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用我的嚴厲,逼死了孩子

我用我的嚴厲,逼死了孩子

男孩今年 9 歲,下午出門時,把跟媽媽聯繫用的手機丟了。於是男孩拚命地找,找了很久,依然沒有找到手機。他很害怕,怕媽媽打他,坐在雪地里大哭了起來。

回家後,媽媽果然因為他把手機弄丟而打了他。他的媽媽用膠帶封住了他的嘴巴,把他的手腳和身體用捆綁起來,用一根粗木棍,從傍晚 6 點打到深夜 11 點。打累了歇一會兒,繼續打。一直到 11 點,打不動了,她把孩子抱回了房間。孩子說:「媽媽,我不想看到你。」

第二天,男孩的媽媽來到孩子房間時,孩子趴在床上一動不動。那時的他,臉上、身上滿是傷痕,雙手變成了青紫色,腫脹著,雙腿和屁股上開著血色的花。他,沒有了呼吸。

這是發生在 2018 年1 月初的真實案例。1 月 8 日,雪化了,手機找到了,孩子卻隨著雪花,消融了。


01

一石激起千層浪,事件發生後,網友們在網路平台紛紛發表看法。在那些評論中,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己也從小就被父母打。只不過,大多數的故事,都沒有如此凄慘的結局。

監控視頻里,孩子正在焦急地尋找手機

孩子的媽媽說,她打孩子是因為孩子把手機弄丟了,還沒有完成作業。可鄰居們說,小男孩的媽媽平時對別人都很客氣,卻對孩子很嚴厲,經常會打孩子。

很多媒體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報道,通過報道得知,孩子的父親常常不在家,也不給家裡錢。想必,男孩媽媽的嚴厲,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把自己的情緒,遷移到了孩子身上。

據說,孩子平時也很乖,當老師和鄰居看到他臉上青一塊紫一塊時,他只會說,是自己不小心磕到的。這一次,他再也無法替媽媽掩蓋真相了。一句「不想看到你」,便是孩子對這一事件最後的陳述。

如此極端的悲劇,反映的是家庭教育中的暴力問題。

也許有家長會說,我沒有家庭暴力,我才不會像這個心狠手辣的母親一樣,親手打死自己的孩子。你不曾如此暴力,但你是否動用過武力?你是否嚴厲地批評過自己的孩子?有時候,你的嚴厲都有可能把孩子逼上絕路。

02

收視女王陳喬恩,給人的最初印象是大大咧咧的,是個沒有煩惱的樂天派。但翻看她的社交賬號,看她的訪談,走近了,才會發現,這個女孩其實有一顆敏感的心,其實很多愁善感。她其實,有社交障礙。

這一切,源於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

談及童年,陳喬恩說:「我常常會覺得很恐懼,因為她經常壓力很大,我不知道怎麼跟她講話,我怕她隨時會打我。」陳喬恩口中的她,是她的媽媽。在陳喬恩的成長過程中,媽媽是個魔鬼般的角色,不僅會用非常嚴厲的口吻批評她,還會用一捆枯枝打到見血。

高中時期,陳媽媽規定陳喬恩必須十點前回家。有一次陳喬恩回家的時間超過了十點,陳媽媽很生氣,準備了一把掃帚,陳喬恩一進家門陳媽媽就開始打她。而習慣了媽媽「棍棒式」教育的陳喬恩,變得越來越倔強,每一次被打,她都忍著不哭,一言不發。

長大後的陳喬恩直言,她的童年沒有愛。她甚至親口承認,小時候的自己,有自閉傾向,一直到成年,都不太有安全感。

童年時期,唯一能填補她內心空白就是外婆。在陳喬恩的眼裡,只有外婆是最好的,因為外婆會摸著她和哥哥的頭,說要相親相愛。這些是媽媽從來不會跟她說的。當她講到外婆摸頭的時候,她表現得很激動,眼睛發著光。

後來,陳喬恩長大了,卻和媽媽之間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參加一檔真人秀的時候,母女間常常是一片寂靜。陳喬恩說:「我從來沒有和媽媽真實地相處 6 天 5 夜,兩個人關在一起,我不知道我會怎樣。」

對於給陳喬恩帶來的傷害,陳媽媽感到很愧疚,也意識到自己用錯了教育方式。她說她不知道會對孩子有這麼深的傷害,可是她不知道如何彌補。


03

童年的陰影,對孩子影響是極大的。孩子的性格、待人接物的方式、對世界的看法……都會因為家庭暴力發生變化。

在過於嚴苛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很少能感覺到愛。他們會因此變得惶恐和不安,他們會像一隻刺蝟一樣,對周遭的一切都充滿戒備,隨時準備用自己全身的刺來保護自己。他們會怕愛,質疑愛,無法處理好人際關係。

當這些心理創傷達到一定程度後,孩子的心理會發生扭曲,出現極端型人格。有的孩子,就會在長期的情緒積壓後,開始爆發,讓自己走向了躁鬱。不僅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

打不得罵不得,還怎麼教育孩子?孩子犯了錯怎麼辦?當你選擇對孩子採用嚴厲的教育方式時,你應該明確的是教育的目的。

在教育孩子時,最要不得的就是趁機宣洩。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看見孩子在玩耍而沒有做作業,你怒氣衝冠,恨鐵不成鋼,覺得該好好教育孩子了。於是你對著孩子劈頭蓋臉一頓大罵,或者直接開打。

你真的只是在教育孩子嗎?你不是在把自己在外面受的氣,對平庸生活的抱怨一起發泄出來嗎?你的心裡就真的一點都沒有覺得,是因為孩子對不起你的辛勞所以你才決定好好教育一下嗎?

9 歲男孩的媽媽,其實是把自己對生活的怒氣撒到了孩子身上。她每一棒打下去,宣洩的是自己的情緒。

孩子都會犯錯,犯了錯就該接受教育,幫助孩子糾正錯誤。但你的教育里,不該摻雜別的情緒。

悲劇沒有發生時,誰都不會知道你今天的打罵給孩子帶來的是什麼樣的「蝴蝶效應」。現在,陳媽媽在儘力彌補自己對陳喬恩童年造成的傷害。可是那個 9 歲的男孩再也聽不到媽媽的一句抱歉。

用正確的管教方式,讓孩子和自己變得更好吧,別等到一切來不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迪學科英語 的精彩文章:

誰和你說哭鬧的孩子,不懂事

TAG:蘭迪學科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