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配得上沁陽千年古縣稱號的,其實是它的家常菜

配得上沁陽千年古縣稱號的,其實是它的家常菜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沁陽是一個古城,近些年又被評為"千年古縣",是懷慶府所在地,古城自有古城的味道,林林總總的風味美食讓人慾罷不能,我喜歡那些吃不完的風味美食,但更喜歡從小吃到老的家常飯,給星湯(玉米粥),小鏊饃,鯉魚鑽沙,羊肉生汆撅片,咸大米飯,特別是幾十年獨自在外漂泊,想家的時候常常淚流滿面,而今己人過中年,生活無憂無慮,更享受的是做家常飯的過程。

陳中軍 | 文

豫記微信號:hnyuji

給星湯沒多好喝

但某種程度上成了鄉愁

給星湯就是我們平常吃的玉米粥,懷府八縣叫的是給星湯,我不知這三個字怎麼寫才準確,也不知這名字的由來,但它是我們農村六七十年代早晚的主食,幾乎無可替代。

改革開放前家庭經濟都比較困難,無處買也無錢買別的粥類產品,牛奶,豆漿近似於共產主義的代名詞,玉米粥就是早晚飯鍋里的主角。

玉米直至現在無人說玉米,都稱「茭草」。現在每次回老家,帶的最多的就是玉米糝子,有時能帶幾十斤。說老實話,我真不認為給星湯有多好喝,只不過好做罷了。

給星湯和炒蘿蔔菜是最佳搭配。湯熬得稠一點,蘿蔔菜放在上邊陷不下去,喝一口湯就一根菜,再咬一口饃。

集體時期,去地幹活無交通工具,為節省時間,早上這一頓需要把飯送到地頭去吃。

朋友的哥哥是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學生,在北京中科院工作。

隔三五年回家一次,都要把時間安排在秋天,他要去地幹活,最好再找個手扶拖拉機,把飯送到地頭。

朋友給我們笑談,我打趣,那到時我們幾個去給他當群眾演員,讓大娘作些大燴菜,帶幾瓶二鍋頭,他喝給星湯,我們喝酒。

胃應該是有記憶性的器官,給星湯在某種程度上成了鄉愁。

中原人吃麵食花樣多

鯉魚鑽沙、小鏊饃,還有羊肉汆碗面

鯉魚鑽沙是沁陽一種普通的飯,就是給星湯里下面片,適合於家里沒饃了,或者臨時來客人了,現買現蒸都來不及,就擀個面片下鍋里,就個鹹菜,稀的乾的都有,吃的還挺舒服,不知是誰起了這麼風雅的名字,鯉魚鑽沙。

面片有幾種吃法,清水鍋里下的面片叫甜面片,就鹹菜或醬豆腐,最佳吃法是蘸著調料汁,夏天蘸蒜汁,冬天蘸芝麻醬,韭花,醬豆腐兌的調料,不過這有點麻煩,兌調料還需要點技術,大多數都是蘸蒜汁。

將面片調成鹹味,就叫面葉了。碗里兌上蔥花,姜沫,鹽,醬油,醋,香油,味精,胡椒粉,紫菜,面片擀得薄一點,隨鍋放入波菜,胡蘿蔔絲,只需一個大滾,連面帶湯,五彩繽紛,很是能勾起人的食慾。

小時候糧食缺,白面太珍貴,老吃紅薯,偶爾吃個黃面小鏊饃堪稱過年。記得弟弟曾問我理想是啥,我說:"長大掙錢了,天天吃小鏊饃"。

鏊是我們沁陽一帶原有的特色炊具,生鐵鑄就,中間高,周邊低,能攤薄餅,也能烙蔥花餅,現在這種鏊子已經不大有賣了。

有個謎語就是說這個,"鋼對鋼,鐵對鐵,裡邊卧個黃老鱉"。

現在經濟好了,人們也不用小鏊烙饃了,都自己焊個大鏊子,叫燒油饃鏊,改吃油炸餅了。

還有個特色麵食叫羊肉生汆撅片,別的地方不知有沒有,反正我是沒吃過(相對來說我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人)。

甘肅東鄉羊肉面片也挺好吃,但它是炒菜裡邊下的面片。

我們這裡羊肉切成丁,用各種調料腌漬入味,面和得軟一些,擀得厚些,切成條狀,待鍋里水開之後,只管往鍋里揪面片,下青菜,等到大滾,下入羊肉,再滾端鍋離火即成。

說來也怪,羊肉炒不易炒熟,可這樣做片刻就熟,還特有羊肉的鮮味。

羊肉生汆撅片最適合大鍋做,面更入味。我們這地方對大鍋撅片有特殊喜好,蓋房起屋,辦喪事,都是作大鍋撅片。

有用豬肉的,有用羊肉的,也有用牛肉的。牛肉沉,豬肉漂,羊肉在那半中腰。

號稱沁陽小江南的南作村

還有一種咸米飯

咸大米飯是沁陽獨有的飯食,準確的說就是沁北幾個鄉鎮會做這種飯。

炒五花肉,白菜,蘿蔔,海帶,半熟之後加水,下米,放入粉條,端鍋之前再放入青蒜苗,到時米飯晶瑩剔透,別說吃,光看就能讓你胃口大開。

曾有青島朋友到我家做客,媳婦說做啥飯,我說做咸大米飯。

大城市來的老闆,什麼山珍海味沒吃過,唯有咸米飯還比較稀罕。結果那頓飯吃得朋友高高興興的,連聲說,米飯還有這種做法,好吃。

我們村緊靠太行山下,有山就有水,沁河一條支流——堯河就發源於離我們村七八里遠的捏掌村。

從捏掌村到南作村,整個那一片河網縱橫,星羅棋布,盛產水稻,荸薺等各種水產農作物,號稱沁陽小江南。

南作村農曆二月初九有個古廟會,一年裡就一個廟會,到時親朋好友都要去趕會,如何招待便成了一個大事。

六七十年代,都不富裕,南作村因處在堯河下游,農作物比別的村多了水稻,自然要吃大米飯。

大米飯要有下飯菜,可弄幾桌子菜既不捨得,也不現實,不知是誰發明了米飯的這種做法,有飯,有菜,還很香,從此南庄會家家戶戶做咸米飯招待親朋便成了不成文的規矩。

我媳婦舅家是南作村的,我不止一次聽她講過,到會那天,都是在院里盤個鍋頭(土灶),燒火做咸米飯。

缺油少鹽的年代,能吃上一碗油汪汪的米飯,成了小夥伴們吹牛的資本,對自己的肚子也是個安慰。

要是趕上下雨天沒去趕會,他舅會第二天專程提個瓦罐把米飯給外甥們送來,言語間流露出回憶當年的幸福感。

改革開放之後,生活條件都得到改善,慢慢地我們那一帶都會做咸大米飯了,還有飯店把咸米飯作為招牌主食招徠食客。

美食向來就是因人而宜,因地而宜,因時而宜,也因人的心情好壞而宜。

它可以是夏日陰涼地的一碟毛豆,兩瓶啤酒,也可以是冬日爐邊炕的幾粒花生,它可以是白菜燉豆腐二兩小酒的悠閑,也可以是手撕肘子的豪爽。

老祖宗們經過幾千年的優勝劣汰,固定下來這些生活主食,自有他的一定道理。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簡介

陳中軍,生於1962年,河南省沁陽市西向鎮五街村人,農民,高中畢業,喜歡寫些小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豫記 的精彩文章:

噴農藥怕中毒,帶頭偷西紅柿,十八歲的黃毛丫頭怎麼玩轉婦女隊長?

TAG:豫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