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明白無常和看淡人生有什麼差別?(問答合集14)

明白無常和看淡人生有什麼差別?(問答合集14)




在學佛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尤其是初涉佛法時,由於聞思不夠,很多疑問都無法解決。




樂園收集了禪修群師兄的一些問題,結合從兩位上師那裡學到的佛法,為大家統一作答。其中不確定的問題,會請教上師後再作回答。




◎ 心靈樂園










諸佛菩薩如何發願


我亦如何發願













心靈樂園



問答合集












-


01


-


師兄,請教一下不生不滅和因果律。從相續看樹、花、果、種子、芽…因為無生而生所以不滅,不滅是指從果法看,比如前面的(樹開)花,其果是種子、芽…不會滅,一直在三界以不同的形態永遠存在。一般的因果規律只把花(因)的果當成種子,而芽等…沒有作為果;比如為世俗八法發願,今後如願獲得該人天福報後願力就失效了,那麼,為世俗八法發願(因)的果是獲得該人天福報,今後就沒有此因的果了嗎?即為世俗八法發願(因)所產生的果法,在滿願後就消失了嗎?果法滅了嗎?謝謝。向嵩楷敬




對不起哦!「從相續看樹、花、果、種子、芽……因為無生而生所以不滅,不滅是指從果法看,比如前面的(樹開)花,其果是種子、芽…不會滅,一直在三界以不同的形態永遠存在。一般的因果規律只把花(因)的果當成種子,而芽等…沒有作為果;」這一點壓根沒看懂,而且彷彿也和佛教所講的不一樣哦!




至於「為世俗八法發願,今後如願獲得該人天福報後願力就失效了」,意即「為世俗八法發願(因)的果」——所有應得的人天福報已經成熟之後,該善根的效力已經有了結果,以後當然不會再有果了。所有世俗的果法,都會消失,而不可能長存於世。








-


02


-


請問做煙施或放生時


泡甘露丸水可不可以


用冰紅茶等飲料水泡製?




一般是用白水,如果實在沒有其他液體,偶爾用乾淨的飲料也沒有太大問題。








-


03


-


香巴嘎舉的創立者瓊波朗覺大師當年向自己的上師求法時祈請道: 生則令我財富廣大,死則與我攜手並肩往生佛囯,我要求這樣的一位本尊法。於是上師給他傳了十三尊瑪哈嘎拉的灌頂。請問對於寧瑪派來說,這樣的一位本尊是哪位?




瑪哈嘎拉是一系列本尊,同時也是寧瑪派的本尊。其本體為一體,依緣起而示現為二臂、四臂、六臂、黑、白等形象。二臂瑪哈嘎拉,是普賢王如來及金剛持佛之忿怒化身;四臂瑪哈嘎拉,是勝樂金剛所化現;六臂大黑天乃是千手千眼、十一面觀音的化身。




但在沒有得到相應灌頂,沒有得到上師傳承之前,我們也僅僅只能了知這些本尊的名稱,並以信心恭敬祈禱而已,而不能隨意正式修持。






-


04


-


有一個朋友,十五年前曾住一個宿舍,之後她遠嫁異鄉,現在想回家鄉,知道她這十幾年信仰基督教,深談後,認為她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沒有做什麼,只是讓她看上師的著作,知道她非常虔誠,而且十幾年無私地在為自己的信仰傳教,我們相處很和諧、愉快,但很怕傷害她(一個不同於自己的宗教),如何最大化的用佛法利益她?




有一種利益,叫潤物細無聲。如果對方很熱愛自己的信仰,並且表現出無私等高尚品質,那就已經很好了。我們不要急於求成,不管不顧地推銷自己的信仰。




但佛法中沒有信仰的成分——慈悲與智慧,卻可以通過我們的言行,逐步傳遞給她。如果她願意看上師的著作,你也可以適當推薦,但

原則是不能讓對方覺得無奈和反感。








因出差不方便破八關齋戒,有什麼過失?怎麼懺罪?通過什麼途徑可以再受?




-


05


-


破戒就有破戒的過失,通過以四對治力修金剛薩埵心咒、百字明、《三十五佛懺悔文》等經咒,或修持菩提心、空性等法門,或行持一些偉大的事業等等,都可以懺悔罪業。若想再受戒,只有等待緣分了。








-


06


-


請問,給別人解答一個問題的時候,很簡單的問題,說了幾遍他還是不會,自己就會起厭煩之心,意識到後馬上懺悔,這種煩惱怎麼對治,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要求去衡量別人,因為每個人不一樣,但是還是會起煩惱,請師兄解答。




凡夫都是這樣,因為慈悲心、同理心不夠,所以缺乏耐心,容易生厭煩心。要對治這些煩惱,首先要修慈悲心。當然,如果證悟了空性,不再有二元的對立,也不可能生起厭煩心了。所以,對治厭煩心的方法,就是慈悲與智慧。










一文提到用大悲咒水杯喝水能增順緣(原理同"水知道答案"),要是如此,用來喝水如法嗎?感恩!












