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影業為何注入失敗:樂視控股股份被凍,業績承諾難兌現,估值多少存分歧
文/王謙
編/李愨
延宕3年多的樂視影業注入樂視系唯一上市公司——樂視網一事,終於在2018年1月19日終止。
對於終止原因,樂視網稱,樂視控股持有的樂視影業21.81%股權被司法凍結,還存在對其17.1億元的應收賬款,「考慮到樂視控股短期內提出實質解決方案存在不確定性,樂視控股持有樂視影業股權凍結不能解除,且關聯方其他應收款問題遲遲未能解決導致交易無法推進或無法獲得批准,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暫不具備實施基礎。」樂視網在公告中表示。
「公司深讀」發現,樂視控股所持股份被凍結達23次,樂視影業盈利始終未能達到承諾值。而在2017年後半年,各方對樂視影業的估值始終語焉不詳,潛在的估值分歧也成為阻止樂視影業注入樂視網的原因之一。
樂視控股所持股份被凍結23次
工商資料顯示,樂視影業目前註冊資本為8.37億元,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持有其21.81%股權,為第一大股東,融創中國旗下投資公司天津嘉睿匯鑫持股比例為21%。
1月19日午間,樂視網在公告中稱,樂視控股所持樂視影業21.81%股權目前仍處於司法凍結狀態,「凍結不能解除」。
司法凍結來自樂視系的龐大債務和天量訴訟。由於賈躍亭持有樂視控股92.07%的股份,為其實際控制人,當債務和訴訟如雪花般向賈躍亭襲來時,法院無法執行,只能凍結賈躍亭名下的財產,既包括樂視控股本身的股權,也包括樂視控股持有的樂視體系其他公司的股權。
對賈躍亭名下財產的凍結始於2017年6月招行的「發難」。2017年6月26日,招商銀行上海川北支行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凍結了樂風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樂視移動智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賈躍亭、甘薇名下銀行存款共計人民幣12.37億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
此後,圍繞賈躍亭與華福證券、中信證券等多家債權人的債務糾紛,越來越多的法院加入了輪候凍結賈躍亭名下財產的隊列。
「公司深讀」通過國家企業信用公開信息系統獲悉,樂視控股所持樂視影業的股份已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法院、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多家法院凍結,累計凍結次數達到23次。
(樂視控股股權被司法凍結情況)
另一方面,樂視控股所持股份還被多次質押。工商資料顯示,2015年12月,樂視控股將價值4800萬元的股份質押給中國民生銀行;2017年4月和5月,樂視控股又分別將18242.0753 萬元和5020.7547 萬元的股份質押與融創中國。
(樂視影業股權被質押情況)
去年12月25日,樂視網曾公告稱,天津嘉睿擬對樂視影業進行增資,增資後其持股比例將由21%上升至40.75%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樂視控股持股比例則降至16.36%。由於本次終止收購的公告稱樂視控股持有樂視影業21.8%的股份,可見天津嘉睿尚未完成出資持股。
業績乏力,應收賬款難到賬
2011年,樂視影業創立,賈躍亭與原光線影業創始人張昭合夥打造了這一「互聯網時代的電影公司「。
成立不久,樂視影業就推出了《歸來》、《小時代》(系列)以及《消失的子彈》等多部知名影片,在資本市場也上頗受矚目:2013年8月,樂視影業完成首輪融資,估值達到15億人民幣;2014年9月,樂視影業完成B輪融資,估值達到48億元。
賈躍亭認為,樂視影業有助於樂視形成「平台+內容+終端+應用」的生態模式。2014年年底,樂視網首度啟動將樂視影業注入上市公司的計劃;2016年5月,樂視網公告稱,將發行1.65億股股份並支付現金29.79億元,合計支付98億元,收購樂視影業100%股權。
