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蒜真是個五彩繽紛的小玩意兒

蒜真是個五彩繽紛的小玩意兒

蒜有白色、紫色、綠色、黑色,你見過幾種?

白色的蒜,是指蒜鱗莖的皮色為白色的蒜,也就是我們最常見的大蒜了。白皮蒜頭大瓣少,皮薄潔白,粘辣郁香,營養豐富。耐寒能力較強,能夠在秋季的時候種植,成熟期相對較短一些,在味道上也會淡一些。

紫色的蒜,是指蒜鱗莖的皮色為紫色的蒜。據悉當年張騫帶回的大蒜就是現在的紫皮蒜。紫皮蒜有著非常多的優點,蒜瓣大,種瓣均勻,辣味濃,多早熟,產量高,品質較好。現在紫皮蒜主要在中國的華北和東北地區種植,此外西北地區也有一定的種植面積。但紫皮蒜耐寒性不高,只能在春季種植,所以成熟期相較長一些。紫皮蒜口感更辛辣,故活性成分大蒜素的含量更高,抑菌效果也更明顯。

綠色的蒜,其實不是真的綠的蒜,而是我國在臘月製作的傳統美食「臘八蒜」。將大蒜去皮、洗凈、剝瓣,倒入米醋,封入小壇,整個製作過程不見陽光,除夕時開封,就做成了青翠宜人、蒜香可口的「臘八蒜」。「臘八蒜」產生的綠色並非葉綠素,而是大蒜綠色素,這種綠色素的成分是一種含氮的花青素類色素。

不是所有的大蒜都能形成綠色素,只有大蒜在不休眠期的特定條件下才能變綠色,在休眠期的大蒜是不能變綠色的。在儲存的過程中不能經過高溫處理,必須低溫,用來腌制臘八蒜的醋酸濃度要夠,這樣才能打破大蒜休眠、激活蒜酶、使得大蒜成功綠變。

臘八蒜是醋和大蒜的完美結合,不僅僅使大蒜和醋的抑菌、增強免疫力作用更加穩定,還弱化了吃大蒜時產生的不愉快氣味,並且大大減弱了蒜中有機硫化物對於胃腸道的刺激。相對而言,臘八蒜比普通大蒜對人體保健作用更好一些。

黑色的蒜,又名發酵黑蒜,就是新鮮的帶皮生蒜,經過清洗、酶素激活、熟化、乾燥等過程,置於60℃左右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經過數十天的處理髮酵後產生黴菌,蒜瓣顏色變黑製成的食品。

黑蒜因為經長時間的發酵和熟成,使大蒜中所含的蛋白質被分解為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被分解為果糖,並完整保留大蒜所含的蒜氨酸。作為美味的主要成分,黑蒜的氨基酸含量比普通大蒜增加了2.5倍。沒有了蒜刺激的辛辣氣味和臭味,比熟蒜或烹制大蒜更具芳醇的炭烤香味,味道酸甜,入口軟糯,就像果凍一樣柔軟,可剝去外殼後直接當做點心或甜品來吃。

黑蒜不僅風味和口感更有吸引力了,還提升了原有大蒜的營養成分。黑蒜含有18種氨基酸、大蒜烯、多肽、多酚、活性SOD、生物酶、配糖體、多種維生素、脂質、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有機硫化合物等成分,營養成分為白蒜的2倍,SOD活性為白蒜的22倍,抗衰老效果為白蒜的39倍,多酚含量為白蒜的83倍。結構配比合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因而更能發揮其自身的功效,並且沒有任何的副作用。

黑蒜能抗菌消炎、防癌抗癌、調節血糖水平、促進胃腸作用,增強人體免疫力,保護肝臟,食後不上火,能隨發酵時間延長而增加的極強抗氧化能力,還能延緩衰老。

其實,除了顏色之分,按蒜瓣的大小還可分為:大瓣蒜和小瓣蒜。按抽薹(蒜薹又稱蒜毫,是從抽薹大蒜中抽出的花莖,人們喜歡吃的蔬菜之一,常被誤寫作「蒜苔」)可分為:有薹種和無薹種。按種植方法可分為:青蒜(蒜苗)和蒜黃(蒜黃,大蒜幼苗,利用大蒜鱗莖在黑暗條件下進行軟化栽培而成,葉蠟黃色,基部嫩白)。

簡單說蒜的成長三個過程,發芽後不見光長為蒜黃,見光長為蒜苗(綠色可食用,有點像蔥),有薹蒜長出蒜薹,最後成長則為蒜。

小貼士

實驗顯示,茶多酚可以與含硫化合物發生反應,從而減少吃蒜引起的口臭。不過,此種方法要消耗大量的茶多酚,所以跟喝茶比起來,還是嚼點茶葉比較保險。

或許你還喜歡

本文使用的照片源自網路,

我們曾努力尋找原作者,

但並未成功,我們希望原作者看到後,

在微信後台留言,

我們會作相應的稿酬並致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約閨蜜 的精彩文章:

TAG:香約閨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