-


07


-




關於水:




藏地放在佛堂的水,一般屬於供品。




按照嚴格的規定,

供品是佛菩薩的財產,自己不應隨意享用。

當然,按照一些上師的觀點,如果不是因為吝嗇心,而是出於信心,觀想佛菩薩賜給自己後,也可飲用。




如果自己把水放在佛堂的時候,發心就是用來加持的,那就可以喝。


 


關於杯子:




索達吉堪布曾就衣服上印有經咒,是否可以穿著的問題答覆:




「衣服是用來遮體取暖的,而佛菩薩及經咒是要恭敬頂戴的,世尊說過:末世五百年,我現文字相,作意彼為我,爾時當恭敬。

如果將文字印成的《心經》穿在身上當裝飾,可能只有不懂因果的人才敢這樣做。




現在這種現象比較普遍,許多廠家為了賺錢,就琢磨現代人求保佑的心理,投其所好,將佛菩薩像、《心經》、咒輪等做成工藝品,或者印在衣服上。以前也有人供養過我印《心經》的杯子、筆筒,但這些我都不敢用,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如果已經有了這些衣服或工藝品,「應該盡量供在佛堂上,不要自己用!」


 


所以,如果真的想喝「大悲咒水杯」裡面的水,也應該倒出來,用一般的器皿盛裝,而不應直接飲用。 






-


08


-


請問明白無常和看淡人生有什麼差別?




看淡人生有積極和消極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




明白無常之後的看淡人生,是積極向上的,為了自他從輪迴中解脫,而暫時放下世間的追求,精進聞思修行。




消極的看淡人生,則僅僅是一種無奈和失望,這是沒有意義甚至很危險的。

如果鑽了牛角尖,就有可能走上一條抑鬱乃至自盡的不歸路。










-


09


-


師兄好,堪布慈誠羅珠在《慧燈問道》里提到,要用心理學和科學弘揚佛法,因在工作中接觸到心理學,很想把佛法和心理學結合起來利益別人,但是不知道佛法都要學習哪些課程,懇請仁波切開示














「佛法都要學習哪些課程」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佛法包羅萬象、浩如煙海,八萬四千法門,涵蓋了顯密九層次第的一切法,其中的科目,已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完的。




如果要想把佛法和心理學結合起來利益別人,就要從基礎法門開始次第修學,每修學一本,利益眾生的能力就會提升一些。一直堅持下去,就能成為利益無邊有情的佛菩薩。








-


10


-


我剛才在皈依境面前誦皈依境,忽然起了一個邪見,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狠狠地抽了自己9個耳光,然後就開始哭泣。自以為對蓮花生大師這麼有信心,竟然發現有那麼一點邪見。這是消業么?還是什麼?忽然想起上師講,如果加行修不好,以後容易起邪見,之前不知道。但是自己剛才竟然也有一點。






凡夫無始以來積累了太多的邪知邪見,想一下子斬草除根,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在生起邪見時能立即發現並自扇耳光,已經是很好的對治了,也不要過於執著。




可能是因為太緊張,過於害怕自己生起邪見,又沒有用正知正見及時填補內心,結果給了邪見一席之地。




心理學有一個實驗,就是讓病人一定不能想什麼,比如大象。結果所有的病人都忍不住會想大象,即使平時很久都沒有想過大象的人。




所以,

如果生起邪見,不要緊張,懺悔並讓正知正見重新生起即可。

能夠不斷自我對治,就能讓邪見不再有立足之地。






往期精選




問答13:生在哪一道都有佛菩薩,我們是否無需修行?


問答12:等了那麼久,佛法說的因緣什麼時候才成熟?


問答11:是不是天天念經拜佛,就能保證不

墮惡道?


問答10:已經足夠精進,為何還會失去信心?


問答09:為什麼家人造的罪業會「成熟」在我們身上?


問答08:人情要了雞的命,學佛不殺生該怎麼做?


問答07:你的慈悲心電量不足,請及時充電


問答06:如何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善還是惡?


問答05:不小心大隨佛學會倒霉?佛菩薩沒那麼小心眼


問答04:如果真的有地獄,為何我看不見


問答03:赤松德贊為何把自己的媳婦兒供養蓮師


問答02:高僧大德加持弟子消除業障,無人承受的業哪兒去了


問答01:違緣太多,如何增加修行順緣


打坐那麼久,你的坐姿正確嗎


禪修腿疼、打瞌睡、胡思亂想的解決方法


禪修過程中的一些其他疑問










諸佛菩薩如何迴向


我亦如何迴向












 ? end ? 



圖 | 網路


整理 | 平台君.W


聲音 | 主播.P










心靈樂園


一起好好學個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怡苑?心靈樂園 的精彩文章:

家是我們的軟肋,也是我們的盔甲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