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的是用最好的狀態面對每一個人」
GIF
你來過 我記得 便是人間
你轉身 我經過 便是永遠
好久之前寫的。。。
很早之前,我一個很有個性的高中舍友就大張旗鼓地說過徐志摩就是一個渣男,他早年對張幼儀的態度足以反應他最根本的劣性。
最早通過《在別康橋》等詩作了解徐志摩時,只知道這是一位極具才氣又富有浪漫主義的詩人。
之後在看《林徽因傳》時,又進一步了解到他是一個熱情奔放的完美愛情主義者。
但在高中舍友的影響下,通過張幼儀這一人物進一步了解徐志摩時,我個人對徐志摩這一大詩人也確實沒了有太多的崇拜,也在心底里覺得他對張幼儀太過殘忍與無情。
穿梭在圖書館的書架間,突然看到了《徐志摩傳奇》,然後就不假思索取了下來,開始讀這本書。
大半本看完之後,真切地覺得,好多人對徐志摩對張幼儀的態度與行為耿耿於懷真的是有原因的。
明知沒有意義,
卻無法不執念的事物,
誰都有這這樣的存在。
一生短短長長
相逢自思量
記得書中描寫張幼儀第一次見到徐志摩的照片時(張、徐兩家已經確定婚約,但張、徐二人還未曾見過面),心裡想到「我以為自己嫁了個和我哥哥一樣思想前進卻不失傳統,擁有堅定價值觀的男子」,而徐志摩對著照片里的張幼儀卻只有一句「鄉下土包子!」。
其實,徐志摩這樣的評價完全是主觀意識上對張幼儀的排斥。
張幼儀的祖父是高官,父親是名醫,二哥張嘉森是明國時期非常有名的政治活動家及哲學家,四哥張嘉璈是中國銀行副總裁,所以張幼儀也算得上是大家閨秀了。
最終,徐志摩、張幼儀二人成了中國歷史上的離婚第一人。
在我看來,這一結局對徐志摩和張幼儀來說都是一種解脫,但到達這一結局的過程中他們二人之間發生的種種,對張幼儀來說都是不公平的,她所承受的痛苦傷害遠遠多於徐志摩。
哈哈
「徐志摩和張幼儀的婚姻就是一座真正的『圍城』,但這座『圍城』里只有張幼儀一人。」
白
張幼儀在婚後受到的也只是來自徐志摩無盡的輕視。
她料理家務、打理財務、伺候雙親事事親為,也從不敢忤逆徐志摩,可越這樣,徐志摩越是討厭她,不肯和她多說一句話,還認為她就是封建禮教下的傀儡。
生活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越來越好
婚後四年,張幼儀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後不久,徐志摩便隻身一人前往英國學習。在此期間邂逅林徽因,流傳至今的「康橋之戀」在那時便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而張幼儀則仍然在浙江的小鎮上勤勤懇懇的服侍著自己的公公婆婆。
其後,在二哥張嘉森的要求下張幼儀也前往了英國,但當她滿心歡喜地想著夫妻二人能重聚時,迎接她的卻只有一副冰冷冷的面孔。
書中寫道,在英國期間,徐志摩對張幼儀的態度依然是一如既往的冷漠,每當張幼儀想打開話匣子做些交流,或者是拉拉家常改善一下冰凝的氣氛,徐志摩馬上就會說「你懂什麼!」、「你會什麼!」……
張幼儀曾在《小腳與西服》中說道:
要是,我可以憑意志在他面前消失的話,我早就這麼做了。可是,雖然我儘可能嘗試把自己變得謙卑渺小,無足輕重,而徐志摩還是沒有改變他對我的態度……
當他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我看到他神采奕奕、聲音飛揚、肢體動的迅速又奔放,而當他送走朋友又回到屋裡的時候,又對我露出不屑的神色……
這一言一語描寫得如此細微深刻,可見張幼儀內心的痛苦與失落有多深,我想倘若張幼儀是一個大字不識的鄉下婦女,對這些細節視而不見,或許她也不會有這般痛苦。
但她也是一個有思想有執念的女子,只是愛上了這麼一個風流倜儻的才子,才變得卑微不堪,忍受著這莫名的輕視與冷落。
有人說在生活中保持最好的狀態去面對每一個人才是最難的。
確實如此。
當張幼儀再次懷孕並告訴徐志摩時,徐志摩的第一反應是「打掉孩子」。
在張幼儀小聲提到:「聽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了」時,徐志摩竟說:「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呢,難道你看到別人就不坐火車了?」
只能說,風度翩翩、青衫磊落的徐志摩將所有的刻薄又無情都留給了張幼儀。
日復一日
善良是一種信仰,不是看見了才相信,而是相信了就會看見。
「徐志摩有的是普遍的愛心和對一切弱小者的同情」,這句話我是不敢苟同的,至少他的愛心在張幼儀的身上蕩然無存,他也不曾給過張幼儀一絲一毫的同情。
倘若他有絲毫的同情,他就不會不辭而別,留有身孕的張幼儀一人在異國他鄉;也不會在張幼儀懷胎八月再見面時沒一聲問候就首先要求她簽訂離婚協議書,為的只是帶著離婚協議書回國去見林徽因,挽回他夢幻中的愛情。
徐志摩是有才氣又有豪情的,也有普遍的愛心和對弱小者的同情,但他對張幼儀的刻薄、輕視與冷漠估計也算他身上的一大污點了吧。
時間帶著鮮明的惡意,從我身上慢慢流走;我深知,這以後的將來,我們無法一起走過。
但慶幸的是,張幼儀最終用自身的成長與蛻變恨恨地扳回了一局。
與徐志摩離婚後,她一人在在德國邊工作邊學習,回國後在東吳大學教授德語,其後又出任上海女子銀行副總裁,接著投資了時尚雲裳服裝公司,她的蛻變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華麗的逆轉都讓人恍惚地覺得是不是應該感激徐志摩,倘若當初沒有他的決絕無情,也不會有張幼儀現時的成長。
但我們始終明白現時的結果並不能成為徐志摩當初輕視且對張幼儀刻薄相待的借口。
一個真正溫文爾雅、性情浪漫,且懷有悲憫之心的詩人是不忍對任何人這麼殘忍的。追求自由的方式有很多種,但絕不包括為了自己的自由而選擇肆意且無底線地傷害一個無辜的人。
2018/1/19
Friday
生命中最偉大的光輝不在於永不墜落,而是墜落後總能再度升起。我欣賞這種有彈性的生命狀態,快樂的經歷風雨,笑對人生。
——曼德拉 《漫漫自由路》
一起做一個有趣的人?


TAG:北方與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