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青年植保飛手:田野里的「夢想家」與「變革者」

青年植保飛手:田野里的「夢想家」與「變革者」


90後植保飛手張國健通過一個智能設備,控制遠處的無人機。

圖/受訪者供圖




文/舒少環

  




一批無人機飛手進入農業領域,使原來被認為老舊、落後的農業,變成新科技與新生代的創業試驗田。




一輛車、一架無人機,來自廣西桂林的劉奕炬和妻子粟樹群在六月用一個月時間跑遍廣西貴港的三區一縣,共十三個鄉鎮。作為植保飛手——從事農林植物保護的無人機操作人員,在5個月的農忙季里,夫妻二人比農民還忙。劉奕炬當飛手,粟樹群負責配藥、換電池等後勤,幾個月輾轉幾千畝水稻地、甘蔗地和近千畝柑橘地。  




夫妻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6點起床,天亮時趕到地里,傍晚時分才能收工。劉奕炬調侃他們是靠天吃飯——雨天不能作業,風力過大不能作業,中午溫度過高也不能作業,一年之中只有四五個月的農忙季才有植保的活兒干。 




2017年5月起,廣西桂林的植保飛手劉奕炬就帶著無人機在田間作業,他的妻子粟數群正在清洗無人機。

圖/受訪者供圖




工作時,劉奕炬往往一邊監控地里飛行的無人機,一邊刷微博、微信。而粟樹群笑說自己大部分時間是在祈禱飛機不要掉下來。每墜一次機,他們都面臨一筆幾百乃至上千塊的維修費。  




不過,令粟樹群印象最深的還是一路上的歡聲笑語——嘲笑噴完甘蔗地、身上沾滿雜草的丈夫像只大刺蝟,調侃無人機一飛上空,就雙手合十做禱告的妻子活像一隻鴕鳥。






一面是躥火的市場,一面是蠻荒的業態。




膚色黑黃、略顯滄桑的面孔上架著一副眼鏡,劉奕炬在成為植保無人機飛手前,曾在中國石油做了十年工程師。




出於家庭原因,劉奕炬不願再奔波於全國各地。之後,他和妻子從國企跳槽到民企。因劉奕炬的創業主張,加之遭遇職場不順,粟樹群決定跟丈夫一起在無人機植保領域創業。在這之前,他們接觸過航拍無人機,還接過幾單生意。  




劉奕炬和妻子

粟數群被稱為植保界的「神鵰俠侶」。

圖/受訪者供圖




劉奕炬是典型的工程師思維——一件事能不能做,考慮的第一個因素是技術可行性,第二個是經濟可靠性,第三個則是安全風險。他決定在植保無人機領域闖一闖,看中的也是這三點。




相對於傳統的人力耕作,無人機植保具有絕對的效率優勢——現階段市面上使用的無人機是人力噴洒的30—60倍,也更合乎安全和經濟原則——除了人、葯分離,保證人員的安全外,還能為種植者提供及時、低廉的服務。




根據農業部的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6月,我國專業級無人機生產公司共300餘家,其中有200多家生產植保無人機,品類達178種。業內專家稱,市面上較為主流的植保無人機技術已趨向成熟。




如今,農用植保無人機已經逐步在農村推廣使用。圖/視覺中國




隨著技術的發展,加上農村人力凋零,植保無人機的前景被看好。華創證券研究所預計,中國無人機植保服務市場年規模高達百萬億元。「高科技、農業、互聯網」,當下最熱的創新概念都指向植保無人機,使之成為農業領域的風口。




植保無人機躥火的同時,植保無人機飛手也越來越短缺。飛手一方面是上游植保無人機廠商的客戶,另一方面又是種植戶的服務商。深圳無人機協會副會長余景兵預估:「2017年,我國農用植保無人機約2萬架。預計3到5年後,農業植保無人機的大概會有10萬架,植保無人機飛手缺口至少30萬人。」




植保無人機躥火的同時,植保無人機飛手也越來越短缺。

圖/受訪者供圖




踏入這個行業後,劉奕炬卻發現廠商口中「年入20萬」的誘人財務數據背後,潛藏著巨大風險。除了長期風吹日晒的工作環境外,他更擔憂的是,農忙季一過,他們該去幹什麼。他成立了一個五人組的植保作業隊,飛手們長達數月的農閑期得不到妥善解決,整個團隊將面臨人員流失問題。




另一方面,農民對無人機還很陌生,他們接受植保無人機這個新事物還需時日。「說服一個人不難,難的是改變整村人的想法。」劉奕炬表示,他們花了很大功夫做零收益的宣傳,趁著農閑期,幾乎天天下鄉做推廣。 





2017年10月25日,在廣西來賓小平陽和平村,村民們在觀看無人機的使用演示。

圖/受訪者供圖




令劉奕炬意想不到的是,植保作業隊不斷湧現,整個行業的競爭達到白熱化。惡性競爭的結果是打「價格戰」——以更低廉的價格搶佔市場,從而壓低整個行業的利潤,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劉奕炬出生於典型的農民家庭,小時候干農活的勞累經歷給他留下了不好回憶。大學畢業後,他沒想過以後會再跟農業打交道。但他對從小長大的農村有情結,




