業」,帶動貧困群眾保底分紅增收;涼州區黃羊鎮平溝村推行「企業+村集體+農戶+礦產資源開發」,重點發展土砂石開採、黏土及其他土砂石開採、黏土磚瓦及建築砌塊製造、水泥製品製造、砼及砼結構構件製造,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涼州區下雙鎮沙河村依託龍頭企業推行「企業+農戶+日光溫室林果產業」,輻射帶動群眾261戶803人,貧困戶83戶225人。

這些新探索,從創新扶貧產業組織形式,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入手,有效激發了貧困人口內生動力,為實現脫真貧、真脫貧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新路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您好武威 的精彩文章:

TAG:您好武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