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埋藏兩千多年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

埋藏兩千多年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

陳道明老師扮演越王勾踐劇照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同年,在檇李大敗吳師。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被吳軍敗於夫椒,被迫向吳求和。三年後被釋放回越國,返國後重用范蠡、文種。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一舉擊敗了吳王夫差,演出了歷史上春秋爭霸的最後一幕。歲月長流,後人幾乎把它遺忘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靜靜地沉睡在歷史的長卷中。

然而,一把沾滿泥土的長劍卻轟動了全國。一支考古隊在挖掘春秋古墓時,意外發現了它。劍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極其鋒利。刻有「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字。這柄古劍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沒有生鏽,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經進一步研究發現,「越王勾踐劍」千年不繡的原因在於劍身上被渡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鉻是一種極耐腐蝕的稀有金屬,地球岩石中含量很低,它的熔點大約4000℃,耐高溫。

這種鉻鹽氧化處理的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然而,早在兩千年前的古代墓葬里就已經應用了這種方法。在後來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佣坑了一批青銅劍,長度為86厘米,劍身上共有八個棱面,內部組織緻密,劍身光亮平滑,鋒利無比。後來測試發現,劍的表面也有一層10微米後的鉻鹽化合物。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誰能想到,上世紀50年代的科學發明竟然出現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前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