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們!小心吃出來的消化道腫瘤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如今消化道腫瘤高發,與人們的飲食習慣緊密相關。吃好每一餐是預防消化道癌的最好方式,40歲以上健康人群最好能做一次胃腸鏡篩查。
前五大致命癌消化道腫瘤佔四個
消化道腫瘤是高危的腫瘤,在世界上十大高發癌症中,消化道相關的腫瘤佔了四個。
如果進一步細分,「殺手榜」前五大癌中,除了排名第一的肺癌外,其餘4個都是消化道相關的癌症,具體包括:胃癌、肝癌、食管癌、腸癌。這意味著,消化道腫瘤佔到了整個腫瘤的3/4。
廣東是結直腸癌、食管癌、肝癌的高發地區。患者對篩查重視不足,往往等到已經出現癥狀了才去醫院,但往往此時,超過八成的患者已經是中晚期。
消化道腫瘤能早期發現嗎?
是可以的!胃癌高發國日本早已走在我們前面,由於全民普及胃腸鏡篩查,早癌發現率高達70%以上,但遺憾的是,「由於國內體檢未將胃腸鏡篩查納入範圍,加上大部分人不重視體檢,等到有了癥狀才去檢查,所以才導致中國目前早癌發現率只有10%-30%不等」。
消化道腫瘤多與飲食習慣有關
消化系腫瘤的發生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是日積月累的傷害引起機體突變。其原因既有外界因素、身體的遺傳因素,同時也與我們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
1,食管癌
潮汕是廣東省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與當地居民急嘴愛吃燙食有關,如長期喝熱茶、熱湯、火鍋等。燙食會損傷食管黏膜,出現不典型性增生,重度的增生就是腫瘤前病變。營養缺乏、食用含黃曲霉毒素或亞硝胺類物質的食物,也會增加食管癌的發生率。
2,胃癌
胃癌的發生除與消化道的慢性炎症、潰瘍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外,還受食物及飲食習慣的影響,食物霉變、貯藏時間過久,喜歡吃腌制、高溫煎炸的食品等都可導致胃癌發病率增高。人們常認為多吃芋頭、紅薯、玉米有益健康。這類食物屬於劣質澱粉,對腸胃等消化系統造成負擔,常吃易誘發胃癌。
3,腸癌
現代人飲食精細、食物營養過剩,蛋白質攝入大大超過人體需求。「蛋白質在腸道中經腸道細菌分解,生成氨基酸,對腸壁造成刺激,促進息肉增長,也就是腺瘤,最終就可能發展成大腸癌」。此外,攝入過多的糖分會損傷胃黏膜,同樣會誘發腸道癌。
4,肝癌
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是肝癌的常見誘因,食物中的黃曲霉素、亞硝胺也是不可忽視的致癌物。
胃腸鏡篩查能發現消化道早癌
「腫瘤不可怕,關鍵在於早發現。
40歲以上人群最好能做一次胃腸鏡
由於食管早癌、胃早癌、腸早癌一般都無癥狀,有的可能有炎症、潰瘍等,但屬非特異癥狀,因此千萬不要等到出現消瘦、嘔血、便血、黃疸等醫學上稱之為「報警癥狀」才做內鏡,這時往往為時已晚,錯過揪出早癌的時機。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TAG:胃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