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夜間高血壓同樣不容小覷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患者控制好血壓,保持血壓穩定是很重要的。有時白天血壓高了,吃藥控制達標了,但到了晚上,血壓是不是正常卻常常被大家忽略。
在正常情況下,我們人體血壓呈現晝夜節律,白天血壓稍高,晚上睡眠時血壓降低,有個很形象的說法總結這個現象叫:杓型血壓。
但是由於一些異常原因,這個規律被打破,夜間血壓要和白天血壓一較高下,走出了一條非主流道路,成了如下圖這樣
或者更誇張一點,比白天血壓還高出一個頭
最要命的是,因為夜間我們都在睡覺,誰吃飽了沒事還起來量血壓呢?於是,夜間高血壓就這樣華麗麗被我們很多人忽視了。
但是,夜間高血壓卻有著比白天高血壓更大的危害…
2013 年歐洲高血壓指南指出,夜間睡眠或者凌晨12點到早上6點,平均血壓≥120 /70 mm Hg可以確診。或者說,在夜間睡眠或者凌晨12點到早上6點,收縮壓均值高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均值高於90毫米汞柱,也可以確診為夜間高血壓。千萬別忽視夜間血壓升高,夜間高血壓可能沒有明顯不適,但容易造成心臟、大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甚至會危及生命。並且夜間高血壓這種情況在慢性腎病人群中,並不少見!
那麼,要怎麼判斷是夜間高血壓呢?
近期,著名醫學期刊JASN,發表了一篇關於慢性腎病患者隱蔽性高血壓的文章,文中指出,很多慢性腎病患者診所里血壓正常是個假象,在診所外卻血壓異常,其中就包括相當一部分夜間高血壓。
如何預防夜間高血壓?
(1)睡前避免情緒激動、看書太久、娛樂過度、交談過久、精神緊張,這些均會影響睡眠,導致睡眠不佳、多夢,影響高血壓的控制。
(2)睡前避免吃東西、飲酒、喝茶和吸煙,這些因素均會產生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加重心臟負擔。同時高血壓患者夜間起床應緩慢,最好在床上坐l~2分鐘後,再慢慢起立,避免直立性低血壓的發生而摔倒、摔傷。
老年高血壓患者晚上失眠不宜服用催眠葯,因為催眠葯(如苯巴比妥鈉、異戊巴比妥等)均會使老年高血壓患者發生頭暈、腦脹、步態不穩、跌跤等不良反應,還會產生類似動脈硬化性痴呆的表現。
(3)高血壓患者,特別是有嚴重合併症的高血壓患者不宜獨睡一室,以便在出現意外時有人搶救。高血壓患者如出現鼾聲異常、呼吸急促、自述不適、呻吟不停時,應立即通知急救中心或附近醫院的急診科。
(4)如發現高血壓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切忌隨意搬動,如發生心搏驟停,應立即進行心肺復甦,同時配合醫生進行現場搶救。
(5)如發現高血壓患者出現腦卒中先兆表現,切忌隨意自行活動,應平躺側卧,防止嘔吐,特別防止將嘔吐物誤吸入氣管,同時立即與醫院聯繫急救。
如果發現夜間高血壓,怎麼辦?
通過檢查24小時動態血壓,就可以了解是否存在夜間高血壓。如果確定存在夜間高血壓,那麼需要和醫生溝通,及時調整降壓藥的用藥方案。也可以在醫生同意下,調整降壓藥物的服藥時間。
例如,將早上服用的一種降壓藥改為晚上睡前服用。但降壓藥物裡面的利尿劑不適合放在睡前服用,適合放在睡前服用的降壓藥有ACEI類或ARB類,也就是名字後面帶有普利或沙坦的,如貝那普利、氯沙坦、纈沙坦(平欣 纈沙坦分散片)等;還有CCB類,如氨氯地平(瑞舒欣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調整方案以後,同時按照醫生的要求,測量夜間血壓,或者監測24小時動態血壓來觀察用藥療效。


TAG:高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