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指與泥土的奇蹟

手指與泥土的奇蹟

說到下金山,你一定聽過泥制砂罐茶壺,它可是下金山村的代名詞。

GIF

砂罐茶壺是我們常見的日常生活用品。在炎熱的夏天,不少家庭用它來盛放涼開水。這種茶壺盛的水,特別清涼,口感尤其清爽甘洌,就算放上一個星期,水也不會變味。

昨天,我們來到了下金山非物質文化遺產泥制砂罐茶壺體驗館,徐忠躍是這裡的主人。體驗館裡陳列著形形色色的泥制茶壺,大大小小,形狀各異。

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泥制砂罐茶壺,徐忠躍跟我們介紹起了茶壺的製作方法。

首先需選出合適的泥進行篩泥,做茶壺的原料黏土取自於水田深處的土層,這種泥土只在村口的那口金大塘里才能找到。「篩泥的過程就像片蘿蔔片那樣,把新泥片成一片片的,把雜質和砂石都篩去了,留下的都是好泥。」

接著是和泥了。「泥沒『熟』是不能做東西的。意思就是泥一定要和均勻,要不然做出來的東西就會有問題。」

泥要是偏硬,泥坯就無法成型,而泥要是偏軟,泥坯又會塌陷。由於黏土會結塊,這時雙手的力氣就不夠大了,所以,為了把泥和好,只能用腳踩。

然後就是重頭戲,拉坯,這是成型的工序。

拉坯機開始運轉,徐忠躍將雙手放在旋轉的瓷泥上,小心翼翼地捧住泥團,在他的手指的控制下,沒一會兒泥團便慢慢有了形狀。

那些細小的弧線與花紋,就像是手指與泥土達成的協議,不一會兒,幾個壺身就呈現在我們眼前。接著,徐忠躍又做了幾個壺蓋、壺嘴,集齊了完整的一套後,成型階段就算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過程,壺坯陰乾需要一周左右。

等泥土干透了之後便是燒窯。

「燒窯需要時時把握火候。火候要是太大,會把茶壺燒變形,要是太小,燒出來的質量又不行,容易碎。」這些,都需要靠經驗進行掌控。

新燒出的泥制茶壺,通體色澤墨黑,散發著一股樸實的味道。

徐忠躍說,他的這門手藝是祖上傳下來的。在清朝光緒年間,有一個叫馮榮貴的茶壺藝人,因逃難來到下金山村,發現下金山有口塘邊的泥土,特別適合做砂罐茶壺。於是,馮就在村裡落戶建窯,以家傳手藝為業,生意十分紅火。當地人紛紛拜師學藝,興旺一時。19世紀五六十年代,村裡的泥制茶壺的生產達到高潮,有6個大型手工作坊在生產茶壺,當時金華的茶壺市場都被下金山壟斷。

徐忠躍三代人全制壺。

「我爺爺那時候從馮氏那學會了這門手藝,然後傳到了父親。父親今年70歲,從12歲就跟著爺爺學制壺,已經做了50多年。」

「我制壺也有30年了。現在,我的兩個兒子,一個18歲,一個14歲,也都會這門手藝,不是說強求他們以後也做這行,而是我覺得這門手藝,一定得找到傳人,他們必須得學會。」

制壺30年,除了繼承了老祖宗的手藝,徐忠躍還在茶壺的造型中加入了自己的創意。

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沒有茶壺蓋的壺,壺蓋部分和壺身是一體的,無法打開。

「沒有蓋怎麼裝水?是裝飾品么?」

其實不然,在茶壺底座有個眼,往壺裡注水時,需要將茶壺倒過來,倒滿時將其倒回來,水就不會外漏了,這個壺的精妙之處在於,無論壺體怎麼傾斜,裡面的水都灑不出來,更不會從壺底的眼漏出來。

「這個設計有很多年的歷史了,是古代人民的智慧。我從別的地方學會了,運用到自己製作的壺上,也算是一種傳承吧。」

對傳統技藝的突破,讓他找到了最大的樂趣和滿足感。

「制壺其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通過堅持和創新,一件件新鮮玩意兒在手中誕生,又是一件特別有樂趣的事情。」

在屋子的一角,我們還發現了一個「老物件」。

這是一個火缽,在很久很久以前,這東西非常受歡迎。

那個時候的冬天,沒有空調,衣服不保暖,吃的也不好,總是感覺冷,手腳生了凍瘡是經常有的。所以那個年代的人,總是捧著火缽一整天都不離手,走哪兒提到哪兒。

「現在天冷,喝涼茶的人少了,買茶壺的人也少了。所以我們就做了些火缽,正好可以用來取暖。」

看著滿屋的茶壺器皿,我們不僅感嘆徐師傅的執著,真心希望他的生意能一直好下去,這門手藝也能一直延續下去。

丨文字:黃紫依

丨攝影:盛瀚瀟

丨責編:盛瀚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金東 的精彩文章:

酥脆香口,好一朵在油鍋中綻放的花兒

TAG:今日金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