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定中狀元
每天一篇原創,今天是第237天
《管見參考》
紹興市網上文化家園示範項目
文/管見 主播/張彬
《中山狼》的故事是進入教科書的,沒幾個中國人不知道。
說的是東郭先生救下了一隻中箭逃命的狼,自己卻幾乎反被狼所害的故事。
通過對狼的本性的揭露,罵盡一切負國家、負父母、負師友的無恥之徒,同時嘲諷了迂腐的東郭先生所謂的「仁心」,頗有深意(有人說是影射嘲諷李夢陽,後面會講到兩個人之間的事)。
這部劇的主人公東郭先生很有名,但是劇的作者--康海,可能就沒幾個人知道了。
首先我要告訴你:
康海,他是明朝的一位狀元。
他的傳奇不是因為寫出了《中山狼》劇本,而是他曾誇下海口:
「我必定會中狀元!」而最後果然中了狀元。
康海,陝西武功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狀元,任翰林院修撰。
康海同學從小就非常聰明,據史書記載,他老爸給他講古今賢聖的典故,老爸一邊講,他就一邊自己玩,可是最後問他講了什麼,他卻能一字不差地複述出來。
記憶力那是相當的驚人,而且是在一心兩用的情況下。
如今的高中生聽了可能在想,如果能一邊聽老師講課,一邊玩遊戲還能上「雙一流大學」,那就太好了。
言歸正傳,儘管康海從小聰明,但到了28歲才赴北京參加「高考」--科舉考試。
康海公開揚言,我都那麼大年紀了,和你們一群毛頭小夥子比賽,再不弄個第一,對不起這從小神童的稱號啊。
沒想到會試的第一名不是他,第一名叫魯鐸,康海只考了第四。
牛皮吹破了,所謂文人相輕,其他人就紛紛嘲笑他。
康海絲毫不動聲色,他說,老虎不發威,以為是病貓?會試是我讓魯同學他們進了前三,皇上殿試的時候我再也不讓任何人了!
殿試時他果然沒有食言,他的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絕,送皇上終審時,明孝宗也點了一個大讚:
「我大明一百五十年來,此佳作第一!」
毫無懸念,狀元就是他的了!
說中狀元就中狀元,這千古以來可能唯他一人,反正在管見的印象中沒有其他人了。
當時的榜眼孫清不服氣,表示他的文章比康海的好。
孫清認為才幾天時間,康海從第四到冠軍,進步不會那麼快。
他專門找來康海的文章進行仔細研究後,孫清這才沒話說,還特意跑到康海住的酒店裡,要求康海收自己做徒弟。
榜眼要拜狀元為師,這也是千古絕唱。
康海做官後,為人非常正直。
當時的朝廷由太監劉瑾(奸臣)把控,劉瑾和康海是同鄉,非常想拉攏他,但康海不為所動。
有一次,和康海同為明朝中期七才子之一的李夢陽(其實李夢陽和康海有文字之爭,兩個人並不和睦),因為得罪了太監劉瑾,劉瑾將其逮捕入獄,準備處死。
李夢陽在萬般無奈之下,聽從了別人的勸說,從獄中給他的文壇對頭康海遞了一張紙條,上寫「對山救我」四個字。
「對山」是康海的別號,收到字條後,康海放下個人恩怨,義無反顧地去拜謁劉瑾。
劉瑾聽說康海登門求見,高興萬分,連鞋也沒有穿正,就倒足汲著鞋跑出門迎接,並將康海奉為上賓,康海和他喝了一夜的酒,最後劉瑾看在康海面子上,第二天便釋放了李夢陽。
過了一年,即正德五年(1510),劉瑾因謀反罪被朝廷處死,康海因為與劉瑾有過來往,而且是同鄉,遂被列為同黨,削職為民。
但在這個時候,已經官復原職的李夢陽,不但不救康海,反而倒打一耙,誣陷嫉害。
為什麼李夢陽會如此忘恩負義?
難道他忘了康海曾經救過他嗎?
按照管見的分析,還是康海超人的才華害了他。
其實大家都知道,康海一向是遠離劉瑾的,完全是為了救李夢陽才不得不與劉瑾接近,這是舉朝皆知的事,為什麼當年沒有人出來為他說句話,反正落井下石呢?
原因就在於康海自恃才高,加之行為放誕不羈,無意中得罪了許多人。
因為才華橫溢,他每每在大庭廣眾面前議論風生,無所顧忌,少不了要對別人的文章及事情品頭評足,這樣哪有不傷著人的?
時間越長,傷的人越多。
他還愛批改別人的文章,每當有人請他修改時,他總是不顧情面,改得面目全非。這也常令同僚文人們心下不服,以至產生忌妒心理。
才高就容易狂妄,而狂妄就容易寡助,寡助就沒有朋友會幫忙,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世宿命。
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所以真正有才的或自視「才高八斗」的都應當引以為戒。
越有狀元之才,就越要謹言慎行!
主播:
張彬,主任播音員
浙江省電視十佳主持人
浙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
熱文推薦


TAG:管見參考 |