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防糖尿病足,糖友別做這幾個「動作」

防糖尿病足,糖友別做這幾個「動作」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之一,是因足部末梢神經病變、下肢動脈供血不足、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導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組織破壞,出現潰瘍、膿腫,甚至壞疽的一種病變,嚴重者可導致截肢,甚至死亡。有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對危險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在我國,糖尿病足患病率約14%。

如何預防糖尿病足

1

-THE FIRST-

預防糖尿病足,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嚴格控制血糖。只有血糖達標,才能從根本上預防糖尿病足。這就需要堅持用藥、控制飲食以及科學運動相結合,只有多管齊下,才能有效控制好血糖。

2

-THE SECOND-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日常要避免做這些「動作」,以免增加患糖尿病足的風險。

蹺二郎腿

蹺二郎腿會導致血液運行不暢,使迴流心臟和大腦的血液速度減慢。另外,糖尿病患者自身下肢動脈硬化嚴重,久蹺二郎腿會壓迫血管造成缺血,誘發糖尿病足。

蹲著

糖尿病患者本身就下肢供血不足,如果經常蹲著,容易加重供血不足的情況,導致下肢麻木、發涼、酸痛等,甚至誘發糖尿病足。

久坐

久坐不僅會引起胰島素抵抗,導致糖尿病,還會對下肢靜脈血管產生較大壓力,使得血液流通減少,易引發血液凝塊,比如深靜脈血栓。如果是糖尿病患者,久坐還會增加患糖尿病足的風險。建議每坐40分鐘,就應該起身活動至少十來分鐘。

3

-THE THIRD-

日常,糖尿病患者還需做好對足部的保護工作。

選擇合腳的鞋子

糖尿病患者的鞋子應寬大、舒適、合腳,使足趾在鞋內完全伸直,並稍可活動。鞋的透氣性要好。不宜穿尖頭鞋、高跟鞋、露足趾足跟的涼鞋,更不宜光腳穿鞋。另外,糖尿病患者應多準備幾雙鞋,這樣換著穿能保持鞋內乾燥,降低感染的幾率。

穿鬆口的襪子

糖尿病患者應穿棉質的襪子,有利於透氣吸汗。不宜穿不透氣不吸汗的尼龍、滌綸襪。另外,還應注意襪口要鬆口的。因為糖尿病患者本來就下肢血液循環差,如果穿緊口襪,血液循環受阻,容易導致下肢缺血而發生潰瘍。

勤剪趾甲

糖尿病患者的腳趾甲不宜太長,需要及時修剪,但又不能修剪的太短,留心別剪破了皮膚,以增加感染的機會。有些患者有嵌甲,因此更要注意,千萬不要等到趾甲嵌頓到肉裡面才剪,這樣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定期自檢

主要是觀察腳部,包括觀察足背、足底、腳趾、趾甲、趾尖、趾縫,仔細檢查皮膚是否乾燥、皸裂;有無雞眼或老繭;有無損傷、擦傷、水皰、淤血、紅腫、潰瘍、感染等跡象。如果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常摸足背

常摸足背動脈是早發現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足背動脈的位置很好找,在腳背,內、外踝之間的連線上,兩個肌腱之間。糖尿病患者應每隔一周,用手摸摸兩側足背動脈。患者可以用雙手食指施加相同壓力,勁兒不要太大,找到後自己感覺一下脈搏跳動的強弱,感覺其搏動是否有力,兩側足背動脈搏動是否一致。如果出現一側搏動有力而另一側無力,或者其搏動明顯減弱,發生足部病變的可能性較大,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文字/排版 劉雲麗

原創作品,轉載須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老夫帶孩子 母親母乳餵養孩子的好處又增加一條,降低糖尿病風險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