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骨傷科常見的兩個問題

骨傷科常見的兩個問題

問題一:骨折之後為何不立刻手術?

很多曾經骨折過的患者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骨折住院後,醫生往往沒有馬上準備手術,而是給予簡單的處理,諸如:有的是石膏外固定,有的是支具外固定,有的是皮牽引,有的是骨牽引,反正遲遲不見安排手術。有些患者能夠理解醫生的決定,有些則很是不解,總擔心不趕緊手術會影響骨折癒合以及後期的康復,所以反覆催促醫生早點手術,有時還會與醫生發生口角,最後鬧得很不愉快。

情況是:單純的軟組織扭傷有時也會腫的很明顯,而骨折比軟組織扭傷所受到的暴力要大的多,所以局部腫脹會更加明顯,軟組織損傷也會更加重。骨折後短時間內局部即可出現腫脹,嚴重者幾分鐘就會明顯腫脹。一般情況下會在48-72小時達到高峰,一周左右才能基本消退。

如果在此期間手術,骨折與手術創傷疊加在一起,相當於「雪上加霜」,不僅會加重局部軟組織腫脹程度,而且不利於軟組織生長修復,甚至可能造成傷口不能縫合。即便可勉強縫合,但術後會出現皮膚壞死、感染、骨外露或鋼板外露等情況,軟組織損傷、腫脹時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如果此時切開手術,造成細菌植入,極易感染,嚴重者可能會並發骨髓炎,那時候問題就嚴重的多了。如果受傷之時,傷情較重者,手術還會增加全身各臟器的負擔,手術風險就明顯加大太多。

當然,也不是所有骨折都要等一段時間再手術。受傷6小時以內,無明顯腫脹的閉合性骨折,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安排急診手術。對於開放性骨折在6-8小時以內者,或腫脹嚴重可能影響患肢血運時,一般會安排急診手術。當然最終還要根據病情、醫院的手術室佔用情況、醫生忙閑、固定器械準備情況綜合確定。對於閉合性骨折,到達醫院時已經出現了腫脹,最好是等消腫後再手術治療。如果沒有水泡,待局部皮膚出現皺褶即可;如果出現水泡,應待水泡消退後再手術。

臨床結果顯示:傷後兩周內手術對骨折癒合及術後康復沒有影響。當然隨著時間推移,術中複位難度會增加。但權衡利弊,保護軟組織比難複位更重要,「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同理,軟組織不修復好,骨頭怎麼能夠長好?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排除一些潛在疾病,如心臟病、未控制的高血壓等等;尤其對於老年人,更要重視全面檢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推遲幾天手術,利大於弊,值得等待。總而言之,聽醫生安排是不會錯的。

問題二:手術之後為什麼不給用抗生素?

很多患者住院期間,經歷包塊切除或骨科內固定取出等手術。術前術後醫生均沒有應用抗生素時,患者總覺得缺點什麼。找醫生問道:「我前幾年切個囊腫還用了一星期抗生素呢,這次怎麼一點也不給?萬一感染了怎麼辦?還是給用上兩天吧!」於是醫生苦口婆心給患者解釋:「這是一類切口,是無菌切口,手術時間也短,不需要用抗生素,是葯三分毒,用多了對身體不好。」患者不情願地回病房了,但心裡總是不踏實,顧慮重重。

很多患者認為只有使用抗生素來「消炎」才能預防感染,單純換藥是不能保證傷口長好的。再說了,是我自已掏錢,難道這種小要求醫院都不能滿足嗎?花錢也不行?想不通,有情緒。於是四處托關係,讓醫生給他使用抗生素。更有甚者,由於醫生拒絕了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療的要求,認為醫生對病人不負責任,對醫生進行投訴……

然而情況是: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抗生素使用第一大國,由於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出現了很多超級耐葯細菌,對人類危害極大。因此,國家對抗生素的使用出台了嚴格規定:一類切口手術不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其中包括未進入炎症區,未進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的手術以及一些閉合性的創傷手術,比如:甲狀腺、乳腺、疝氣修補、體表包塊切除、內固定取出等手術。但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年齡超過70歲、免疫力低下、患有糖尿病、體內植入人工材料(鋼板、人工關節等)、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惡性腫瘤、術中出血800毫升以上者可以酌情用抗生素。

一類切口,通過嚴格的無菌手術管理和不斷提高手術操作技術即能有效預防感染。這類切口在術後使用抗生素不僅沒有作用,還會導致抗生素濫用,大量使用抗生素會導致葯菌耐葯及體內菌群失調,破壞自身的免疫力。

大量事實說明,只要嚴格按照無菌規範操作,清潔切口手術不用抗生素是安全的。不用藥或少用藥還能減輕您的經濟負擔,何樂而不為呢?聽從醫生的安排,醫患合作,理解萬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如何畫出傳神的眼睛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