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永嘉這個地方了不得!怪不得永嘉出能人!

永嘉這個地方了不得!怪不得永嘉出能人!

永嘉羅浮雙塔

地理說明

在楠溪江與甌江匯合處

西側的沖積平原江濱,

有兩座不高的小山一龜山和蛇山,

兩山相距約180米,

山巔各有一座七級磚塔,

互為對峙,塔尖直插雲霄,

這就是著名的羅浮雙塔。

永嘉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紀事

雙塔的歷史悠久,據羅浮塔碑記載:「羅浮山,西晉元康乙卯(公元295年)曾立浮圖,至大宋元豐甲子(1084年),得七百九十載,重建四聖塔,丙寅(1086年)季冬建第二級。本鄉檀越蔡仁貴、仁爽,為君考六郎、姚親陶氏,燒磚四千片,建第二虎座。然元康之號既得之於古磚,故蔡君之施不可不書」。

由此可知,羅浮山初建的塔,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年了,建塔年代的久遠,拿浙江全省來說,恐怕也屬罕見。初建之塔早已毀紀,現存的羅浮雙塔,據清光緒《永嘉縣誌》記載,是明代羅浮當地人林壺峰所重建。

永嘉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現狀

雙塔建築形狀相似,都是磚質結構,呈六稜柱形。每塊塔磚大小相同,長22厘米,寬12.5厘米,高6厘米,塔磚上全部印有「羅浮林氏塔磚」六字。兩塔都是中空的,遊人可以從一扇拱形的門洞進人塔內。塔的最下一層除一面有門外,其餘五面都建有佛龕,龕中嵌著石刻的浮雕佛像。第二層到頂層,每層均有拱形門洞二扇、佛龕四座。由於建塔歷史悠久,龕中佛像為風雨侵蝕,現在已所剩無幾了。

永嘉羅浮雙塔

民間傳說

北面的塔為蛇山塔,塔高29.9米,塔巔覆蓋著一個鐵鑄的釜狀塔剎,塔身建在章山之上。章山呈長條形,酷似一條自東向西爬行的蛇,故又名蛇山,塔的位置恰在蛇的頭部。

南面的塔為龜山塔,塔高約23.9米,無塔剎。進人塔內仰視,可以看到天空。塔身建在合山上,合山的形狀極象一隻自西向東爬行的烏龜,故又稱龜山,也叫羅浮山,塔的位置就在龜背上。

關於塔的來源有幾個有趣的傳說,這裡和大家分享兩個!

傳說明代宣德年間一年春天,一個從小失去父母的在舅父家牧牛的孩子,來到羅浮山下。忽然,他見到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隻大蛤蟆,五彩斑紋,煞是好看。為了好玩,牧童千方百計想捉住它,蛤蟆跳到東,他也跟著跑到東,蛤蟆跳到西,他也跟著跑到西,可怎麼也捉不住它。後來,當蛤蟆在江邊一塊光滑的岩石上蹲著不動的當兒,牧童躡手躡腳地一走近,猛地撲上去。

眼看就要給捉住了,那蛤蟆忽然蛻下一層皮,「當」的一聲跳入江中,逃之夭夭了。牧童將蛤蟆皮拾起,這面看看,那面摸摸,嚇,多乾淨,多平滑,眼睛部分是透明的,還象一副眼鏡哩!牧童拿起蛤蟆眼鏡貼近自己眼睛上一映,怪呀,一幕幕奇異的景象出現了:他看見附近的龜山就是一隻龜,在蹣跚爬行;蛇山是一條長蛇,在蜿蜒遊動;遠看甌江南面的巽吉山是一隻白鶴,在振翅欲飛;白象山是一頭白象,在蠢蠢而動。

他被眼前的奇蹟嚇呆了,連忙回去告訴娘舅。娘舅心忖:哪裡有這回事,莫非他放牛時睡著了做夢吧?但當他看了這蛤蟆眼鏡,見到了那奇異的景象後,也感到十分詫異,知道這不是平凡的東西,一定是件無價之寶。

於是心中起了歹念,裝著關心外甥的樣子,說:「外甥呀,你從小就沒有父母,都是我把你撫養長大的,娘舅就是你最最親的人了,你現在年紀還小,這張蛤蟆皮放在你那裡沒有用處,不如由娘舅代你保管著,等你長大到十八歲的時候還給你好嗎?」牧童捨不得這副好玩的蛤蟆眼鏡,不願意交娘舅保管。為了騙得這件寶物,娘舅又軟聲軟氣說:「外甥呀,這幾年你在娘舅家,娘舅待你比親生的兒子還好得多哩!我代你保管這張蛤蟆皮,是怕你弄丟了。你是蠻聰明的,哪會不曉得娘舅的好心?放心,將來你大了一定還給你。我是曉得你最聽娘舅話的。」但牧童仍然不肯交出來。

娘舅見軟的不行,就來硬的,他板起臉孔說:「不肯算了,我不勉強你。從現在開始,我不要你再在我家放牛了,你自己去找飯吃吧,今天就走!」沒有辦法,牧童只得把蛤蟆皮交給娘舅。娘舅是個陰陽先生,是專門替人家看墳地風水的。自從得了這蛤蟆皮,每看風水,用蛤蟆眼鏡映照,都能指明來龍去脈,講得頭頭是道。從此,登門請他去看墳地的人,接踵而至,錢財源源進門。不上兩年,又是買田,又是造屋,居然變成殷富的大戶人家了。

