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寒門貴子楊寶德之殤該周筠來背?

寒門貴子楊寶德之殤該周筠來背?

楊寶德之死事件持續發酵中。

主人公楊寶德出生於湖北農村,可稱之為寒門貴子,從小到大成績優異,現西安交大在讀博士研究生,於2017年12月25日溺亡在灞河,系自殺。

本是去年一樁高材生自殺案件,為何昨日新浪新聞再報道,除卻社會對博士研究生、寒門貴子輕生的扼腕嘆息外,更有進一步的爆料。

據稱楊寶德在讀博士期間換周筠作碩士導師,換了導師後其科研成果卻很大停滯,讀博一年半,只拿出一篇論文。

死亡前他曾有過這樣的記錄「自從轉了導師,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本來性格並不開朗的我開始變得沉默抑鬱。本來就不善於與人打交道的我開始變得恨不得每天誰也不見……」

周筠似乎是迫害楊寶德輕生的罪魁禍首。

這樣的報道讓我想起我高中時候同校的學生輕生事件。

那是二十年前, 有一位相貌異常出眾的女生。

女孩不僅相貌出眾,性格還開朗。是學校里活躍的文藝分子,文藝匯演里總是有她卓越的身姿。

女孩在班裡成績中不溜,但是對於市裡最好的重點高中來說,中不溜也就意味著准大學生了,高三再努努力衝刺個重點也是輕鬆的。

那年我高一,她高二。

對於重點高中來說,高二會考,完全就是用打醬油的心態應付就可以的。

女孩不知道是如何著了魔,在地理科目上竟然夾帶入考場。

監考老師是本校的一位老教師,將女孩試卷和紙條一併收走。

女孩帶著「作弊」之罪哭著離開考場。

接下來,發生最為痛心一幕。

女孩回到家中,獨處了幾個小時。最終在父母下班回家之前,從窗戶飛身而去。

三線小城,皆是熟人。

據說,同班一個對她愛戀的男孩,在交完考卷後,飛奔到她家樓下,卻已是冷冰冰的屍體。

據說,女孩死得非常痛苦,樓下幾家開著的窗戶將她的頭骨打碎,腦漿散了一地。女孩父母哭死過去。

據說,我們學校那位老教師壓抑、沮喪,很多很多年神情恍惚。從此陷入深深自責,每晚不能安睡。

發生這樣的事件,對於一個年輕的生命的短逝,周圍的朋友親人扼腕痛惜;對於家庭是驚天霹靂,滅頂之災,父母中年喪子,白髮人送黑髮人之痛誰人能體悟。

逝者已矣,生者何其哀痛。

今楊寶德之死,其女友李欣及家屬認為,周筠12月18日答應楊聯繫出國事宜,12月21號遭到老師批評……出國無望,學術無果,導致輕生。

社會輿論將此事過失皆指向周筠。

雖然這樣的指控未獲證實,但我覺得這樣的指控是「傷人」的,也是「反人性」的。

教師做為一種職業,「傳道、授業、解惑」也。

教師對學生的「做人之道」、「為業之道」、「治學之道」有引導和示範的責任;教師將知識經驗、技能加工和整理傳授給學生並啟發他們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技巧。教師也兼具朋友的角色,對學生進行學習、生活、人生上的探討和指導。

教師是一個偉大的職業,但這樣的職業如果需要將學生輕生之事都承載下來,背負親屬指責、背負社會輿論壓力,試問還有哪個人願意去做教師?

人世間最背不起的是人命。今日輿論之指向,讓我想起二十年前我就讀中學的那位可憐的老教師。想起她惶惶不可終日的臉。想必二十年前,她也經歷過逝者親友指責、社會輿論的攻擊、學校領導的批評、對年輕生命逝去的內疚煎熬……二十年已去,不知這位老教師怎樣?是否已經坦然。

楊寶德輕生事件中,我認為將矛頭指向周筠是殘忍的。

其一,楊寶德雖然是內斂寡言之人,但其輕生言行之前就有徵兆,這樣的徵兆我認為密友和女友應該較導師周某更易察知。密友、女友皆不能阻止,導師周筠即便有能力又何能抓住勸導時機?

其二,無科研成果及出國深造不成是一名已經成年攻讀碩博的人應該承受的。人生漫長、寒窗數十載,急切想要在兩、三年短時間內有所成。誰規定你的教師要包辦你只贏不輸?

其三,周筠讓學生幫自己處理一些私事,擋酒、澆花、打掃辦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車場接她、陪她逛超市、裝窗帘等。我認為這些行為雖「不合適」但「不過失」。至少我學生時代也曾到要好的老師家吃飯、喝酒、暢談人生,也曾一堆同學去老師家包過餃子,擦過窗子。

逝者已矣,希望對生者留有善念。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青少年自殺率是國際平均數的2.3倍。應試教育體系產生的壓力成為學生自殺的主要因素。

我曾與教育系統工作人員交流過,對於目前學校來說,各年主要以完成教委各項考核指標為學校目標,其中死亡率也是考核指標之一。

如此說來,死亡率對學校,對社會皆是一個可控的數字而已。那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何來考量生死之間的人性?

楊寶德求學所在的西安交大,對其家屬進行慰問,協助家屬妥善處理了後事,得到家屬的認可。

這樣的處理方法,也是通用標準:言語安慰+安慰金模式。

我只想說:這樣的事,能不能少一點?

除了通用標準,能不能用生命的吶喊引發大家深思?

我們的學校有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導嗎?沒有。

我們的學校、社會要不要改善急功近利的「成果」模式?不要。

我們是不是應該給周圍的人彼此一點「人性」的關懷?關我X事。

如果上述三個問題答案換作:有、要、必須給。也許校園輕生事件能夠少去很多很多……

逝者已矣,生者反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