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從清朝至今,女性會長得越來越好看
文史
01-21
因為相由心生。
清代照片里的許多女性,問題不在於長相的美醜,而在於她們身上喪失了精氣神兒,並因此變得麻木、畏避和瑟縮。
當然也有許多美好的照片。
比如因為支持光緒維新變法、反對慈禧逃離京城,而被崔玉貴投入井中溺亡的珍妃。
比如年少時跟隨父親在日本、法國生活六年,回國後在慈禧身邊擔任女官的德齡公主。
比如曾作為公使夫人出使歐洲,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勸說聯軍統帥、保護北京市民的名幾賽金花。
比如黃金榮的夫人、上海最大幫會青幫的開山鼻祖之一、人稱「阿桂姐」的林桂生。
這些人未必有花容月貌,五官、妝容也未必有多麼精緻,但是她們都有著或清澈、或堅定的眼神。
而擁有這樣神色的女性,也必定是有自我、有故事、有靈魂、有筋骨的人。
要知道,在那個封建年代裡,能夠突破層層束縛,獲得機會成為這樣的女性,真的很難。
比如名妓看似自由無限,但也是要裹腳的。
比如嬪妃格格看似高貴,不用裹腳,但穿的鞋子是這樣的。
她們邁不開腳步,所以生活世界真的很小,陽光有時候都很難照到,時間長了,心也就枯萎了。心枯萎了,脊樑也挺不直了,表情也不生動了。
看看晚清的某位親王福晉。
看看從來沒有被光緒愛過的裕隆皇后。
以上海《良友》電影雜誌曾刊登胡蝶、徐來、陳燕燕、阮玲玉、王人美、袁美雲、黎明暉、葉秋心「八大明星」的合影為例,照片上的女孩子們笑靨如花、眉眼舒展,身上已經沒有了舊時代的壓抑感。
人,越獨立,越自由,越美好。
說的真是一點兒都沒錯。
當然,還有一些可愛的少女照。
可能此時,生活還沒有剝奪掉人生來俱有的活力與天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