此次收購中,樂視影業做出盈利承諾,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於5.2億元、7.3億元、10.4億元,合計為22.9億元。
即使在2016年11月樂視債務危機爆發時,賈躍亭仍在公開信中為樂視影業背書,稱其「符合廣大投資人利益」,正在「全力推動它注入到樂視網內」。
但是樂視影業的凈利潤遠遠低於其盈利承諾。根據樂視網公告中披露的樂視影業財務狀況,2014 年和 2015 年,樂視影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7.65 億元和 11.45 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0.64 億元和 1.36 億元。
最終,2016年11月8日晚,樂視網公告稱,「2016年國內電影市場發展顯著低於預期,第三季度國內票房出現同比下滑「,重大資產重組無法在2016年完成。
而據「公司深讀」不完全統計,進入2017年,樂視影業共製作《奇門循甲》、《記憶大師》、《「吃吃」的愛》等14部影片。百度糯米和藝恩提供的數據顯示,上述影片的票房合計為8.36億元。
即使無需扣除營業成本,上述票房也遠遠低於樂視影業2017年凈利潤10.4億元的承諾。
(樂視網賬齡超過1年的重要應付賬款情況)
不僅業績遠遠低於承諾,樂視影業拖欠樂視網的應付賬款也遲遲未能償還。樂視網2016年財報顯示,樂視影業旗下兩家公司合計有6486.24萬元的賬齡超過1年的應收賬款未支付。
而在1月19日的公告中,樂視網披露樂視影業尚存有對其關聯方樂視控股的17.1 億元其他應收款,且「遲遲未能解決「。
天價估值難再現,投資者或分歧嚴重
即使天津嘉睿尚未成為樂視影業第一大股東,其仍持有樂視影業21%的股份,且為超過2.3億元的樂視影業股權的質權人。理論上,天津嘉睿有條件成為樂視網重組的對手方。
然而,本次樂視網宣布併購樂視影業中止,卻未提及天津嘉睿的股權。「公司深讀」綜合分析,各方投資者對樂視影業估值可能存在的爭議,或許是導致天津嘉睿「缺席「的主要原因。
巔峰時刻,樂視影業估值達到98億元。直到2016年年底樂視影業注入上市公司樂視網的初次嘗試宣告失敗時,樂視影業始終未傳出估值調整的消息。
而當2017年1月孫宏斌入股樂視系時,他只用10.5億元便換來了樂視影業15%股權,樂視影業的估值相當於70億元,相比98億元的高位出現了28.57%的縮水。
此後,樂視影業的原投資者們開始傳出不滿聲音。
2017年10月,一位具有招商銀行、中郵基金和中信集團等國資背景的投資公司思偉投資以「擅自違規經營」、「始終隱瞞重要經營事項」、「嚴重損害全體股東利益」為由,將樂視影業告上法庭,要求後者公開相關財務及運營信息。
司法裁決透露,思偉投資於2015年6月11日,向樂視影業認繳2億元增資款,拿下2.8674%的股權,相當於樂視影業估值為69.5億元。
可見,若樂視網併購樂視影業全部股權的股價低於69.5億元,思偉投資和天津嘉睿的投資即將出現浮虧。
(2016年5月 ,樂視網首次嘗試收購樂視影業時公布的投資者名單)
不過,以更低的價格入股樂視影業的影視明星們仍有較大的盈利空間。有媒體報道,2014年10月,張藝謀以每股1元的價格認購了208.33萬股樂視影業;2015年5月,郭敬明以500萬元獲得500萬股樂視影業股權。
若2016年樂視影業注入樂視網成功,張藝謀所持股份價值達到14071.82萬元,浮盈13864.49萬元;郭敬明所持股份價值也達到5855.50萬元,浮盈5355.50萬元。此外,黃曉明、李小璐等影視明星入股樂視影業的價格也較為低廉。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12月,融創中國傳出擬對樂視影業進行增資的消息,消息中卻未出現任何關於樂視影業估值的信息,這或許說明,圍繞樂視影業的估值,各方仍未達成共識。


※美到連妖怪都想咬一口!《花遊記》吳漣序示範30+女人輕熟穿搭
TAG:搜狐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