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牙齒變黃了,牙縫太大,寶寶牙齒遭遇的各種狀況怎麼處理?
大多數寶寶在半歲以後都已經長牙了,對牙齒的保護也被提上日程,且刻不容緩。與此同時,細心的媽媽對於寶寶牙齒的細微變化產生了各種疑問。下面的內容,也許正巧能為你答疑解惑。
寶寶刷牙要用牙膏嗎?什麼樣的牙膏合適呢?他總是吞牙膏,有關係嗎?
在寶寶學會漱口也就是差不多3歲之前,一定要選擇不含氟的而且可以吞咽的嬰幼兒牙膏,或者不用牙膏,只蘸溫開水或淡鹽水刷牙。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大多數還不能掌握漱口後將水吐出的動作,所以常常將牙膏吃下去,服用過多的氟對健康不利,因此需要特別注意。
在1歲之前,父母可以用指套牙刷或濕潤的消毒紗布為寶寶清潔牙齒。1歲之後,寶寶的牙齒更多了,食物種類也增多了,需要更徹底的清潔方式,這時可以用嬰幼兒牙刷刷牙了。牙刷一定要按年齡段選擇,刷頭要適合寶寶口腔的大小。
有些寶寶很喜歡自己動手做事情,刷牙的動作也很快就學會了,父母有時就把刷牙的任務完全交給寶寶,不再幫忙。但是寶寶畢竟年齡小,會有清潔不徹底的情況,如果父母不把關,刷牙的目的等於沒有達到,所以寶寶刷牙的全過程要在父母監督和幫助下完成。
寶寶1歲了,還經常流口水,會損壞牙齒嗎?
口水不會腐蝕寶寶的牙齒,這一點是不需要擔心的。流口水通常是寶寶長牙時的一種表現。長牙的過程對口腔中的唾液腺是一種刺激,寶寶的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支配腺體的神經很容易被刺激,口水就是在這種刺激下產生的。同時,寶寶的吞咽能力也不完善,口水不能及時地咽下去,就會流出來。
寶寶晚上有時候會磨牙,會不會對牙齒有損傷呢?
磨牙的原因有很多種,有些與牙齒咬合有關,有些與心理行為有關,還有一些與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神經系統的發育,很多寶寶的磨牙程度會逐漸減輕直至消失,所以在這個年齡段,通常建議父母先細心觀察磨牙持續的時間和頻率,等到牙齒全部萌出之後,也就是3歲後,再到兒童口腔科進行相應的檢查。
我感覺寶寶的牙縫非常大,這正常嗎?
很正常,大多數孩子的乳牙都不會排列很緊密,而是有些牙縫,隨著頜骨的生長,牙縫還會增大。不過,等到周圍牙齒的萌出和生長,牙齒會逐漸靠近。正是這些牙縫給孩子將來的換牙帶來好處,這些間隙為換牙做了準備。因為恆牙要比乳牙大很多,如果乳牙很齊,沒有縫隙,換牙後反而會排列過於緊密和擁擠,造成恆牙排列不齊。
寶寶潔白的小牙齒似乎慢慢變黃了,是說明牙齒出問題了嗎?
大部分孩子的牙齒都在萌出後慢慢變黃,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清潔不夠。孩子在喝奶、吃輔食、吃飯後,牙齒表面會留下一層軟垢,此時若使用牙刷或紗布輕輕擦拭,會很容易擦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齲齒的早期表現,但在這個年齡段所佔比例很小。父母如果發現孩子的牙齒有些發黃,又無從判斷是否是齲齒,可以用紗布擦拭的方法來檢驗,如果黃色能擦掉,就屬於軟垢,如果擦不掉,可能牙齒已經被腐蝕,出現早期齲齒的表現了。
寶寶的牙齒上出現了一些黑色斑紋,但是他好像並不覺得疼,會是齲齒嗎?
請放心,這種黑斑只是影響美觀,並不會引發齲齒和牙周疾病等。隨著寶寶的長大,攝取的食物種類不斷增多,如蔬菜、水果、飲料還有一些中成藥,這些食物本身的色素,或者口腔內的細菌將食物分解出的色素會附著在牙齒表面,形成牙漬。
另外,由於乳牙表面的光滑度遠遠不如恆牙,它的表面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小窩,這種不光滑也容易導致色素沉積,且不容易被清潔乾淨。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