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食品行業背後有多「臟」,別在吃飯的時候看

食品行業背後有多「臟」,別在吃飯的時候看

從 此 過 上 沒 羞 沒 臊 的 觀 影 生 活

電影派

Vol.1018

要論最下飯的電影,派爺首推美食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不知道讓派爺多長了幾斤肉。

不過,這次出了例外——

一部食品題材的紀錄片,派爺友情提醒:

不要在吃飯時觀看,想減肥的除外。

它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以及食品行業背後的黑幕。

不僅現實,還很寒心。

不慫的,往下看——

《腐爛》


Rotten(2018)

標題和海報都觸目驚心。

蘋果的內部已經腐爛,表面卻依舊紅潤光鮮。

就像食品安全問題,也是從內部開始腐朽。

這部網飛最新上線的6集紀錄片,說的是美國的食品安全。

國情不同,就和我們無關?

當然不是。

六集分別聚焦六種食材:

蜂蜜、花生、大蒜、禽類、乳製品和魚類。

對中美兩國來說,都是非常普遍的食品。

全集看下來,派爺挺意外;

和想像中不同,這部紀錄片既不「臟」,也不「噁心」。

「髒亂差」的食品加工環境,食品從業人員不講衛生的場面,也沒有出現。

然而看完全片,派爺確實感到大敗胃口。

讓人啥也不想吃,甚至不知道以後還能吃點啥。

一點不誇張。

豆友的概括一針見血:

粒粒皆辛苦,粒粒有陰謀。

陰謀在於——

每一種食品問題背後,都埋伏著一群逐利的奸商。

蜂蜜的安全問題最常見:摻假。

號稱100%純正的蜂蜜,被摻入一定比例的廉價糖漿。

在實驗室檢驗的環節,這批「水貨」蜂蜜被抓個正著。

萬萬沒想到,利益成了「科技進步」的第一生產力。

短短兩三個月,黑心商人就能發明出全新的摻假方式,巧妙地躲過實驗室檢驗;

直到檢驗方法更新、升級為止。

這是奸商和檢驗人員之間一場長期的鬥智斗勇。

第六集的主題是魚類。

美國的漁業政策相當繁雜、嚴格,本土漁業效益不佳,正在逐漸瓦解。

94%的美國人,每天吃著不知道從哪裡進口的魚類。

用美國官員的話說:它們「在不可知的情況下養殖」。

用詞夠文雅了,剩下的交給觀眾的想像力。

所謂的冰鮮進口魚,可能已經被反覆冰凍過四次,還摻入了各種添加劑。

這樣送到餐桌上的魚的味道,令人細思恐極。

不知情的美國消費者卻毫不在意——

他們以為,進口魚本來就是這種味道。

聽起來怪可憐的。

然而,上面這兩種案例,只不過是食品安全問題的「入門級」。

食品不純正,不新鮮,以次充好;

頂多讓我們多花了冤枉錢。

何況,我們還有祖先流傳下來的「生活智慧」——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看完這部紀錄片才知道——有病就晚了。

第二集的主題是花生,一種最「隱蔽」的常見食材。

吃中餐的,菜里大多放了花生油;

吃西餐的,沙拉和三明治都可能澆上花生醬。

小小一顆花生,近幾年的「出鏡率」大幅攀升,卻不幸淪為「問題食品」。

罪魁禍首——食物過敏。

花生過敏在美國越來越常見。

它也是食物過敏中最危險的一種,急性過敏引發的支氣管痙攣,可能危及生命。

每一頓飯,都吃得提心弔膽。

兩位花生過敏的顧客,到印度餐廳點咖喱飯。

親自確認了菜單的食材用料,再三叮囑後廚「不能吃花生」,依然不幸中招。

一個住院,一個醫治無效死亡。

原來,因為咖喱中的用料杏仁粉太貴,老闆私自換成了便宜的花生粉。

偷梁換柱,當然沒法特意通知顧客。

這一次,黑心商人終於鬧出了大事。

老闆被起訴「嚴重疏忽之誤殺」,判刑六年。

這部紀錄片思路「發散」,從食品安全問題切入,又不僅限於食品安全。

就拿花生這一集來說,兼具科普性質。

食物過敏主要來自於八大過敏原:

貝類,木質堅果,蛋類,牛奶,鰭魚,豆類,小麥,花生。

奇怪的是,食物過敏的案例激增,似乎是近30年來的事。

放在二三十年前,食物過敏無異於「矯情」。

美國8%的兒童對某種食物過敏,過去二十年這一比例激增50%。

連專家都表示無法理解——

人類的身體開始排斥我們吃下去的正常食物。

目前最合理的解釋,更讓派爺不寒而慄。

人類濫用抗生素,食品的工業化、標準化生產,使我們體內缺乏細菌;

當我們的身體內部越來越「乾淨」,無事可做的免疫系統,開始往其他方面發揮作用。

整個微生物群系也悄然改變。

科技、醫學的進步,反而「創造」出新的疾病,並且發展壯大。

關於乳製品的第五集,則講述了美國社會的一種流行趨勢:

喝沒有經過高溫殺菌、加工的純天然鮮奶,俗稱「生牛奶」。

理由很荒誕。

許多美國人迷信「生牛奶」能治病,尤其是治療一些兒童的疑難雜症。

充滿了中國「父母朋友圈」養生秘方的親切感。

生牛奶這種「偏方」的效果還未經證實,因為喝生牛奶倒下的寶寶反而一個接一個。

沙門氏菌,大腸桿菌都在生牛奶中活蹦亂跳。

家長問商人:孩子因為你生產的牛奶死了,你的良心過意得去嗎?

派爺倒是想反問這些家長一句:

明知喝生牛奶要承擔高風險(比飲用加工後牛奶患病幾率高150倍),出了事就「碰瓷」商家,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腐爛》可能是派爺看過最「難看」的食品題材紀錄片。

沒了柔光,沒了高飽和度;

鏡頭下的食物不再誘人,勝在純天然無加工。

絕對真實。

紀錄片揭示的只是冰山一角,卻告訴我們:

很多事情並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

「骯髒」讓人生病,「乾淨」也不是萬無一失;

滅了黑心商販,也未必能破除人的偏見和迷信。

網飛在新年伊始推出這部紀錄片,成功送上新年第一喪——

僅僅是活著,就已經危機四伏。

|空巢青年|

一個zan=【今天點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萬別隨便在文章下面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派 的精彩文章:

豆瓣9.2,這部電影神作竟讓全世界少女尖叫!

TAG:電影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