光陰如箭,牧童已經十八歲了。一天他向娘舅要回這張蛤蟆皮。娘舅怎會捨得還給他呢?就厚著臉皮矢口否認過去的諾言。外甥氣得臉色鐵青,當場跟娘舅大吵了一場。自然,吵也沒用,娘舅不還就是不還。外甥只得請人寫了一張呈狀,告到溫州知府何文淵那裡去。溫州知府審訊過後,覺得娘舅理屈,但為了要弄清蛤蟆皮的秘密,責令被告交上驗看。第二天,知府帶了隨從人員,登上華蓋山頂,透過蛤蟆眼鏡一看,果然,龜、蛇、鶴、象等都在那裡活動。他暗暗讚歎道:「永嘉的山川、鍾靈毓秀,正是出人材的好地方啊!」何文淵是江西廣昌縣人,不願永嘉多出能人,竟橫下了一條心,要破壞這個「水如棋局分阡陌,山似錦屏繞畫樓」之地的風水。於是分別在龜山、蛇山、巽吉山和白象山上造起浮屠(塔),以鎮鍾靈毓秀之氣。

很早以前,甌江下游一帶年年滿大水,泛濫成災,不曉得翻了多少船隻,沖了多少堤塘,斷送了多少生命財產。

有一年,中秋節過後第二日,大晴天,江面上風平浪靜,船隻象穿梭恁來來去去。誰料到,忽然大風呼呼,烏雲滾滾,從甌江口湧進一排排惡浪,潮水漲,浪頭高,好象排山倒海一樣向甌江兩岸撲來。不一會兒,堤岸沖塌了,平地立刻水高七尺,老百姓喊娘叫兒,爭先恐後逃命,哭聲震天。

正在這時節,江心嶼有位童顏鶴髮的老和尚,站在江心寺的山門外,看了看甌江口,連聲說道:「龜蛇作孽,罪過罪過!」

這老和尚是四川峨眉山一位得到高僧,前月雲遊到這裡,看見江心嶼好像蓬萊島恁美麗,就在寺里住了下來。這日,老和尚正在蒲團上打坐,忽然聽大風大浪的聲音,就走出山門,伸出右手,向江心嶼周圍划了一個大圈,江心嶼四周就象築起高高的圍牆,湖水怎麼也漫不進去。

接著,老和尚跳上一隻小船,用力一划,小船就象箭似的,一下子飛到了對面海坦山腳。老和尚急忙爬至海坦山頂,一眼看見龜精蛇精正在興風作浪,頓時大怒。他手捧木魚,「篤!篤!篤!」連敲三下,大聲喝到:

「畜生!你們惡貫滿盈,今日落在貧僧手裡,別想逃走!」

龜蛇精正在翻江倒海,鬧得快活,忽然聽見木魚聲響,頭頂好像被雷打了一樣,頓時全身麻痹,伸伸弗開,彎彎弗攏,跟著波浪翻滾,慢慢地變成了龜山,蛇山,伏在甌江北岸羅浮山邊。

這時節,風靜浪平,萬眾歡呼。有人見是老和尚施展法術降服妖精,紛紛相告,一傳十,十傳百,一下子就傳開了。人們又驚奇又感激,都說老和尚是聖僧,從四面八方來朝拜他。老和尚才從山上下來,一到江邊,就被大家圍得水泄不通。

溫州府里有個衙役聽到這件奇事,三腳並作兩步,忙去稟告太守。太守覺得十分驚奇,連忙帶了一班衙役,到海坦山腳來見老和尚。躬身拱手說:「本府遭到浩劫,全靠聖僧降妖救民,功德如山,請到衙門坐談一下。」老和尚施禮回答道:「多謝府台大人誇獎,這點小事算是什麼。」太守要送厚禮感謝他,老和尚哈哈大笑說:「貧僧一弗要金,二弗要銀,只憑這套衣缽化緣,混點飯吃就滿足了!」他見太守和老百姓們一片真心誠意,就講出十六個字:「龜精鎮背,蛇精鎮頭,塔鎮龜蛇,永後不憂。」說罷,跳到船上,船象箭恁飛去,一會兒就不見了。

人們聽了,立即商議籌建羅浮雙塔。後來在龜山、蛇山上各造起了高高的七級浮圖。從那時候起,甌江下游兩岸再沒有受過大水災,百姓地實在安居樂業的日子。最奇怪的是江心嶼,無論怎麼樣的大水大浪,都漫不進去。

羅浮雙塔下,匝江滔滔東去,楠溪江滾滾北來,景色旖旎,風光如畫,千百年來,多少文人韻士為之讚頌。南朝劉宋時永嘉郡守謝靈運.常來此邀游,留下了「羅列河山共錦繡,浮沉滄海同行舟」的千古絕唱。清道光年間,永嘉教諭陳遇春寫過一首《羅浮山下》詩,詩日:

「重巒積翠蜃江北,千山千水來特特,我來山下日初升,天半朱霞魚尾赤。浮圖七級列其前,龜蛇兩山峙其側,朝潮夕汐海門東,聲撼江天雷雨疾。仰瞻宇宙眼界寬,對此峨峨情何極,昔年亭榭高入雲,無數好山供點筆。至今敗礎與頹垣,彈指光陰空嘆息,歸來西峰銜半日,去影波光天一色。」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你們聽過哪個版本的呢?

這個天氣帶著孩子們去爬爬山可以選這裡哦

不過小編覺得,第一個故事不怎麼可信

知道影響風水的話,

永嘉人應該拆了它才對

來源:網路、掌上永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永嘉 的精彩文章:

醉了 溫州一小偷入戶偷竊,連屋主的……都不放過!

TAG:掌上永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