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十大傳奇女子,排名第一的她死後化成了蝴蝶

中國十大傳奇女子,排名第一的她死後化成了蝴蝶

10、碧玉,成語「小家碧玉」的主角,晉代汝南王司馬義的妾。孫婥應司馬義之請,作有《碧玉歌》兩首。其一: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千金意,慚無傾城色。其二:碧玉破瓜時,相為情顛倒。感郎不羞難,回身就郎抱。

9、妲己 冀州侯蘇護的女兒,而蘇護蘇家正是出自河南省焦作市溫縣蘇庄。商紂王子辛的愛妃,有美色,又能歌善舞。《史記?殷本紀》記載,殷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他「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在後代,人們常將亡國之君的過失與女色聯繫起來,因此,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就成了詛咒的對象。

8、息夫人,一位絕色美女使三個國家兵禍相接,其中兩個國家分崩離析。儘管有人稱她為「禍水」,後世卻始終把她當作主宰桃花的神仙祭拜。這個女人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息夫人,又稱「桃花夫人」。息夫人原名陳媯,是春秋時期陳國國君的女兒。息夫人目如秋水,面若桃花;麗如芙蓉,雅若蕙蘭。她和姐姐都是當時婦孺皆知的大美人。

7、趙姬是秦始皇的生母,入主秦宮的趙姬。提起趙姬我們還得從公元前361年說起,秦始皇的高祖父秦孝公繼秦獻公稱王。當時一些小國逐漸被大國吞併,只剩下齊、楚、燕、韓、魏、趙、秦七個勢均力敵的大國,也就是戰國七雄。而秦國地處西陲,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較其他位處中原的六國落後,秦孝公為了振興西秦重用商鞅,實行變法,國力逐漸強盛,勢力開始向東擴張,擊敗了六國合縱的戰略部署,一步步成為七國中的頭等強國。

6、戚夫人,稱戚姬,祖籍秦末漢初定陶(今山東定陶)人,是漢高帝劉邦的寵妃,曾隨劉邦征戰四年,她也是西漢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翹袖折腰」之舞,從出土的漢畫石像看來,其舞姿優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當的技巧,且花樣繁複。戚夫人舞時只見兩隻彩袖凌空飛旋,嬌軀翩轉,極具韻律美。戚夫人還長於鼓瑟,節奏分明,情感飽滿細膩,劉邦聽之常不由自主地隨聲唱和,高興時,兩人開懷大笑,憂傷時則相對唏噓不已。

5、秦羅敷是《陌上桑》與《孔雀東南飛》其中都出現了的人物,發生在漢末至三國時期。秦羅敷是邯鄲城裡盡人皆知的大美人,除了天生麗質之外,更在梳妝打扮與服裝飾物上,極盡華麗及時髦之能事,因而使得看見她的人,莫不為之心旌搖曳,意亂情迷,甚而至於目瞪口呆,失魂落魄。她十八歲那年嫁給當地的王仁做妻子,王仁長得身材修長而白皙,是一個文武兼備的好青年,正在趙王府中擔任一種叫千乘的職務,夫唱婦隨,情愛彌篤。王仁早出晚歸,兢兢業業地為公務奔忙,秦羅敷也忙著採桑養蠶,織絹刺繡,閑下來的時候便以彈箏唱歌自娛,鄰里都說她是一個漂亮而又能幹的女人。

4、潘玉兒『據載女人裹小腳始於南唐宮廷,宋朝開始風靡於民間。然而杜牧有詩:「鈿尺裁量減四分,纖纖玉筍裹春雲。」似乎唐代就有纏足的習俗。而「金蓮」一詞的來歷甚多,其中一個說法要追溯到南齊時的潘貴妃潘玉兒。潘玉兒本姓俞,父親俞寶慶是一小商販,對舞文弄墨一竅不通,只是給女兒起名妮子。南齊建武五年(498年),皇帝駕崩,十六歲的太子蕭寶卷繼位。他把妮子接到宮中,封為貴妃。蕭寶卷小時侯聽母親提起宋文帝劉義隆因為有潘淑妃才得以在位三十年,很是羨慕。於是改俞妮子為潘妮子。姓是改了,可妮子二字實在不雅,見她肌膚晶瑩如玉,於是就叫她玉兒。她一雙柔若無骨、狀如春筍的小腳尤其令蕭寶卷如痴如醉。

3、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無確載。木蘭家住延安城南萬花鄉花塬頭村,為花姓,北魏人。死後葬於村旁山上,稱「花家陵」。皇帝還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階,兩旁分列石人、石馬、石獅、石羊。1984年,在延安萬花山修復了木蘭陵園。該園雕梁畫檔,典雅壯觀,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書的「木蘭詩」、「花將軍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詩人歌頌花木蘭的詩詞。園內遍植滿了木蘭喜愛的牡丹花,塑有木蘭戎裝石像,躍馬橫劍,逼真再現了木蘭當年的英雄氣概

2、張紅拂,李靖愛妻.本名張出塵,本是隋朝權臣楊素的侍妓,常執紅拂立於楊素身旁,因此她又被人稱為紅拂妓、紅拂女。她為何名為「紅拂」有兩種說法:一是她喜愛身穿紅衣,手執白絲拂塵;二是因她手上始終拿著紅色的拂塵而得名。

1、祝英台

祝英台生於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年,即公元377年。祝家也是由於北方出現「五胡亂華」的局面而南遷的士族,定居在山明水秀的上虞,即今天浙江北部,在一處荒僻的梅溪源頭聚族而居,人們都把這裡稱之為祝家莊,傳到祝英台已是南遷之後的第四代了。至今寧波城西十五里的高橋鄉,倚山面水的山坡上,尚有一座構築精緻的廟宇,門題:「敕封忠義王廟」,廟內即供奉著官服的梁山伯和穿新娘子衣服的祝英台,廟前有一段雕著大荷花的石板路,盡頭有一座精巧的石拱橋,叫「夫妻橋」。廟右就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墳。

廟後有兩人的寢殿,仿照卧室布置,寶帳綉榻,明鏡香櫥,榻前放有男女繡花拖鞋;櫥中懸掛梁山伯的袍服冠帶和祝英台的羅衣綉裙。廟前的楹聯寫著:「精忠不二昭千古,大義無雙冠五洲。」相傳農曆八月二十一日是祝英台殉情的日子,從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東晉末年開始,直到現在,每年從八月初開始直到月底,四面八方的水陸香客,絡繹不絕地前往忠義王廟進香,尤其是青年男女更是成群結隊燒香許願,並在墓地繞行一周。以符合長久以來的古老相傳的一句俗諺:「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祝英台墳上繞一繞。」她和梁山伯死後化成蝴蝶一直被後人銘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