希望看到無人機這種新式工具給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帶來改變。




粟樹群正在進行無人機噴洒作業前的配藥工作。

圖/受訪者供圖






給老舊的農業注入新的思維。




台灣青年林子欽以植保無人機飛手的身份在台灣老牌農校——宜蘭大學進行了一次演講,在自我介紹影片中,他自稱「夢想家」「變革者」,影片配樂是台灣樂團五月天的《憨人》。  





台灣青年林子欽希望自己現在做的事情,十年後還有它的效應在:「我希望紮根這個行業,而不是只掙幾年的錢。」

圖/受訪者供圖




林子欽是一名兼具「企業管理經驗」和「互聯網思維」的農夫,念大學時,他沒想過有一天要回家務農。工作幾年後,他發現,對他們這一代台灣年輕人來說,80年代的經濟騰飛期已過去,年輕人想干出一番成績,一定要敢於嘗試、善於突破。





幾年前,林子欽決定回家幫父親經營家裡的農地。不過,他面對的仍然是非常傳統的農業環境,人力普遍凋零,「十個人裡面可能難有一個年輕人」。




林子欽不願沿用上一輩的人力耕作方式,但種植水稻過程中,噴葯、施肥這些環節仍得依靠人力。




林子欽想過引進直升機來取代人力,但直升機在台灣的普及率低,且被禁止引進。之後,他關注到了無人機。他曾用一個小團隊來研發農用無人機,但「燒」了很多錢後以失敗告終。這時,林子欽才決定到大陸引進無人機。當時的他要去河南接受無人機飛手培訓,家裡人特別不放心,還特意到廟裡幫他問平安。





家裡的600多畝農地成了林子欽最早的試驗地。

圖/受訪者供圖




不過,即使成為了無人機飛手,林子欽也清楚,植保無人機在台灣是一個新領域,如果不能說服老人接受這一新事物,推廣的難度可想而知。  




家裡的600多畝農地成了林子欽最早的試驗地,父親最初並不放心。




「我在我們家附近試飛的時候,農夫們被嚇了一跳,但同時他們又跑過來偷偷看。」在林子欽看來,農夫們都期待這樣一個新事物的出現,但他們也害怕新事物。林子欽要做的,是以實際作業去驗證無人機的安全性、效率性以及成果。  





林子欽工作時的一整套裝備全在車上:無人機、藥箱,以及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

圖/受訪者供圖




台灣的市場很小,林子欽擔心,如果不先把服務做好,口碑就不會好,最終會失去整個市場。因此,他決定組建一個飛手聯盟。他花了很大力氣在人才的遴選和布局上,他要先把遊戲規則制定好、把大的架構建立好之後再去動手干,否則布局越大就越收不住。




林子欽希望自己現在做的事情,十年後還有它的效應在:「我希望紮根這個行業,而不是只掙幾年的錢。」




多年前,林子欽開始密集學習農業知識——進過修,也上過農民學院的課。如今的他,對農業很有感情。與工業品相比,農產品更有趣。工業品是程序化的標準品,而植物不同,只要你真心照顧它,它就會長得很好。林子欽相信,如果引入新思維,台灣的農業格局就會改變。





林子欽在田間自製的稻草人。

圖/受訪者供圖






這群無人機青年飛手是農村的「承前啟後」者。




每到新疆棉花採摘季,植保作業隊的數百個飛手開著車,帶著無人機,如候鳥遷徙般奔赴新疆。




「流動遷徙」和「年輕化」是這一族群的兩大特徵,據統計,80後、90後佔國內植保無人機行業從業人員七成以上。上游無人機製造廠商的大規模宣傳推廣,植保行業吸引了一批高學歷、有抱負的年輕人加入。






據統計,在國內植保無人機行業中,

80後、90後占

從業人員的七成以上。

圖/受訪者供圖




無人機對農業來說,不只噴洒農藥這麼簡單,它還是傳統農業通向現代化的一把鑰匙。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程師楊炯表示:「無人機目前對農業的參與,只是從低自動化到高度自動化的過渡狀態,從技術、土地分配,還是管理上來說,都是如此。」他認為,當過渡到高度自動化的農業——大地塊作業、集中噴洒,專業人員負責監控的時候,才真正發揮無人機的力量。而這個過渡期,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會延續一代人。 




這群無人機飛手是農業變革的親歷者,原來被認為老舊、落後的農業,也成了他們的創業試驗田。




林子欽認為,現在的台灣年輕人之所以願意返鄉,是為追求成就感:「如果你今天進的是一家工廠、一個標準化的供應鏈條,你取代的是這一鏈條中某個人物的角色,那你會覺得不好玩。但如果給你另一個大方向,你也願意去發揮,就可以去創造屬於你的更大可能。」 





劉奕炬與農戶合影。

圖/受訪者供圖




劉奕炬說,無人機青年飛手是農村的「承前啟後」者,他們填補了農村的人力「斷層」。以後,他們最有可能成為大片農地的承包者,即未來的「農場主」。中國的農業要發生大的變革,要時間,也要青年願意留下來。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506期





小新推薦




一個有態度的新年禮盒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蒙克=吶喊emoji?除了代表作,你對藝術家一無所知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