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女王與凱特王妃,同為王室媽媽,從分娩到撫養教育,她們有何不同?
每位母親都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方法有所不同。
今天我們一起看看兩位英國王室媽媽-伊麗莎白女王與凱特王妃,
從孩子出生到撫養教育,她們有哪些不同?
1、分娩-在家VS在醫院
英國女王一共有4個孩子,他們都是在白金漢宮或克拉倫斯宮出生的。
宮殿的房間被改成了臨時產房,醫生們可以進入。
根據當時的習俗,查爾斯王子在出生時,他的父親菲利普親王並沒有在場,
而是在外面打壁球緩解精神壓力,直到被允許才進入探望。
從黛安娜王妃開始,分娩在醫院進行。
凱特王妃也是如此,喬治小王子和夏洛特公主都是在聖瑪麗醫院出生的。
而且,威廉王子還做為爸爸親自剪斷了臍帶。
2、第三胎時間-十年VS三年
女王在23歲時第一次成為母親,生下了查爾斯王子。
兩年後,也就是1950年,她又生下了安妮公主。
但是,她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的去世,迫使她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權力上。
直到1960年她才生下了第三個孩子,安德魯王子。
1964年,愛德華王子出生。
凱特王妃在32歲時生下了喬治小王子,
也是兩年後,2015年5月生下了夏洛特公主。
現在,全世界都在等待2018年4月,第三個嬰兒的降生。
3、對孩子的關注度-開始不太關心VS一直都是焦點
也許是生下查爾斯王子和安妮公主時的女王還比較年輕,她對他們的養育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在查爾斯王子5歲、安妮公主3歲的時候,女王進行了為期5個月的旅行,回來之後只是與兩個孩子握了握手。
但隨著安德魯王子的出生,女王改變了很多,她更加溫暖了。
比起女王,凱特王妃對孩子的照顧可謂是無微不至,
這也與現代王室禮儀有關,
與君主統治時期不同,現在規範允許凱特王妃與子女們更加自然地接觸。
不僅僅是她,就連威廉王子也將孩子們視為焦點和生活重心。
4、旅行-二人世界VS全家一起
女王將出訪視為履行職責,因此她常常將孩子交給保姆或是工作人員看管。
當查爾斯王子還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小不點兒的時候,
女王與丈夫離開了六個月對加拿大進行訪問。
當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出訪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時候,
他們帶上了才剛剛9個月的喬治小王子。
(小王子可愛的樣子,贏得了很多粉絲。)
5、孩子衣服-正裝VS隨意
當孩子很小的時候,女王就為他們準備了精緻的禮服,並配以漂亮的鞋子。
其實,這並非慣例,據禮儀專家說,直到19世紀初,即使是富裕家庭的孩子,滿8歲才能穿上禮服。
凱特王妃在孩子穿著方面也保持著英國傳統,
例如,即使在非常寒冷的天氣,小王子也只能穿短褲。
但她也確實讓孩子們更加輕鬆,
比如喬治小王子會見奧巴馬總統的時候,是穿著白色睡袍的。
6、養育態度-緘口不提VS承認掙扎
女王在養育孩子方面,從來沒有發表過任何觀點和表態,
也因此受到了很多批評,但她似乎從不回應批評。
但顯然,女王還是很重視母親這個角色的。
2012年,女演員凱特·溫斯萊特在接受召見時告訴女王,
「比起做演員,她更願意做媽媽。」
女王回答:「是的,這是唯一重要的工作。」
凱特王妃曾經在一個活動中表示:
「雖然做為母親很美好,但也是巨大的挑戰。」
「沒有規則,沒有對錯,只能拼盡全力去照顧他們。」
7、教育-家庭教師VS學校
查爾斯王子和他之前的皇室成員一樣,擁有一位家庭教師。
不過,他也是王室第一位接受宮外教育的人,
9歲的時候,他被女王送到了倫敦的著名私立小學希爾豪斯學校 。
凱特王妃的教育理念是,從小讓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接觸。
這與黛安娜王妃的做法很相似,都是將孩子送進了社會上的幼兒園和學校。
8、運動-馬術VS網球
女王的幾個孩子都很喜歡馬匹,安妮公主甚至還參加了奧運會馬術比賽。
他們還非常熱愛馬球運動。
眾所周知,凱特王妃是溫布爾登網球賽的常客,
她也在教喬治小王子練習網球。
喬治小王子還喜歡恐龍(這跟小豬佩奇的弟弟喬治很像)和帶輪子的東西。
夏洛特公主喜歡隨著音樂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
本文來自企鵝號「一個可以讓你變美的號」,喜歡我的內容就關注我吧~ 咱們天天相守,一起變美!

小豬佩奇禮品套裝(內含故事書20冊+佩奇、喬治正版玩偶)
¥195.60


※維也納金色大廳不只有音樂會,還有絢麗奪目的舞會,已經舉辦77屆
TAG:一個可以讓你變美的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