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抗生素使用誤區,你必須知道!
健康
01-21
抗生素使用的六大誤區
誤區一: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於病毒性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於細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 對病毒性感冒並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只是對症治療,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誤區二:一旦有效就停葯
應用抗生素提倡足量、足療程。用藥劑量不足極可能根本見不到效果,而如果有了一點效果就停葯,不但治不好病,已經好轉的病情也可能反彈,甚至更難治療。因此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誤區三:腹瀉就用抗生素
腹瀉大體上分為感染和非感染兩大類:感染性腹瀉又可以分為由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引起,只有當細菌性痢疾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才需要抗生素治療。
其他原因例如一過性腹痛腹瀉、腸易激、病毒感染後的腹瀉使用抗生素是不起效的,長期如此會有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腹瀉沒有明確細菌感染的情況下,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
誤區四:抗生素=消炎藥
對抗細菌生長的叫抗生素,抑制炎症反應的叫消炎藥。許多人管抗生素叫消炎藥,也有人管對抗炎症的藥物叫消炎藥,但更多人是把消炎藥和抗生素混著用把抗生素當做消炎藥。
誤區五:發燒要用抗生素
引起發熱的疾病有很多,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和部分其它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性發熱。像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由病毒引起的發熱使用抗生素治療有害無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也多為病毒所致,抗生素無效。而細菌引起的發熱也分很多種,不能盲目地就使用頭孢菌素等抗生素。
誤區六:使用抗生素的種類越多越有效
一般來說,為避免耐葯和毒副作用的產生,能用一種抗生素解決的問題絕不應使用兩種。


TAG:寶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